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明夏梢对沃柑落果及抑制日灼的效果,本研究于5月-7月对沃柑结果枝进行不同留夏梢数量和时间处理,以不留夏梢作对照。通过观测日灼发生率、落果率、果实品质等来比较防控沃柑日灼的最佳留夏梢时间和数量。结果表明,6月下旬留3根夏梢的结果枝果实日灼发病率(9.63%)和落果率(11.83%)均是最低;对照的日灼发病率为74.93%,落果率为9.80%。6月下旬留3根夏梢的沃柑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出汁率均显著并高于对照。综上,6月下旬留3根夏梢抑制沃柑日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增强UV-B辐射对“贵妃”杧果产量、果实品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田间人工模拟96 kJ·m-2·d-1增强UV-B辐射处理“贵妃”杧果成年树,以自然光为对照,测定了成熟叶片的光合指标、果实成熟批次比率、单位树冠体积果实产量和常规品质。结果表明,处理的果实成熟期明显提前,单果重下降,但单位树冠体积产量效率无显著差异;在第一批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后两批果除5月7日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处理与对照在其余品质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可见,96 kJ·m-2·d-1的增强UV-B辐射通过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而促使果实提早成熟,导致第一批果实综合营养风味品质优于对照;使平均单果重降低而又不引起单位树冠体积产量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盛果期‘翠冠’为试材,研究了梨园自然生草和清耕条件下叶片光合特性、冠层间反射光谱成分、气温、土壤温度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然生草与清耕处理的叶片光合日变化在春、夏两季表现出相同的作用规律,但夏季清耕处理的光合“午休”现象更严重。自然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而水分利用效率、蓝紫光和红橙光强度、红光/远红光比值则低于清耕处理。自然生草还显著降低了夏季冠层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土壤温度。自然生草显著增加了梨园的单果重、产量,分别比清耕对照高了17.6%、20.2%。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9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株间铺设反光膜,以未铺反光膜为对照。探索铺膜对高山葡萄微环境、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铺设反光膜较对照有显著差异。铺膜极显著地提高了大棚内反射光强,日变化最大值为8827 lux,提高葡萄叶下温度,降低大棚湿度;土壤温度日变化小,温差仅为1.40 ℃。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际光合效率Y(II)、光化学淬灭qp与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高于对照,日最高值分别为0.549、0.985、25.781。铺设反光膜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单果重量,分别为21.73 %、123.56 mg/ml、12.67 g。  相似文献   

5.
以卡里佐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材料,研究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冠不同方位的果面色泽L值(亮度)与b值(黄蓝色差)为中部>北面>西面>东面>南面,a值(红绿色差)则正好相反;树冠不同方位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为南面>东面>西面>北面>中部,维生素C(Vc)含量为南面>北面>东面>西面>中部;不同果面色泽的果实TSS和Vc含量为红色>浅红色>黄色;同一个果实不同着色部位对应的果肉TSS含量为红色和中间部位色显著高于黄色部位。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果面a值与果实TSS、固酸比(TSS/TA)和Vc呈显著正相关,果面L值和b值则与上述果实品质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塔罗科血橙果实可依据果面红色色素(花青素)的累积差异判断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笔者在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大塘镇万家兴果疏专业合作社以4年生沙糖桔园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沙糖桔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D即树盘覆盖黑膜具有调节土壤温度的“双重”效应,处理A、处理B和处理C在高温时均比对照沙糖桔树盘0-25cm深土层平均温度高;各处理沙糖桔树盘40cm深处的土壤湿度均高于对照;各处理覆盖后较覆盖前土壤营养元素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覆盖后较覆盖前处理A的土壤养分流失较其它处理少而有机质增加最多;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沙糖桔果实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但对果皮亮度、红色度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全园覆盖黑色地布是桂林地区沙糖桔园最佳的覆盖土壤方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果袋颜色对种间杂交黄肉新品种‘金艳’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可选的果袋,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选取5种不同颜色果袋对黄肉猕猴桃品种‘金艳’果实进行套袋,对采收与软熟时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较对CK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商品果率;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是JY-5处理,达到了17.15%,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提前成熟,所有处理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在后熟阶段呈连续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在后熟过程中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的维生素C影响较大。