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17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ICTAM)于1988年8月21日—27日在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举行。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是由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组织领导的世界力学最高学术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第一次大会1924年在荷兰召开。大会内容包括力学的全部领域,并划分为分析力学、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朱克勤 《力学与实践》2012,34(1):108-111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Applied Mechanics简称ICTAM)将于2012年8月19—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四年一届的世界力学家的盛会.今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力学家将汇聚北京,宣读和交流他们在力学理论和应用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力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表明中国力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3.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举办的第15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CTAM),于1980年8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议有5篇大会总报告  相似文献   

4.
第15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报告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力学与实践》1980,2(4):80-80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举办的第15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CTAM),于1980年8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议有5篇大会总报告 ...  相似文献   

5.
ICTAM是国际力学界最重要的大会,由IUTAM(国际力学的理论与应用联合会)组织召开。第一届1924年在荷兰举行,第二届1926年在瑞士举行,以后改为每四年一次,中间因二次大战停顿了几年。我国在二次大战后开始参加该组织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曾派遣代表参加1956年在比利时的第十届大会。1980年在加拿大的第十五届大会,我国有十几名代表参加,本届大会有三十余名中国代表参加,其中有三名台湾学者。  相似文献   

6.
Batchelor流体力学奖和RodneyHill固体力学奖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fIUTAM)设立的两个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过去10年内在其力学分支学科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2008年,哈佛大学HowardStone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MichaelOrtiz教授分别获首届Batchelor奖和RodneyHill奖.2012年是中国的力学年,8月,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The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tmoreticallandApplied Mechanics,简称ICTAM20121将在北京举行,届时将颁发第2届Batchelor奖和RodneyHill奖,荷兰Twente大学DetlefLohse教授和华人学者、美国布朗大学高华健教授获此殊荣.下面是二位获奖者及其学术成就介绍.  相似文献   

7.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列入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发布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力学学会于2012年承办的"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英文名称: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第23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被列入规划重点任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  相似文献   

8.
1.一般情况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召开的第16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ICTAM),于1984年8月20—25日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参加者共700余人。会议除开幕大会报告(Alfven:空间研究和宇宙中流体介质力学的新方法)和闭幕大会报告(Keller:力学研究的进展和问题)外,还按分组报告、分组开场报告,一般报告和墙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大会重点主题是一个:“海洋与结构的波相互作用”, “多组分介质的微   相似文献   

9.
值此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和明年即将在北京举办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CTAM-2012)之际,由中国力学学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承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3家单位协办的“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1年8月22~24日在哈尔滨召开。大会主席由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北京大学佘振苏教授担任,副主席有洪友士、韩杰才、刘人怀、龙勉、卢天健、杨卫、张洪武、郑泉水和周哲玮。“中国力学大会”始于2005年,此后隔年召开,前三届名为“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今年初,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将这个系列会议更名为“中国力学大会”。   相似文献   

10.
1.概况第18届4年一次的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ICTAM)是1992年8月22—28日在以色列海法市的以色列工业学院召开的.大会选定的三个主题是:固体与结构力学中的不稳定性;海面力学与海气相互作用;生物力学.设置主题分会的目的是对力学中的某些重要领域作综合介绍,以强调这领域的重要性,或对新领域起提倡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单组分流体的临界与超临界特性.主要内容为临界点的经典与标度状态方程;临界点异常特性的实验证据;热力学与输运性质的计算等等.第二部分介绍二元流体混合物的临界与超临界特性.第三部分介绍超临界气体萃取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2.
As an intrigu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cell and molecular biomechanics is at the cutting edge of mechanics in general and biomechanics in particular.It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how forces and deformation at tissue,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affect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In this article,we review the recent advances in cell and molecular biomechanics,examine the available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tools,and discuss important issues including protein deformation in mechanotransduction,cell deformation and constitutive behavior,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n,and the associated models and theories.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cell and molecular biomechanics are also discussed.We hope to provide readers a clear pictur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is field,and to stimulate a broader interest in the applied mechanics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3.
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近年来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回顾,概述了非线性动力学与振动主动控制这两个研究热点的现状,提出了世纪之初应关注的若干研究前沿,即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高维强非线性系统分岔与混沌动力学的实验研究,非线性时滞系统的动力学,流体-弹性体-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碰撞与变结构系统动力学,微机电系统动力学。最后,对我国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及其信号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良  郭照华 《力学进展》1998,28(2):189-197
简述了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中光纤传感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复合材料内结构监测与损伤估计用光纤传感阵列及其输出信号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原理与技术,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桥梁结构劣化与损伤过程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桥梁结构多尺度模拟和分析方法对于发展重大桥梁结构损伤检测与状态评估方法以确保其安全运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述和总结了作者及其课题组多年来在桥梁结构劣化与损伤过程分析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系统地提出了针对大型桥梁结构损伤劣化过程分析需求的结构多尺度问题,研究证实了结构损伤与劣化过程分析可以通过结构一致多尺度模拟和时空多尺度分析来实现;提出了针对大型桥梁结构多尺度模型的多因素、多目标同步模型修正技术,指出多尺度模型修正必须对各分析目标敏感的多种因素同步优化,同时交叉验证修正后模型对该级修正目标和对其它模拟目标的复现与预测能力.提出了基于结构一致多尺度模拟和结构健康监测信息进行结构劣化分析的方法并应用于两个重大桥梁工程结构的疲劳损伤分析与评估.最后,指出在此领域中还要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如何模拟损伤从材料与结构中的细观层次的缺陷演化发展到结构局部乃至整体失效的过程,建立结构损伤演化与失效过程的跨尺度分析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hich future applications based on nanoparticles offer to engineers are described. New high-added value products induce us to rethink ways to control nanoparticle design and handling. Several challenges are described and typical solutions are given: (1) finding relevant engineering tasks outside traditional process industry; (2) the importance of mixing reactants; (3) obtaining monodisperse particles; (4) gaining efficient control via electric forces and (5) developing multi-step processes which allow more control over particl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目的在于发展有效的方法促使航天器在各阶段平稳可靠地运行. 航天器技术发展迅速, 其形式日趋多样化, 功能与构造日趋复杂,已经向大型空间站、微小卫星、深空探测等方向发展. 航天器结构表现出多耦合、非线性、极端外界环境, 以及大尺度柔性结构等特征, 由此激发起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各方向的深入研究.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方法覆盖理论分析、数值仿真, 以及实验模拟等诸多方面, 研究内容十分丰富. 本文概括介绍了近年来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 综述了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系统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航天器部件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等航天领域中的若干基础问题. 内容主要集中于航天领域中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层次结构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动力学响应与振动控制的研究方法及已取得的成果. 最后, 提出了该领域中值得进一步考虑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黑龙江省矿产分布情况和开发概况以及矿业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引起的诸多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及其引起的危害 ,已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在综合论述黑龙江省矿区发展所带来各项利弊后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e evo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al fiel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ver more slender and light structures have emphasized the increasing difficulty of properly evaluating the actions and effects of wind on poles and monotubular towers.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the Italian constructors, united in a consortium coordinated by ACS ACAI Servizi, entrusted the Department of Structural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Genova University with the task of formulating an ad hoc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this type of structure. This gave rise to a wide-ranging research project in which theoretical models,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and engineering methods were developed in parallel through an effective and quite a uniqu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designers and builder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physical aspect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the basic formulation of the method proposed,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gust buffeting and aeroelastic phenomena. Preliminary results of full-scale measurements of the structural damping are also presented. The conclusions highligh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sp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