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是轧辊温度场分析的难点。简要分析了轧制过程中的热量转移 ,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NSYS分析了铝带轧机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的换热特性 ,得到了工作辊表面与冷却液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和热流密度 ,仿真结果表明 ,对流换热系数值和热流密度值均随工作辊表面温度降低而减小。仿真结果得到了实测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热轧带钢轧机精轧机架工作辊的热条件,可以看出轧辊冷却模式和与轧机中心线的偏差会造成热轧带钢板形不规则。本文评述了证明这些发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板形调节手段对板形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以HC轧机为例,以倾辊、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横移作为板形调节手段,基于机理模型着重计算了工作辊弯辊板形调节手段对1次、2次、3次和4次板形的影响系数,系统地揭示了工作辊弯辊对各次板形的影响规律,为板形在线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理论依据,也为后续其他板形调节手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光辉  曹建国  张杰  贾生晖  曾伟 《钢铁》2011,46(10):48-51
 为了拓展宽幅硅钢等对边降有特殊要求的高端产品的规格,提升某1700mm冷连轧机组的带钢边降控制功能,克服生产中存在的单锥度辊窜辊行程小、窜辊功能使用不充分、边降波动明显等问题,对单锥度工作辊辊形及边降控制窜辊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单锥度辊边降控制段的设计方法。运用ANASYS 9.0建立了单锥度辊轧机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轧机的板形控制特性。采用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冷连轧静态综合分析数学模型,研究了来料厚度波动和来料硬度波动对冷连轧机生产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单锥度辊轧机通过工作辊窜辊可增强其辊缝横向刚度,提高了轧机克服来料波动能力和轧制的稳定性。现场轧制试验表明:采用该单锥度辊及窜辊策略,带钢边降由14.9μm下降至7.5μm,边降波动被控制在±5μm范围内,边降波动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验证分段辊测张式板形仪的辊高差对板形检测精度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设计了分段辊测张式板形仪的实验装置,其机构实现方式和测量原理与应用于生产实际的一种板形仪相同。实验结果表明:辊高差的存在对板形检测精度的影响不可忽略,两者之间存在线性递增关系;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此实验平台的研制,为开展分段辊测张式板形仪检测精度分析提供经济、便捷的设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铝带箔轧机中对流换热特性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分段冷却控制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 ANSYS有限元软件首次系统地模拟分析了铝带轧机轧制时 ,影响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换热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 ,冷却液喷射速度和温度以及冷却液的粘度变化对对流换热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对流换热特性对喷嘴与工作辊之间距离的变化不敏感 ,冷却液喷射角度的变化对对流换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热轧精轧机组下游机架既要实现板形控制,又要均匀化轧辊磨损以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同时,硅钢、集装箱用钢等专用钢边部减薄严重,常规的板形控制手段难将凸度控制到目标值.开发了非对称工作辊,辊身一端带特殊曲线,上下工作辊成反对称放置.改变轧辊的轴向位置,带钢凸度变化量可超过150μm.设计了针对该工作辊的特定窜辊策略,带钢边部板形可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轧辊磨损辊形,有利于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在鞍钢1700ASP生产线上的使用实绩表明,采用非对称工作辊后,硅钢凸度降低了29.8%,高强度钢的凸度可降至50μm以下,且凸度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莱钢1 500mm六辊可逆式冷轧机在板形控制上采用的液压弯辊技术、轧辊分段冷却控制技术、轧辊轴向横移技术等,以及板形仪的使用和目标曲线的选取.通过板形控制,断带次数明显减少,轧机工序成材率达到97.36%,钢板的平直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边界条件替换方法建立了高炉冷却壁本体和捣打料与炉气之间的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用试验测量冷却壁近热面温度来推算冷却壁热面温度,与冷却壁温度场计算模型结合,确定了炉气温度在500~1 248 ℃范围内,高炉冷却壁与炉气之间的换热系数。结果表明,本模型的计算值与前苏联学者的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热轧带钢的相对板形在经冷轧机轧制后并不会明显改变。而且,由于带钢在随后的冷轧道次中变薄,带钢板形的任何不规则,如带钢两侧边缘增厚或带楔形状态的单侧边缘增厚,会造成局部板形变坏。通过模拟热轧带钢轧机精轧机架中工作辊的热条件,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轧辊冷却的特定模式和带钢偏离轧机中心线是热轧带钢板形不规则的根本原因。实验数据证明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多参数耦合下冷轧铝带工作辊分段冷却调节特性,建立了工作辊和轧件的一体化耦合传热模型.