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讨论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室诊断,从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两方面进行阐述,病毒因素包括HCV基因型和病毒载量及耐药基因检测,在DAA类药物治疗之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原因,主要是确诊慢性HCV感染和确定治疗方案和最佳疗程,还要考虑患者对DAA的抵抗及基线HCV病毒载量,在DAA治疗HCV感染之前评估宿主状态也很重要,宿主因素主要从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类治疗的关系、合并病毒感染、肝纤维化实验室分期、安全监测等方面来讲述。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是世界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变异程度高、感染隐蔽性强,慢性化程度高,HCV感染的早期实验室筛查及确证对丙型肝炎的防治至关重要。HCV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针对HCV抗体、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重组免疫印迹法、PCR法等;基因测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芯片技术等则主要应用于基因分型检测,对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HCV的筛查、确证、分型等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可能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实验室HCV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高发,CKD患者在抗HCV治疗方面具有特殊性。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问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CKD患者合并HCV感染的预后获得极大改善。近年来HCV治疗领域进展迅速,多种DAA相继在国内获批上市。为此,我国肾脏病、感染病、肝病和感控专家在2019年发表的《慢性肾脏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及治疗的专家共识》基础上,以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本指南,以期为CKD合并HCV感染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为HCV感染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07年5月-2013年4月医院收治的HCV感染患者156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CHC)96例和肝硬化组(LC)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宿主因素、病毒因素和治疗情况并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C组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比例较LC组更高,CHC组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子患者比例显著高于LC组,IL-28B基因型rs12979860CT/TT、rs8099917TG/GG以及HCV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与LC相关因素发现,患者感染年龄、抗病毒治疗、MS危险因子和rs12979860、rs8099917基因型是影响LC的因素。结论 CHC转化为LC与患者感染年龄、是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MS危险因子和rs12979860、rs8099917基因型直接关联,这对往后临床预测慢性HCV感染患者的转归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广西某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HCV)抗体阳性者的HCV病毒载量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广西南宁市MMT门诊HCV抗体阳性就诊者进行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吸毒及HIV感染情况等,并进行HCV病毒载量、血常规、肝功能等测定。 结果 共检测257人,其中209人(81.32%)HCV-RNA阳性,48人(18.68%)HIV抗体阳性,139人(54.09%)AST/ALT>1;随着HCV-RNA载量升高,AST和ALT异常比例及HCV/HIV合并感染比例增加(χ2趋势检验,均P<0.05)。 结论 MMT门诊中HCV抗体阳性者大多为现症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部分已进展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且病毒载量与AST、ALT异常及HIV合并感染有关,提示应重视该人群的丙肝防治,并遏制HCV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6.
HCV感染致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时间、感染的途径、性别、肝功、病毒载量及基因型等因素对疾病的发展至肝硬化的影响.方法:35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两组,对感染HCV致发展为肝硬化的几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AST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组,ALT水平、HCV RNA水平、性别构成均无差异;基因型1b患者、感染HCV的时间较长的患者、输血感染HCV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结论:感染HCV致发展为肝硬化的受感染时间、感染的途径、AST水平、病毒基因型等因素影响较大,与ALT水平、病毒载量、性别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预防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疫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治愈95%以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加强HCV感染者的筛查,针对确诊HCV感染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消除传染源,阻断HCV传播的有效措施。本指南在2012年版《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主要内容包括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及医院感染现状,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等,为预防和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HIV-1和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分布及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186份获自河南、云南、新疆、吉林和辽宁省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标本(HCV病毒载量>1000 cop/ml),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血浆HCV核心基因区并进行基因亚型分型,同时检测HIV-1和HCV载量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1)HCV不同基因亚型比例分别为1a(1.7%)、1b(39.9%)、2a(17.9%)、3a(10.4%)、3b(15.6%)、6a(1.2%)、6n(6.4%)和6型未鉴定亚型(7.5%).HCV 2a和1b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既往有偿献血浆人员中;3a和3b亚型主要流行于新疆和云南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中;HCV6型主要流行于云南吸毒人员中.(2)1b亚型的HCVRNA水平显著高于非1b亚型,但在HIV-1载量和CD4+T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亚型的HIV-1 RNA和HCV RNA水平显著低于非2a亚型.结论 HIV-1/HCV合并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的流行和分布与流行地区和感染途径有关.新的HCV6型亚型病毒株已经在合并感染的IDU人群中流行.尚未发现HCV基因哑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