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多媒体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在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5例输尿管结石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口头、书面与多媒体结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治疗护理依从性、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评价。结果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输尿管结石的危害(92.45%)、饮食(86.79%)、饮水(94.34%)、耳穴压豆(90.57%)、术前准备(96.23%)、留置导尿管(92.45%)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双J管的相关知识认知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理调配饮食(66.04%)、正确大量饮水(77.36%)、耳穴压豆的自我按摩(86.79%)、术后卧位(94.34%)、留置导尿管自护(92.45%)的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双J管自护的依从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观察组为77.36%,对照组为38.46%。结论在健康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控制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为纳入社区三级管理的22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自我管理+三级管理)123例和对照组(三级管理)104例。应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并检测两组的动态血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的血压指标,SF-36量表的总分及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生理机能及躯体疼痛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在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及有效性。方法按照《浙江省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指导手册》要求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干预(观察组),并与一般干预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廊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75.00%,对照组为55.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能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及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干预老年高血压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573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管理组288例,对照组285例。管理组借鉴美国家庭医师协会推荐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制定临床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等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诊。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管理前和管理12个月后以及组间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生活方式相关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管理组末期关于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易患因素、并发症、治疗目标、生活方式干预和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基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对照组末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末期在戒炯限酒、体育运动、减少钠盐摄入、减少油脂摄入、遵医嘱服药以及测血压方面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末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与对照组末期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基线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末期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末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BMI)、腰围末期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管理实践有利于减少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是对现有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高血压防治知识合格率、血压正常率、控烟率、控酒率、坚持运动率以及体重控制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防治知识合格率为85.71%(42/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正常率为89.80%(44/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控烟率、控酒率、坚持运动率、体重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血压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许寒冰  史建国 《职业与健康》2014,(16):2297-2299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开展健康自我管理的效果,为该地区建立科学、系统的高血压防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昆山市农村和城镇社区对2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高血压自我管理活动,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理想血压值、危险因素、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较管理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周进行规律性中等强度运动、每天坚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限盐饮食、规范测压、规范服药的患者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51.36%、54.55%、60.00%、76.36%、65.00%和79.55%、84.55%、98.64%、94.09%、8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吸烟的人数明显下降,管理前后患者吸烟比例分别为38.18%和11.82%(P〈0.01);血压的控制率管理前后分别为71.36%和93.64%;居家购买血压计、每周测量血压者的比例显著增加,管理前后分别为26.36%和43.64%(P〈0.05);对自我管理模式的认可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34.55%和98.18%(P〈0.01)。结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合格率,增强了高血压管理需求和患者自我效能,该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高效率的疾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继烈 《现代保健》2012,(18):41-42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心绞痛并高尿酸水平患者干预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饮食调节、戒烟、戒酒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常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50mg/d治疗半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尿酸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因心绞痛再次人院者6例(30.0%),治疗组1例(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对于控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非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非住院高血压患者319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160)和健康管理组(n=159),于入组当时和研究结束后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血脂、空腹血糖、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并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对照组由专人监督用药,并定期随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健康管理组除执行对照组药物干预方案外,制定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血压、BMI、血脂、空腹血糖、生活方式等指标,分析健康管理措施的效果。结果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健康管理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均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1、2.306,P〈0.05);健康管理组BMI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2.227,P〈0.05);但干预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0、0.374、1.586、0.226,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吸烟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7,P〉0.05),健康管理组患者能够较多的坚持运动、改善饮食结构,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观察结束时健康管理组的健康满意度也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459、52.018、6.321、5.392,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以改善非住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生活方式,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0—2012年长沙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管理进展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2010—2012年疾病监测、年度报表、专项调查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疾病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在居民死因谱构成持续占据首位。