综合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情况等因素,JY-5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套袋品质最好,JY-4处理果实品质最差,JY-2处理对果实在常温贮藏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红美人’果实品质特征,从其果实自身形态特征着手,研究了果实大小形态、着生方位、挂果时间及低温贮藏等因素对果实内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酸比超过20、SSC超过14%的优质果实多分布在果重为150-240 g、果形指数小于1.0的区间。单个果实不同纬度的品质差异较大,从果梗到果顶部位,果皮厚度呈逐渐变薄的趋势, SSC依次升高,而TA 的含量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树冠方位的果实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在果实的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由初熟期的13.65%增长至完熟期的15.29%。可滴定酸含量(TA)则呈现一个降低再升高的过程。5+0.5℃的低温贮藏60 d,果实SSC和TA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下降速率显著,后期的变化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9.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曲酸三种褐变抑制剂对黄皮果实贮藏期间(4±0.5℃,相对湿度85%)褐变和抗氧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β-氨基丁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黄皮果皮褐变,而曲酸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三种褐变抑制剂处理都具有抑制黄皮果实失重和MDA含量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解、提高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其中,对氨基水杨酸钠能够更好的维持黄皮采后品质和抗氧化特性,从而抑制褐变。因此,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的效果最好,β-氨基丁酸处理次之,曲酸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苹果果实套袋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套袋技术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关键措施之一,其作用有保护果面光洁细嫩、防止病害侵袭虫蛀,减轻农药污染,降低果面锈斑,促进果实色泽艳丽;提高果实贮藏性,防止日灼和鸟害等.最终达到提高果实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和提高出口创汇率的目的.为使广大果农尽快掌握果实套袋主要栽培技术,现将果实套袋主要技术总结如下5个方面,仅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一年两熟栽培条件下叶片黄化处理对二季葡萄成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夏季果实采收后,树体恢复5周进行黄化处理,模拟葡萄自然休眠,观察其成花率、结果率并测定果实品质。本研究设7月21日、8月1日和8月12日3个时期进行黄化处理。结果显示:8月12日黄化处理的成花率和结果枝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时期,8月1日次之,7月21日最低;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固酸比、纵横径和单果重8月1 黄化处理的显著高于其它时期,且不同时期黄化处理差异性显著。在果肉中,花青素、总酚的含量8月12日黄化处理的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在果皮中,相比其它时期8月12日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时期。所以,综合成花率与果实品质两方面考虑,以8月12日进行黄化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温州蜜柑、脐橙和椪柑为材料,在重庆伏旱高温期间,选择晴天和阴天分别测定果实顶部和基部的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果面温度为温州蜜柑>脐橙>椪柑;晴天树冠南面果实顶部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2:30~14:30;果实表面温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气温对果面升温有显著影响,但太阳辐射对果实持续高温甚至发生日灼有更重要作用。在气温38.3℃时,温州蜜柑果顶温度最高达55.2℃,脐橙次之54.1℃,椪柑最低50.2℃;日灼果比例也以温州蜜柑最高,脐橙次之,椪柑最低,说明高温季节果面温度不同是这3个品种日灼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采前烂果、落果,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进行了硬核期开始的薄膜棚架避雨栽培杨梅。结果表明,薄膜棚架避雨时平均温度比露天高0.17℃;平均相对湿度比露天高0.87%,棚内的叶长、叶宽比露天显著低9.08%和9.6%,叶厚比露地显著低5.94%。棚内果实烂果率和落果率分别比露天显著低51.59%和55.13%,果实的转色期和成熟期比露地提早2-5天。单果重棚内比露天显著高5.76%,棚内果实横径、纵径分别比露天高4.7%和1.65%,色差L、色差b分别比对照高5.4%和37.75%,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分别显著比露天高2.28%、2.11%和3.05%,硬度和可滴定酸分别比露天低2.30%和3.36%。