耦合传热建模过程包含工作辊和轧件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轧件变形热和摩擦热的求解、换热边界条件的确立、工作辊热辊形的计算及采用二维交替差分对微分方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同一轧制参数下工作辊分段冷却正负方向调节能力近似相等,但单向调节幅度受轧制参数影响较大,轧制长度、喷射梁工作压力和摩擦系数的增加对分段冷却调控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轧制速度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2 230 mm冷连轧机组六辊CVC轧机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弯辊和窜辊综合调控下工作辊初始凸度对承载辊缝形状、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工作辊采用凸度为0~75 μm的抛物线辊型时,轧机承载辊缝凸度调控域发生平移而面积基本不变,但随着工作辊初始凸度增加,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不均匀度均有所改善,有利于降低轧辊磨损和辊耗。对比分析了不同板宽条件下的辊缝凸度调节域,结果表明,CVC轧机对宽带钢的板形调控能力要明显高于窄带钢,且对二次、四次板形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宽薄带钢冷轧机型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CVC工作辊磨损和热凸度对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仿真研究了磨损和热凸度对CVC技术板形控制性能的影响,指出CVC工作辊磨损量达到0.2mm时就有可能使CVC轧辊移动对板形的控制作用畸变,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冷轧带钢六辊轧机辊系的稳定性,目前常采用轧辊偏移方法.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辊系-轧件一体化耦合模型,对不同轧辊偏移辊系进行受力分析,揭示了不同轧辊偏移条件对六辊轧机板形调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间辊正向偏移轧制时,工作辊弯辊力对二次凸度调控功效最好,对四次凸度影响较大;在四种偏移方式条件下,中间辊弯辊力在0~300 kN范围内对带钢二、四次凸度调控功效基本相同;中间辊正向偏移轧制时,中间辊弯辊力在300~500 kN范围内对带钢二次凸度调控功效最好;工作辊正向偏移轧制时,中间辊弯辊力对四次凸度影响较大;不同轧辊偏移条件下中间辊窜辊对带钢二次凸度调控趋势基本相同,且负窜辊对二次凸度的调控功效优于正窜辊,工作辊正、反向偏移轧制条件下中间辊窜辊对四次凸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板形是铝箔的重要质量指标,采用板形自动控制系统是提高铝箔板形精度和实现最高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铝箔板形自动控制系统OPTIROLLi2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6.
宽带UCMW冷连轧机辊系与轧件一体化仿真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对六辊UCMW冷连轧机的板形生成机理、控制性能及控制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针对此机型建立了UCMW冷连轧机辊系与轧件一体化仿真系统.此套仿真系统的建立,为改进板形控制思想和策略,进行板形控制功能的不断优化改进以及将边降控制技术向其它钢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因此对实际生产和科研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等硬材质的冷轧,都普遍采用20辊森吉米尔轧机。该轧机控制板形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第一中间辊移动及调整高韧性支承辊的凸度(As—U调整机能)来实现。但是,20辊森吉米尔轧机与4辊和6辊轧机相比,工作辊辊径小且弯曲刚性低,辊子的弹性变形变得复杂,易发生限制延伸,难以生产出良好的板形。有报告称,第一中间辊的锥形最佳化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作者们还报告了将第一中间辊的辊型制成凹面,能有效地改善这种限制性延伸。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冷轧带钢的非对称板形缺陷的产生,设计了工作辊非对称弯辊控制系统.应用影响函数法计算辊系变形,同时考虑辊缝中金属横向流动对带钢出口横向张力分布的影响,通过迭代法计算出工作辊两端施加不同弯辊力后的辊间压力分布、出口厚度横向分布以及出口横向张应力分布.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减轻轧辊磨损和减少轧辊掉皮事故的发生,降低带钢边部的非对称板形缺陷.实际应用结果证明,当倾斜调整量小于10%时,应用工作辊非对称弯辊替代倾斜调整,可以获得更好的板形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轧机主减速箱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材质、热处理工艺、加工精度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改进,采用了渐开线、硬齿面、高精度齿轮,消除了重大隐患,满足了生产要求,在引进设备国产化方面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山凤  郗安民  刘鸿飞  杨贤 《钢铁》2016,(2):97-102
为了提高冷却系统对工作辊温度的控制能力,建立工作辊与冷却液间三维流热耦合模型,研究冷却结构参数及其安装尺寸对工作辊冷却效果的影响.分析喷嘴倾斜角度、喷嘴间距以及冷却液的喷射角度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喷嘴射流区域内,离中间冲击区域越远对流换热系数衰减的越快,中间区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约为边部的4倍;在适当减小喷嘴间距的基础上,调整喷嘴的倾斜角度,可以使工作辊冷却更均匀,且冷却效率更高.经某厂二辊可逆热轧机验证,可知改进后的冷却结构对板带中心凸度的控制能力增大约0.05 mm,且横向板厚分布的均匀性也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