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在危重病患者中防治胃肠功能衰竭的作用。方法:将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承气汤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入院即给予大承气汤,观察胃肠功能障碍出现率和pH值;对照组中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再给予大承气汤,观察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胃液pH值。结果:大承气汤预防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H值升高;对照组中的胃肠功能障碍者,经大承气汤治疗后功能恢复,pH值升高。结论:大承气汤在防治危重患者的胃肠道衰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7,自引:10,他引:77  
目的 :研究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 :12 9例 MODS患者 ,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分为 MODS伴和不伴胃肠功能障碍组 ,又依据是否应用大黄治疗分为大黄和非大黄治疗组 ,观察几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缓解率、存活率等。结果 :12 9例 MODS患者中 81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 ,其发生率为 6 2 .8%。其中 5 4例患者接受大黄治疗 ,有效率为 6 1.1% ;2 7例患者为非大黄治疗组 ,胃肠功能恢复率为2 5 .9%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5 4例 MODS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 ,有 2 8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 5 1.9% ;2 7例 MODS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其它胃肠动力剂治疗后有 6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 2 2 .2 %。 2 9例 MODS不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有 12例存活 ,存活率为 41.4% ;19例MODS不伴胃肠功能障碍者接受其它胃肠动力剂治疗后 ,有 7例存活 ,存活率为 36 .8%。在累及 4个以上器官的 MODS患者中 ,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其存活率明显高于非大黄治疗组 (P<0 .0 5 )。结论 :大黄对 MOD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胃肠道机制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40例肠梗阻手术患者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精心护理下,全部在住院1周至3周后痊愈出院。结论:胃肠道功能恢复早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受到损害,出现暂时的抑制,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是临床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重要课题。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提早进食,可减少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几率,也可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几率,改善消化道黏膜的功能,还减少由于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细菌移位引起全身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妇科腹腔镜术后促进排气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普遍开展,其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和良好后果,从手术治疗方面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手术前进行的肠道准备、腹腔镜术中所使用CO2气体及药物麻醉作用,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术后胃肠道功能从抑制到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为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我们将2003年1~10月住院手术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营养支持治疗及胃肠功能维护的措施。方法 31例60~79岁老年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肠内为主肠外为辅研究组(A组,PN+EN,16例)和对照组(B组,TPN,15例)。观察2组患者血浆各种蛋白、血清激素、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结果全组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A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明显缩短,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B组;A、B两组的血红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差异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经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TEAS)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月29日某院胃肠外科收住的80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经皮穴位电刺激上巨虚、足三里两穴,每穴10 min/次,2次/d。治疗后1 h开始监听两组患者的肠鸣音,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1周评估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刺激法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大黄治疗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目的:研究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67例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大黄治疗分为大黄和非大黄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67例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34例患者为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缓解率为82.3%;33例患者为非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率42.4%,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大黄治疗组与非大黄治疗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9.4%、63.6%,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20.0%、66.7%。2组间相差显著。结论: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减少休克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陈颖  陈屹 《全科护理》2013,11(5):391-392
[目的]探讨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对胃瘫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术后发生胃瘫的1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胃肠减压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比较两组病人24h胃液引流量、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以及胃肠道的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24h胃液引流量、恢复经口饮食时间、胃肠道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对术后胃瘫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促进术后胃瘫恢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快乐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22):3333-3334+3337
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 d胃肠道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等原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肠鸣音消失、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因此,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成为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相关诊疗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将各方法内容综述如下。1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1.1手术种类罗涛等[1]研究表明,同样为腹部手术,普通  相似文献   

11.
周后族 《华西医学》2009,(10):2654-265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肠外营养支持(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术后7d的营养支持治疗,EN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PN组,胃肠功能较PN组更快恢复。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更好地实施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2例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实施护理。在术后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胃肠道并发症进行调查。集束化护理方案包括:生物反馈试验、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后早期活动、术后8 h开始咀嚼口香糖。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口干口臭、腹胀和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促进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胃肠道不适,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息肉或者早期癌变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双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3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双镜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式手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息肉或早期癌变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镜联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特征性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特征性护理可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安全有效地改善胃肠功能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调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胃肠血液供应,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调控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文总结SGB改善POGD既往研究及效果,探讨SGB改善POGD的作用机制,为POG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因其胃肠道发育及营养,免疫等方面特点,常因胃肠道局部因素或全身感染出现大便潜血,便血常是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而胃肠功能障碍现被认为是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始动因素及促发因素[1].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治是阻止多脏器序贯损伤的重要手段.本文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治疗的100例便血病例作临床分析,旨在深入认识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并探寻有效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李勉  马云兰 《护理研究》2012,26(26):2455-245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促进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拟行体外循环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按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6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术前早期开展胃肠道访视,手术前后进行中医调理,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评估法评估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情况,加以推拿、贴敷疗法。[结果]干预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促进体外循环术后患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燕会 《全科护理》2013,11(19):1751-1752
[目的]总结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对74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给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包括常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中医按摩和针灸。[结果]31例病人通过术后早期活动即达到胃肠道不适轻微,未给予其他特殊治疗,27例病人辅以中医按摩护理胃肠道症状即缓解,16例病人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进食。[结论]加强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胃肠功能障碍是结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对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及吴茱萸热敷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其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100例行开腹手术的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和基础护理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使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而对照组未使用,观测两组患者术后腹围变化、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腹围变化在术后48h、72h、96h及120h时以及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初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术后腹围变化在24h、144h及168h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及排气排便,减轻腹胀,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