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出现高糖血症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小剂量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方法监测88例危重症新生儿血糖水平、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轻中度高血糖患儿采用限糖治疗,重度高血糖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限糖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组(限糖治疗+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者各个时点的血糖水平及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结果重度高血糖组颅内出血患病率以及病死率高于轻中度高血糖组(P<0.05);重度高血糖组内,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颅内出血患病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治疗组与轻中度高血糖组相比较,颅内出血患病率仍较高(P<0.05),但病死率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24、48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新生儿血糖水平越高,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越高。重度高血糖应用小剂量胰岛素能够尽快的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病情及预后,提高危重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4g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HIE180例(轻度76例,中度92例,重度12例)进行血糖监测,统计患儿发病期间血糖的变化,观察患儿预后情况与血糖变化的关系。【结果】①轻度HIE患儿血糖异常13例(17.1%),中度HIE惠儿血糖异常38例(41.3%),重度HIE患儿血糖异常8例(66.7%),患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随HIE严重程度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轻度HIE低血糖11例(14.5%),高血糖2例(2.6%);中度HIE低血糖18例(19.6%),高血糖20例(21.7%);重度HIE低血糖2例(16.7%),高血糖6例(50.0%);轻度HIE以低血糖为主,中度、重度HIE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HIE患儿(P〈0.01)。③血糖正常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HIE会引起患儿糖代谢紊乱,血糖代谢异常情况会加重惠儿脑损伤,并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对H1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血糖与窒息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变化与窒息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分析1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入院治疗前后的资料。结果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占32.0%),血糖异常能很快恢复正常;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占64.7%),血糖恢复所需时间较长。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高血糖发生率增加,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患儿高血糖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6.6%vs64.7%,P〈0.01)。结论窒息可以引起新生儿血糖出现异常变化;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应常规检测血糖.出现异常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者高血糖反应与炎症细胞因子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高血糖反应与炎症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65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人院24h内测定空腹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追踪观察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危重患者血糖、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与APACHEⅡ评分、预后相关(P〈0.01);血糖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56、0.5674);胰岛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拮抗TNF-α、IL-6等炎症因子,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是治疗危重患者高血糖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老年危重患者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危重患者合并高血糖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两组患者24h血糖为(13.8±4.5vs13.8±4.2)mmol/L,治疗组(n=40)采用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对照组(n=38)采用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进食患者餐前追加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目标为5.0~8.0mmol/L。结果治疗组1,3,5d的平均血糖较对照组降低,分别为(12.2±1.4vs13.5±3.8)mmol/L,P〈0.01,(8.3±0.6VS9.5±0.8)mmol/L,P〈0.01,(5.8±0.2vs6.4±0.6)mmol/L,P〈0.05。7d及以后,两组间血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老年危重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确切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探讨糖代谢紊乱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析我院138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以重型肝炎分型和空腹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临床意义。结果:(1)重型肝炎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但重型肝炎分型与血糖水平变化无关(P〉0.05);(2)重型肝炎血糖异常组的病死率是血糖正常组的2.52倍(P〈0.01),空腹血糖水平越低,病死率越高(P〈0.01);(3)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低,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P〈0.01)。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尤其是低血糖。血糖越低,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对于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7.
苏萍  陈蓓  韦巧珍 《新医学》2009,40(11):724-726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时停用胰岛素治疗的最佳血糖终点值,研究胰岛素使用的安全范围,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07例应激性高血糖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34例)和C组(35例)3组。A、B组患儿将短效胰岛素3U加入0.9%生理氯化钠15ml/L中,用注射泵按0.1U/(kg·h)泵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减少葡萄糖输入量,补糖速度为1—2mg/(kg·min),测血糖1次/小时,使血糖下降速度控制在3—5mmol/(L·h),当A组血糖降至10.0—11.1mmol/L,B组血糖降至5.6~8.4mmol/L时停用胰岛素,上调输糖速度至2~4mg/(kg·min),继续测血糖1次/小时,血糖稳定后改每4~6h测血糖,3次测量值正常后停止监测。C组采用限糖方法,输糖速度为1~2mg/(kg·min)。观察各组治疗6h后血糖下降情况、有否血糖反跳现象或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患儿经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A组无发生血糖反跳现象或低血糖;B组6例出现低血糖,A、B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仅限糖治疗效果不明显,加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下降。结论:胰岛素治疗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效果肯定,但需定时监测血糖,当血糖下降至10.0~11.1mmol/L时,及时停用胰岛素,可避免发生低血糖所造成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血糖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600—010型自动生化仪测定62例危重患儿的血糖。结果:发生高血糖症39例,占62.90%;高血糖组的死亡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均<0.05)。在高血糖组中,经治疗后存活组的血糖值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血糖>15mmol/L的血pH值明显低于血糖<15mmol/L者(P<0.01)。结论:危重儿的血糖值越高,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说明危重儿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异常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微量血糖仪检测116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并分析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相应护理措施对患儿的影响。结果116例新生儿窒息中,血糖导常57例(占49.1%),其中低血糖34例(59.6%)、高血糖23例(40.4%)。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轻度窒息患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糖,重度窒息患儿高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血糖(均P<0.01)。通过针对性护理,57例患儿均于2~4h恢复正常血糖,未发生与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且多为高血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血糖异常对患儿带来的不利影响。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微量血糖;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41-02  相似文献   

10.
