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病变节段为胸11—腰2。取胸腹联合切口、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脊柱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4~37个月,观察脊髓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术后经影像学观察及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40例胸腰椎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固定,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病例植骨呈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3.5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平均为12°,平均矫正16°,18个月后Cobb角丢失0~5.6°,平均2.1°。仅1例出现结核复发。结论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有效椎管减压,部分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36侧)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结果 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4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达到骨性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背侧肌腱激惹、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背伸57°,掌屈63°,旋前70°,旋后75°。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优15侧,良12侧,可4侧,优良率为87%。结论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为多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特别的内固定选择,且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患者腕关节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松解及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伸直型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关节伸直型粘连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松解治疗,术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28例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屈膝度数由术前的42°增加到治疗后的108°,未见感染、骨折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及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损伤小,功能恢复快,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37例41足,术后随访10~20个月。结果 41足最终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7个月。骨折愈后Bhler角平均为36.2°,Gissane角平均为127.5°。按照Maryland系统评分平均为82.4分,优11足,良19足,可7足,差4足,优良率73%。Ⅲ型优良率为76%,Ⅳ型为69%。结论解剖钢板加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固定可靠,愈后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肱骨头粉碎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的患者,采用改良的半关节成形术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为18个月。2例患肩轻微疼痛;肩关节平均外展105°(90~115)°,前屈95°(85~105)°,外旋35°(30~40)°,内旋65°(60~70)°,优良率为83%。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莉  陈志伟 《中医正骨》2000,12(6):34-34
脊柱侧弯是危害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其发病率高达1.06%,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占脊柱侧弯病人总数的85%以上〔1〕,男女发病比例为0.51∶1〔2〕。该病的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畸形发展严重,造成病儿身心残废。1992~1997年,我院推拿科先后收治Cobb's角在30~120°之间的特发性脊柱侧弯150例,经为期1年的推拿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男51例,女99例。年龄8~16岁,平均12岁。首诊Cobb's角在30~120°之间,平均52°。Cobb's角大于100°者12例,50~100°者60例,50°以下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屈曲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对40例(45膝)膝屈曲内翻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采用膝关节内侧入路,切除骨赘,松解内侧副韧带,行股骨及胫骨截骨,安装合适膝关节后稳定假体。术后进行平均12.4个月的间歇性门诊随访,并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膝屈曲内翻畸形均得到有效矫正,下肢力线平均内翻由术前的19.2°恢复至5.6°,同时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5.1分恢复至术后91.1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膝屈曲内翻畸形患者改善内翻畸形的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型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8例儿童型脊柱侧弯患者采用脊柱侧弯板-棍矫正装置(PRSS)进行矫形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儿术后脊柱外观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患儿身高平均身高4Cm侧弯幅度由平均61.52%矫正为平均23.84%。8例患儿均未见手术合并症,侧弯旋转矫正度数为1度以上,侧弯且先天性后凸者平均矫正率为30%。结论PRSS装置矫形术能避免植骨、能随患儿脊柱生长而延伸,能避免曲轴现象,不易脱钩,并发症较少见,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儿童型脊柱侧弯的矫形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型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3月间2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背侧入路∏型锁定钢板手术内固定。结果:随访所有患者,时间为5~13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未发生肌腱断裂。X片复查,掌倾角8°~15°,平均12.3°,尺偏角17°~25°,平均21.4°。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高9~16mm,平均13mm。按照Gartland-Werle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本组优10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5%。结论:∏型锁定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48个月(6个月~6 a),HSS评分由术前(42±7.68)分提高为术后(91±8.48)分,其中优34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为95%,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4.53°改善至术后平均95.37°,总外翻角平均5.8°(0~10°)。结论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矫正膝内翻畸形时应遵循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对称的原则,术后应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管型石膏治疗新鲜锤状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管型石膏治疗锤状指的疗效。方法 用管型石膏固定近指间关节于功能位、远指间关节于过伸位的方法治疗新鲜锤状指2 4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 4例远指间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达6 2~85°,平均76°,无并发症。结论 管型石膏治疗锤状指的方法简单、经济、可靠,是治疗锤状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铝板塑型动态治疗发育性髋脱位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采用手法复位铝板支架塑型固定动态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疗效。方法 :采用铝板支架塑型固定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进行平均 18个月的随访观察 ,采集 4个时间段的 X线片 ,测量观察髋臼指数 (AI)和股骨颈前倾角 (FNA)的动态变化。结果 :坚持治疗 73例 85髋 ,AI平均 35 .4 3°→ 2 4 .38°,平均每月减少 0 .6 1°;FNA平均由6 0 .89°→ 35 .87°,平均每月减少 1.39°。AI和 FNA回复过程 ,皆快于健铡的生理回复。结论 :认为在坚持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理论基础上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采用本法治疗可获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Colles骨折中外固定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lles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对于此类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争议。自 1997~ 1999年 ,我科使用动力型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 Colles骨折 2 8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 ,男 11例 ,女 17例。年龄 19~ 6 5岁 ,平均 46岁。骨折情况根据 Frykman分类 〔1〕, 型 2例 , 型 6例 , 型 3例 , 型 9例 , 型 8例 ;按“AO”分型 ,C1型 5例 ,C2型 12例 ,C3型 11例 ;2 8例皆为开放性骨折 , 型 7例 , 型 2 1例 ;掌倾角 - 5 6°~ 3°,平均 - 2 1.7°;尺偏角 2°~ 2 8°,平均 13°;桡骨轴向短缩 2~ 9.1mm,…  相似文献   

14.
