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琳  李帅  刘骐珲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83-185
A级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其空间分布和可达性将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以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不平衡指数、可达性研究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结果表明,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空间聚集,中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聚集特征尤为明显,且可达性较好,研究区北部石渠县、西部白玉县及南部得荣县旅游景区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程度.基于对长株潭城市群98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梳理和定位,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地理分析方法,具体分析长株潭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表现为凝聚型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整体呈现中心集中、周边分散、小型组团的分布格局,分布最集聚区域为长沙中部开福区、天心区和芙蓉区的交界处;(2)市域尺度上,3市各设区市内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具有不均匀、不平衡分布的特征,其中,长沙市为随机型分布,株洲市与湘潭市则为凝聚型分布,在3市中长沙市景区的数量与质量均占明显的优势地位;(3)长株潭城市群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主要受到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产业条件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淼  陈亚颦  杨强  郭怡 《湖北农业科学》2023,(3):208-212+256
以西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2010—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本研究简称美丽乡村)数据为基础,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叠置分析等方法,探析西南地区美丽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聚集特征,呈现出多核心不均匀分布特征;其空间分布始终呈现东北—西南格局,重心总体由西南向东北转移。自然环境条件是美丽乡村空间分异形成的基础;而人文因素对西南地区美丽乡村的空间分异起到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庆市38个区(县)200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等面板数据计算经济密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相对发展率等方法探讨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特征,并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对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且渝东北片区总体上要高于其他区域,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②总体差异和组内差异在不断增大,组间差异不断减小,全市整体发展还不均衡;③各区(县)间相对发展率差异性较大,以基础水平和增长速度划分的增长空间中,基础低且密度提高慢和基础高且密度提高慢2种类型区涉及地区较广;④产业结构、技术资本投入强度、城镇化水平和交通区位对经济密度变化影响较强.可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才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途径,将来需科学配置土地资源,达到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贫困之间的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以重庆市37个区县为例,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的交通可达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构建以区县为单元的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分析研究区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县域交通可达性相对较高,区县之间差距较大,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可达性值由东向西逐渐降低;②重庆市县域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空间集聚效益较强,高多维贫困度和较高多维贫困度的区县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低多维贫困度和较低多维贫困度的区县主要分布在都市圈和主城区;③将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的耦合水平分为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极度耦合4种等级,重庆市县域耦合度整体较高,片区之间耦合水平具有差异,主城区和都市圈耦合水平相对较高,属于低贫困程度的高耦合水平,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耦合水平相对较低,属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低耦合水平;④将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的耦合类型分为交通可达性滞后型、多维贫困滞后型、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三大型,其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交通可达性滞后型区县较分散,多维贫困滞后型区县集中在重庆市西部地区,双贫困同步协调发展型区县则分布在市域西南和东北两端.  相似文献   

6.
2020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一区两群”的“一区”指的是主城都市区,“两群”指的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那么,重庆将如何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的定位新的使命“一区两群”各主体承载着不同的战略定位一一主城都市区,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重要节点城市专业化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规模度指数、洛伦兹曲线等地理数学方法分析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省域层面上,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呈现多中心集聚、组团分布格局;浙东北地区3A级景区村庄分布数量与集聚程度均高于浙西南地区,杭州、绍兴、衢州、宁波等4市的3A级景区村庄数量超过了全省的50%。市域层面上,3A级景区村庄分布类型大多数为均匀型,仅杭州、衢州、台州等3市为集聚型。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的空间分布受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较大。建议从空间结构、规模数量的角度结合经济、交通等影响因素优化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化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本研究以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POI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利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结果表明,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三大特性,即景区依赖性、集聚性和向心性,以“一片区,两个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格局为主,总体特征表现为北部密度高、南部密度低。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于蓟州区西部与北部,以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物形成集聚格局,并通过极化效应推动乡村旅游资源在集聚区内进一步增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蓟州区中部与西部,呈现出以增长极为主的空间集聚格局。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格局是基于自然本底因素形成,并受到社会经济和客源吸引潜力因素的共同驱动,影响因素按解释能力从高到低分别为海拔高度(0.81)、A级旅游景区数量(0.68)、旅游发展政策(0.55)、旅游收入(0.53)。自然本底奠定了空间集聚的资源基...  相似文献   

9.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ESDA方法和区域粮食增产潜力测算,探究粮食单产空间差异变化及空间格局演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粮食均衡增产潜力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重庆市粮食单产变动态势呈现"V"型,2007年单产水平最低。(2)重庆市粮食单产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总体差异贡献度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区渝东南区,区域差异为渝东北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区。(3)研究期间,粮食单产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4)重庆市可划为3个一级、8个二级均衡增产类型区,粮食单产增产潜力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区渝东南区,总增产潜力表现为渝东北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区,全市总增产潜力为4.20×10~6 t。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为基础,利用相对湿润指数法对重庆市各区域干旱发生频率、干旱强度、干旱站点比以及不同等级干旱时空分布特点进行探讨,以揭示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重庆市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率在空间上由大到小依次为渝东北、渝西以及渝东南,四季中,冬夏季高于春秋季;2年及四季干旱发生强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且冬夏季强度较大;3四季干旱站点比表现为冬季最高、夏春季次之,秋季最低;4重庆市各等级气象干旱发生次数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四季总体表现为冬夏季高于春秋季.  相似文献   