倪海滨  张铮  刘汉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06-808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患者血糖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感染发生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n=32)和强化(n=32)胰岛素治疗。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11.1mmol/L以下即可;强化治疗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接近于正常水平(3.9—6.1mmol/L),直至患者出院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尿素氮等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7d后,两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水平强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血尿素氮浓度强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血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相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大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监护室收治的大手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老年危重患者5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每组各28例。监测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泵入胰岛素天数、伤口愈合情况、住ICU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及发生低血糖反应和低钾血症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使用胰岛素天数、住ICU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率高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低血钾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危重病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有效、更及时地控制血糖,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但应注意加强对低血糖反应和低钾血症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出血初次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1c)和血氨(AMM)联合测定,分析其结果与预后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从而降低病死率。方法 16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ESS)评分,测定FBG,HbA1c,AMM,并按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 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ESS评分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其AMM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正常血糖组与糖尿病性高血糖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FBG增高伴HbA1c正常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AMM水平高,病情重,预后差。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氨浓度增高出现较早,定期测试血氨浓度、有效地降低血氨浓度,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腺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所致葡萄糖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馒头餐试验,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C肽水平。结果随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接近正常,餐后C肽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强化组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空腹血糖下降的差值与C肽差值之间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解除葡萄糖毒性作用,改善B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强化治疗伴高血糖的脑梗死病人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能否降低伴有高血糖的脑梗死病人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法将128例伴有高血糖的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当血糖≥6.1mmol/L时。即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64例当血糖≥11.2mmol/L时,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8.0~11.2mmol/L。观察两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14.09%,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15.6%,死亡率1.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于住院治疗第15、28天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有高血糖的脑梗死病人,可降低痛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高血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2)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32)。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mmol/L时,控制其血糖水平〈11.1mmol/L;强化治疗组则控制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水平(3.9—6.1mmol/L),直至患者转出ICU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预后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存活病例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ls,AP)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怀化市四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95例AP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采用微量胰岛素持续泵入强化治疗,B组40例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一周内观察患者血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系统(APACHEⅡ)评分、胰岛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B组(P〈0.01);B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改善AP预后的有益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合理血糖控制范围。【方法】收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且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随机血糖>11.1 mmol/L )的危重患者200例,根据血糖控制范围的不同分为常规胰岛素治疗(CIT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IIT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IIT 组低血糖总发生率为29.0%(29/100),明显高于CIT组13.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是7.0%、5.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危重应激化高血糖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较常规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但两种方法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剂量胰岛素合参麦注射液与单纯小剂量胰岛素两种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合胰岛素治疗组(简称参麦组,36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24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尿酮和CO2CP的变化及胰岛素的24h用量等。结果:参麦组胰岛素24h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糖及尿酮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血CO2CP及血钾的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合参麦注射液能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用胰岛索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以不同的胰岛素泵人速度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的人住ICU时间、呼吸机待机时间、MOF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强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危重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但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稳态的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感染控制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2.2)d和(9.5±3.0)d(P〈0.01),达标血精时间分别为(4.6±0.8)d和(7.1±2.6)d(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O.5±0.7)次/人和(1.0±1.1)次/人(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疗效可靠,控制血糖快速平稳,胰岛素泵是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索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