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化学物相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宝贵 《分析化学》1999,27(12):1454-1461
对我国化学物相分析的最新成就和进展作了简要评述,内容包括概述、物质相态分析、元素赋存状态分析以及非金属矿物相分析等。引用近十年来的主要文献100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学物相分析研究的新成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两部分介绍了我国化学物相分析近十余年来研究的新成就。第一部分首先概述其前沿领域研究进展,继而对物料物质组成的相态与元素(Ag、Al、As、Au、B、Ba、Br、C、Ca、 Mg、Cd、Ce、Cl、Co、Ni、Cr、Cu、Pb和Zn等)价态分析的研究现状,分别予以简要评述。引用文献99篇。  相似文献   

3.
贾琼  马玖彤  许海 《化学教育》2021,42(24):54-58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仪器分析实验: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应用。实验内容包括微孔有机聚合物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红外光谱表征、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优化和气相色谱测定有机氯农药含量等4个部分。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仪器分析实验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分离富集技术的了解,巩固了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中的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相关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仪器分析操作流程,形成综合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痕量残留和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G  Ma G 《色谱》2011,29(7):606-612
食品痕量残留和污染分析中,样品的前处理极为重要,也是其难点所在。由于食品和农产品样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前处理技术能够适合所有情况下的所有样品。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如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免疫亲和固相萃取、整体柱固相萃取、碳纳米管固相萃取等在食品痕量残留和污染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I2–KI(NH4I)法测定金物相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综述了近几年来金化学物相分析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价态金的测定、"不可见金"在矿物中尤其是在硫化矿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难处理金矿的化学物相分析技术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含非线性光学侧基的共聚酯的合成及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类侧链含有非线性光学基元的共聚酯,用FTIR,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DSC,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对聚合物的相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规整侧链的引入仍然结晶聚合物,对其结晶相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研究了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渣的物相存在形式,总结了硫和铁元素的存在形态,根据其相存在形式特点,提出并研究了在硫元素化学物相分析流程中同时测定铁物相的方法。实验表明,硫的相对误差小于5%,各物相有较好的重现性;铁物相分析误差不及硫,但多数小于5%,基本上符合分析测试要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表征硫和铁物相的方法,揭示了浸出渣中硫和铁元素赋存状态以及分布状态,为工艺研究、渣相处理以及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张海霞  朱彭龄 《分析化学》2000,28(9):1172-1180
近10多年来,固相萃取作为试样预处理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评述了该技术的特点、装置、方法的建立,应用和前景。文中强调固相萃取在环境分析、药物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近年来固相萃取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相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讨论了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对油/水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相行为的影响。对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相行为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分析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状液的相行为和表面活性剂微乳状液的相行为和表面活性剂效率,讨论了微乳状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研究了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及其部分相容体系的相形态结构,计算了表征相结构和尺寸的结构参数,如分散相的平均直径、平均弦长和分散相的质心相关距等.并分别讨论了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及其部分相容体系的相形态以及其结构参数与共混物组成的关系.测定了聚合物及其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讨论了共混物组成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的拉伸模量与组成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其部分相容体系的拉伸模量与组成呈线性关系.聚丙烯/聚酰胺1010及其共混物体系的屈服强度与共混物组成均呈线性关系.表征相结构的两相平均弦长比(l-1/-l2)与组成以及共混物体系力学性能与组成的关系,二者相似.同时讨论了体系力学性能随相尺寸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