年度报表:2012年末高血压患者平均健康建档率40.98%,规范管理率77.96%;糖尿病患者平均健康建档率36.20%,规范管理率81.39%。专项调查:居民中存在慢病主要危险因素:肥胖率城区7.9%,乡镇12.5%;吸烟率城区27.9%,乡镇48.9%;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平均为9.1%;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6.5%。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一年后血压控制率城区50.0%,乡镇2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3,P〈0.01)。结论长沙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逐年提高;社区管理后慢病群体受益效果初步显现。目前慢病社区管理仍存在专业人员少、经费不足、管理软件不兼容等影响因素;需要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指导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慢病社区管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紫燕  高志玲 《职业与健康》2014,(17):2477-248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82例社区新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宣教加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高血压认知、依从行为、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为社区高血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11月选择中山市某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通过招募高血压患者并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对小组长进行规范的培训与授课,再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干预,搜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前后知、信、行各项指标及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评估其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运动知识,膳食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心理调节知识、血压自我监测知识等6方面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5);自我管理能力如不吸烟、限制饮酒、坚持有氧运动、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坚持服用药物、自我监测血压、情绪控制良好等7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良好的改善(除不吸烟外,其余项(均P0.05);患者血压水平干预后出现好转,平均收缩压由干预前的(168.72±21.33)mm Hg(1 mm Hg=0.133 kPa)降低到干预后的(142.26±19.37)mm Hg,平均舒张压由干预前的(101.22±11.45)mm Hg降低到干预后的(90.32±11.98)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三项干预前后也出现好转(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病人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改善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社区高血压病,最大限度减少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效果,为开展高血压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24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知情同意、自愿和随机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疾病危险因素知识(73.81%)、血压正常值(80.16%)、日常预防知识(64.29%)、主要症状(72.22%)、治疗知识(61.90%)及主要危害(65.87%)等高血压相关知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在低盐低脂饮食(80.95%)、加强锻炼(57.14%)、戒烟(36.51%)、戒酒(51.59%)、调整情绪(57.14%)、控制体重(68.25%)等方面的比例等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管理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被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6例,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前提下,按出院顺序分为管理组65例和对照组101例,随访5年对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管理组在随访期间全因死亡8例,全因死亡率为12.30%(8/65),对照组全因死亡15例,全因死亡率为14.85%(15/1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管理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12.30%(9/65),对照组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35.64%(36/101),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P<0.05).管理组患者3年、5年SF-36生活质量调查总得分分别为(114.11±2.76)分,(116.07±15.43)分,均较管理前总得分(91.37 ±2.62)分明显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9,P=0.00),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3年、5年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总得分分别为(92.65±3.65)分,(90.09±5.12)分,(89.08±5.71)分,评分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9,P=0.00).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不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但通过随访管理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改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广陈社区11个行政村5 2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SM组)2622例,进行分级随访管理,非规范化管理组(NSM组)2 640例,给予一般随访管理,1年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管理满1年,规范化管理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达到70.1%、61.1%和49.1%,明显高于管理前和非规范化管理组三率,而非规范化管理组管理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管理后各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规范化管理组一年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低于非规范化管理组(0.8%vs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当前高血压防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提醒性药盒的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化对照试验,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于2004年1—12月实施干预,均给予健康教育,并对实验组给予特制提醒性药盒。于2005年1—1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共有48例、对照组共有45例完成试验。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随访结束时,两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知识知晓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1.04和1.79,P〉0.05),但实验组信念态度得分和行为生活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t=3.03~19.89,P〈0.01)。两阶段的遵医行为(包括合理膳食、不吸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血压定时检测、规律服药)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χ^24.77~13.84,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χ^26.30和13.18,P〈0.05)。干预结束后和干预后随访结束时相比,实验组行为改变得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而对照组行为改变得分下降(t=5.75,P〈0.01)。结论 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具有提醒功能的特制药盒,有利于“提醒”和“督促”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随访1年后,通过临床生化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比,两组实行不同管理后的效果。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临床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自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确有重要作用,值得在治疗和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