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心肌肌钙蛋白Ⅰ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1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与鉴别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心肌肌钙蛋白1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曲酶MB,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其特异性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与肌酸激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相当,而较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炕,此外,主肌肌钙蛋白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提示心肌甩钙蛋白I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是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近年发现在癌性胸水中HBDH明显增高,而结核性胸水中不增高,因此为临床提供了鉴别诊断的依据。血清学的酶谱分析已广泛用于临床,而胸水的酶谱分析则少见,我们现将几例患者的胸水及血清进行酶谱分析(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  相似文献   

3.
检查34名各种类型固体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腺苷脱氨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发现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内腺苷脱氨酶的活性低于正常人(P<0.01),而乳酸脱氢酶与正常人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肝脏肿瘤患者及病变范围广泛者,淋巴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活力低于正常,P值分别小于0.05及0.01。这些酶的活性与肿瘤部位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而与肿瘤的广泛程度密切有关。病变范围广泛者其外围血淋巴细胞的两种酶活性低于正常人,而病变范围局限者这两种酶活性接近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有氧糖酵解增加是肿瘤代谢重编程的主要特征。有氧糖酵解不仅为癌细胞提供能量而且为其生物合成提供必要的前体,这对促进肿瘤生长非常重要。癌细胞通过对糖酵解酶进行调节来满足其自身需求,糖酵解酶在促进肿瘤存活、转移、侵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作为有氧糖酵解的关键酶,由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乳酸脱氢酶B(lactate dehydrogenase B,LDHB)两种亚基组成。LDHA被认为在有氧糖酵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对于LDHB的研究却较少。但目前LDHB在各种肿瘤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大量研究表明,LDHB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恶性进展相关。本文从LDHB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作为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综述了其近10年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入了解该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总医院心胸外科宋世辉赵作芬鄢盛尧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以及它们的同功酶诊断心脏疾病,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目前认为利用血清LDH、CK及同功酶的检测也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判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急性心肌梗塞、肝脏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但有关红细胞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测定应用于血液疾患诊断方面的报导很少。本文初次报导红细胞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改变对某些血液  相似文献   

7.
孙宏莉 《吉林医学》1998,19(1):48-49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测定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孙宏莉(吉林省邮电医院130021)病毒性心肌炎病程早期有各种酶升高已众所周知,但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LDHi)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变化规律及用于并发症的鉴别诊断报道较少见。为了探讨LKH及...  相似文献   

8.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关系的研究河北医学院附属二院检验科冯敬池,尹济群,刘名才承德医学院附属肛肠医院刘雅梅关键词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血清酶学检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目前多数医院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 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yK)及醛缩酶(ALD)是糖酵解过程中三种重要的酶。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有人利用胃液中糖酵解酶之一的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作为胃癌诊断的辅助措施以来,对于许多疾病状态下胃液酶谱的分析,已有一些报道。但至今对健康人胃液糖酵解酶活力的变化情况,报道的资料尚不多见,而且多数作者所测定  相似文献   

10.
乳酸脱氢酶与食管癌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的变化,探讨乳酸脱氢酶与食管癌转移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食管癌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的变化,分析各个分期食管癌病人的LDH值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食管癌分期之间的联系及机制。结果未转移组食管癌病人的LDH值211.4±44.4 IU/L,潜在转移组277.2±59.2 IU/L淋巴结转移组270.8±78.6 IU/L远地转移组328.4±98.8 IU/L。四组患者LDH阳性率分别为:17.5%、70.5%、57.9%、93.3%。结论转移早期或有远处转移倾向的食管癌患者的LDH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LDH检测可用于食管癌转移状况的辅助诊断方法和病期判断的指标,可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朱旭  马俊彦  吴成金 《医学综述》2003,9(8):489-491
胸腔积液 (PE)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PE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 ,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PE患者是首要的。漏出液往往病因比较明确 ,而渗出液的病因较多 ,寻找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结核性和癌性胸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诊断1 .1 Light′s标准  1 972年Light等首次提出诊断渗出液的Light′s标准[1 ] ,其标准有 3条 :①胸液蛋白 /血清蛋白 (P/Spro) >0 .5。②胸液乳酸脱氢酶 /血清乳酸脱氢酶 (PELDH) >0 .6。③胸液乳酸脱氢酶 (PELDH) >2 0 0IU/L ,凡符合以上三项…  相似文献   

12.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与鉴别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其特异性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与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相当,而较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为高。此外,心肌肌钙蛋白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提示心肌肌钙蛋白Ⅰ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含锌的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肝、心肌、肾、肌肉、红细胞含量较多。LDH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乳酸脱氢酶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目前血清LDH常用于心肌梗死、肝炎、某些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同时也有助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观察,  相似文献   

14.
杜安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10-2911
目的 分析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三项生化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经临床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48 例,结核性脑膜炎30 例,化脓性脑膜炎40 例,选取同期50 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定性,生化检测蛋白定量、乳酸、乳酸脱氢酶、葡萄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乳酸、乳酸脱氢酶、葡萄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对脑膜炎进行脑脊液检查时,经常规检查及对乳酸、乳酸脱氢酶、葡萄糖三项生化指标进行联合生化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对疾病的病因诊断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及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廖淑珍 《右江医学》2001,29(4):324-324
目的 :探讨皮肌炎心肌酶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动力学法对 5 5例对照组和 49例皮肌炎的心肌酶乳酸脱氢酶 (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 1)、羟丁酸脱氢酶 (HBD)、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结果 :皮肌炎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心肌炎心肌酶测定对皮肌炎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乳酸脱氢酶(LDH)是医学和兽医学临床研究指标之一,测定犬LDH正常参数作为犬肝脏和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于1987年4月25日测定了石河子市147团私养犬的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活性值及其同功酶酶谱。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能广泛用于酶标免疫吸附分析的新酶放大系统。该系统采用L-乳酸脱氢酶、乳酸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NADH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组成一个循环体系,用以放大碱性磷酸酶产生的信号。与其它酶放大系统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万清  王弘 《重庆医学》1994,23(6):336-337
本文对87例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患儿进行了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和叽酸激酶(CK)的测定。所测结果心酶全部正常16例(18.8%)、一项升高12例(14.1%)、二项升高24例(27.6%)、三项升高22例(25.3%)、心酶谱全部升高共13例(15.3%)。在这13例中无一例完全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该结果提示在腮腺炎并发心肌炎诊断中测定心酶谱无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乳酸脱氢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系被称为脱氢酶的酶所催化。它们均在有作为氢的给体或氢的受体的辅酶存在下起作用。近年来,乳酸脱氢酶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其在血清中的活性在临床诊断上具有意义。乳酸脱氢酶的生物化学运输发现于血液中的酶可分成二大类:“血浆专一性的”和“非血浆专一性的”,乳酸脱氢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根据临床表现往往很难诊断。心电图 (ECG)虽然对典型病例有较高的价值 ,但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较为困难。生化指标尤其是酶学指标的变化长期以来一直是诊断心肌损伤较为可靠的手段 ,近年又出现一些新的生化指标 ,现综述如下。1 酶学指标   2 0世纪 5 0年代诊断心肌梗死 (AMI)的一大进展是测定血中有关酶的变化 ,成为 WHO诊断 AMI的三大要素之一。历史上曾先后测定过乳酸脱氢酶 (L 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羟丁酸脱氢酶 (HBDH)、肌酸激酶 (CK)、以及 CK和L D的同工酶 ,其中 CK- MB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