通过硬核期搭建薄膜棚架避雨栽培杨梅,果实品质有较好的提高,尤其是烂果和落果率显著降低,在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薄膜棚架避雨提高杨梅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1期《不同肥料种类对黄金梨果实内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作者刘松忠等)报道,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黄金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当年和第2年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施用堆肥(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以SO4、1103P、5BB、贝达和夏黑为砧木嫁接的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选用自根苗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对照,探讨了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地区用1103P和5BB作砧木,树体生长势强,老叶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自根,果实品质好,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自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用SO4作砧木,阳光玫瑰葡萄树体长势较好,老叶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自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自根,可滴定酸含量和总糖含量与自根差异不显著,果实品质较好;贝达和夏黑作砧木,老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自根,固酸比和总糖含量显著大于自根。综合上述结果,考虑到广西地区有葡萄根瘤蚜危害风险,建议阳光玫瑰葡萄推广种植时宜选用1103P、 5BB和 SO4 作砧木嫁接,可以提高树体长势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叶面喷施13-3-15-8Ca-2Mg水溶肥、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果实套袋、叶面喷施新型螯合钙和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结合果实套袋等5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开展梨果防治裂果实验。结果表明: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结合果实套袋防治裂果效果最好,裂果率为4.87%,显著低于清水对照的裂果率37.36%,但对果实品质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的火龙果果实套袋,以红肉火龙果品种“软枝大红”为供试材料,测定6种不同果袋类型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火龙果主要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无纺布袋、白色纸袋、黑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溃疡病的平均防效达95.24%;白色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平均单果重约增重10%,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显著小于对照;白色纸袋、绿色和黑色尼龙袋处理后果实纵径小幅提升;白色尼龙网袋处理后果皮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都可显著增加果实红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可显著降低黄色饱和度。白色无纺布袋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仅黑色无纺布袋处理后滴定酸显著增加。同时套袋能防止果实蝇和昆虫、飞鸟为害。建议在该区域使用白色无纺布袋对火龙果果实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大小刺梨的果实品质特征及重要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确定刺梨产品加工中原料鲜果的质量分级提供依据。以贵州6个县(区)种植的4~5年生‘贵农5号’刺梨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大小等级的果实重、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析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指标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大小的刺梨果实的品质特征差异明显,种子多、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低是刺梨大果的品质特征;中、小果的品质特征是种子少、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较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高。在每100g小型果的果肉中,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比大型果高276.67mg和1307.38mg。在刺梨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降低。果实大小与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不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刺梨的中、小型果实也是产品加工的优质原料鲜果,在刺梨果实质量分级中不宜仅以果实大小作为判定质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对酿酒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美乐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萌芽期、始花期、末花期、转色期、采收期分别施用不同比例的氮、磷、钾、钙、镁的肥,于采收期检测葡萄果实产量、百单重、籽粒数、皮果比、籽果比、可溶性固形物、pH值、果实多酚、香气物质。与对照(ML1)相比,处理组的百粒重无极显著增加。ML11/15/16处理组的每公顷产量较对照分别极显著(P<0.01)增加了20.36%、50.32%、41.02%。在各处理中,仅有ML6的籽粒数较对照极显著(P<0.01)增加了19.44%,仅有ML6和ML8的籽果比较对照分别极显著(P<0.01)提高了13.83%和15.27%,而皮果比未出现极显著提高(P<0.01)。ML3/5/9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P<0.01)增加了10.10%、8.16%、6.21%。除ML4和ML5外,其他处理组的果汁pH值均有所下降,并且在ML3/6/7/8/10/12/13/14/15/16处理中出现了极显著差异(P<0.01),有回归最佳葡萄酒pH值范围的趋势。美乐果实香气物质中乙酸辛酯、正庚醛、辛醛、对二甲苯作为处理组间特异香气类型,分别仅分布在ML7、ML13、ML14和ML4中。ML11果实多酚综合品质指数最高。ML11处理组的(皮、籽)总酚、(皮)花色苷、(皮、籽)总黄酮、(皮、籽)黄烷醇和(皮、籽)单宁较对照分别极显著提高了74.56%、231.88%、62.05%、114.61%、675.62%、109.27%、138.91%、267.13%和3985.29%(P<0.01)。五种元素对果实多酚综合品质的影响力为Ca>N>Mg>P>K,其最佳理论组合为N4P2K4Ca2Mg3。结果为合理利用配方肥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