功能障碍是骨折后期常见的并发症。2002年6月~2005年6月,笔者运用中药熏洗为主治疗骨折后期功能障碍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0岁,平均28.5岁;骨折部位在肩关节6例,肘关节8例,腕关节16例,髋关节12例,膝关节10例,踝关节14例;病程6~22周;患侧关节比健侧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减少度数为肩关节60.5°,肘关节61.5°,腕关节56.5°,髋关节45.5°,膝关节73.5°,踝关节25.5°。治疗方法中药熏洗药用:防己、苍术、红花、当归、白芍、甘草、白芷、艾叶、海桐皮、五加皮、防风、羌活、独活、桂枝、…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一种评价躯干失平衡的新方法——角度测量法(简称角度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06年6~8月4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在图像存贮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工作站上,采用角度法测量躯干及肩部的失衡角,0°~1°为正常,大于1°为失平衡。结果显示,42例中24例躯干失平衡(57.1%),失衡角度1.41°~9.52°,平均(3.77°±1.52)°。20例肩部失平衡(47.6%),失衡角度1.20°~4.62°,平均(2.17°±0.87°),且均为躯干失平衡者。以骨盆为参照,躯干左侧倾斜18例(75%),右侧倾斜6例(25%)。表明角度法是以角度来评价躯干或肩部的失平衡,与已报道的一些评价方法比较,具有操作方便、测量点明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荣获1986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作者自1984年至1988年3月,对12例重度脊柱侧凸应用哈氏棒进行了治疗,总矫正角度平均38.6°,达到目前国内水平。并一次性切除肋骨4~6根,进行脊柱融合。通过3年以上随访和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阐述了手术方法,提出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采取低压麻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30足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前、术后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和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Bohler角术后平均32.5°,术前15.1°;Gissane角术后平均135.3°,术前109.8°。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15足,占50%;良9例,占30%;可4足,占13%;差2足,占7%;总优良率80%。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膝后内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以膝后内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予骨洗2方熏洗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间5~15月,平均11.2月;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9月(平均5.4月);术后6月屈膝95°~130°(平均110.3°),伸膝0~5°(平均3.5°),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脱出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HHS评分:优(90~100分)20例,良(80~89分)5例,可(70~79分)1例,优良率达96.00%。结论:膝后内侧入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手术入路简单、安全、显露充分,复位及固定可靠,术后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能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三十年来,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后遗膝关节强直症88例,疗效良好,兹小结于后。一、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59例,女29例;年龄19-68岁,平均37.5岁,病程半年-8年,平均2.5年。膝关节被动伸屈无痛角度(均以股骨干纵轴与胫骨纵轴所构成的夹角为计算方法)屈曲受限23例,为50°-170°,平均100°;伸展受限18例,为90°-170°,平均140°;屈伸均受限47例,屈曲为40°-170°,平均  相似文献   

20.
患者张××,男,51岁,住院号18273。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右下肢机枪伤,继之足部烫伤。30年来,足底溃口一直流脓不愈,不能行走。1982年12月22日,以右足慢性溃疡、骨髓炎入我院治疗。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心肺未见异常。右小腿肌容较左小4cm,右踝关节呈90°,被动活动10°~15°,足背 A 清楚扪及,皮温较健侧低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