11.
从职业高原的内涵出发,对渝西片区图书馆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渝西片区"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负作用以及反应出来的现象,提出解决渝西片区"职业高原"的对策,以提高渝西片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0-2011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重庆市植被覆盖的空间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结合气象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1年,重庆市植被覆盖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冬、春、秋季植被覆盖增长较明显;(2)从空间变化趋势上看,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植被覆盖增加明显,而主城9区以及区县的中心城镇地区植被覆盖减少;(3)重庆市NDVI与温度的相关性大于与降水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年均NDVI与年均降水和温度正、负相关性并存,显著正相关区域大于显著负相关的区域,但大部分地区的相关性并不显著;(4)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其中降水的时滞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甘肃大野口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掌握青海云杉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大面积遥感定量反演青海云杉结构提供关键参数,以及为青海云杉种群保护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根据甘肃大野口1hm2青海云杉林大样地的调查结果,首次应用点格局方法开展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区内树木分龄级计算,得到不同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首先,应用Weibull分布对样地内青海云杉的胸径分布进行拟合;然后分别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和聚集指标测定法,对样地内各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纽曼A型分布对研究区内的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胸径分布基本符合Weibull分布;研究区内种群密度较大,空间格局呈集群分布;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在各研究尺度下均呈集群分布;青海云杉随着年龄的增长,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研究区内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符合纽曼A型分布。集群分布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干扰、环境条件及青海云杉的生物学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孙园园  王颖 《农业与技术》2023,(15):141-145
以东北三省3批共26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采用最近邻点指数、核密度估计、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目的地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北三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表现为1个高密度区和5个次高密度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整体上表现出“西多东少、南密北疏、西南多于东北”的特点。4类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核密度呈“一高三低、分异明显”的特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水源距离和高级别景区距离为负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7—2013年监测到的云南省卫星热点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核密度法量化分析了2007—2013年云南省卫星监测热点与林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热点年平均密度为0.005 8个/km2,林火年平均密度为0.000 9起/km2;热点和林火的空间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聚集性,均可分为低密度区(0.006 4,0.003 2)、中密度区(0.006 4~0.017 7,0.003 2~0.012 2)和高密度区(0.017 7~0.068 7,0.012 2~0.041 4);云南省热点和林火聚集分布格局差异性突出,热点高密度区集中于省内农林业重点开发区域,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红河州和文山州;相对而言,林火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滇中的云南松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以及滇西北的高山针叶林区。而滇南、滇西南地区虽然热点密度较高,但因气候相对湿润,林火密度反而较低。本研究可以为云南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火灾扑救能力建设及日常巡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82处冰雪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分析相关模型,利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从空间的分布类型、分布核心和分布成因3个方面对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细致探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分布高密集区在川西山地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总体空间格局表现为环四川盆地西北缘核密集带,是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在四川省分界处,且与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四川段相吻合;地形条件和气候制约、四川盆地城市圈经济辐射、交通设施系统建设是影响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农业生态安全空间特征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运用综合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技术对重庆市农业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市农业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农业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上呈从重庆都市圈向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工业污染的阻隔效应明显;(2)重庆市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度空间集聚格局趋于两极分化,呈好则愈好,差则愈差的格局;(3)重庆市农业生态系统空间自相关存在明显的尺度变化,70km距离阈值内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空间自相关性。本文针对重庆市农业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该研究对于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和指导农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梳理兰州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发展脉络、研究兰州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准确掌握其开发格局、评估其土地利用合理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心迁移方法对兰州新区2010~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从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来看,时序上,林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水域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而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草地的面积相对减少.空间上,人工堆掘地的增加最为明显,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东北片区,并向东南、东北片区逐步扩张;其次为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主要集中分布于新区版图的中部地带,并呈组团向四周扩展.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特征来看,2010~2013年是新区建设的初级阶段,变化较小;2013~2016年,道路空间的快速拓展以及土地的开发整理(平山造地)引起了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而2016年后新区建设逐渐由外部拓展转向建成区内部填充,土地利用变化趋缓.从土地利用变化转换特征来看,以耕地、园地、草地向人工堆掘地的转变为主,逐渐过渡为以人工堆掘地向道路、房屋建筑(区)构筑物等类型的转变为主.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心变化来看,人工堆掘地重心偏移最为明显,方向呈先东南后东北再东南的趋势;耕地、园地、林地重心总体向西北偏移;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草地、荒漠与裸露地表重心总体向西南偏移;仅水域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结论】9 a间土地利用总体时空格局变化较为明显.时序上经历了先慢后快再趋缓的过程;空间上经历了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124家高等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最邻近系数法、地理集中指数和区位熵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内蒙古全区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内蒙古124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在12个盟市中的分布比较聚集;(2)在2007年、2012年和2017年3个时段内高等级景区数量增加呈阶段性,空间分布密度不均衡,呼包鄂地区核密度强度最大;(3)内蒙古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受区内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使用重庆市涉及扶贫开发任务的33个区县2014—2018年县域农村贫困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刻画农村贫困化空间关联格局,构建影响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县域农村贫困化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县域农村贫困化热点区域整体空间格局稳定,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巫溪、城口、酉阳和彭水等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的相关区县,而主城区和渝西地区的区县贫困发生率相对较低,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从时间序列上来看,研究时段内各区县农村贫困发生率明显呈现下降态势,区县间的差距在缩小;②重庆市2014-2018年全局Moran’s I指数均达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县域农村贫困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③通过GWR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影响因素中,海拔高度、人均耕地资源面积、 25°以上耕地面积比重和区位水平、未通客运班车村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文盲人口比、因残致贫人口比重等8个显著的解释变量对县域农村贫困化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上表现出的影响力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