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4Cr5MoSiV1(H13)钢淬火,回火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从1020℃提高到1070℃,强度增加,韧度降低,疲劳寿命随淬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回火温度超过620℃,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黄春峰 《机械制造》2000,38(3):32-33
研究18Cr2Ni4WA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8Cr2Ni4WA钢存在较大的组织遗传性,经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应避免在造成“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敏感区(450±30℃)内回火。  相似文献   

3.
对Cr-Mo-V钢进行回火工艺试验,研究不同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Cr-Mo-V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回火工艺直接影响微观组织中析出碳化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分布及马氏体形态。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试验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减小、后增加、最后再减小,冲击功先增加、然后减少,在回火温时间120 min时,强度与韧性达到最佳匹配;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试验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冲击功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再增加,在回火温度为665℃时,强度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试验钢的要求,得出回火温度665℃+回火时间120 min为最佳回火工艺。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18Cr2Ni4WA钢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8Cr2Ni4WA钢存在较大的组织遗传性,经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应避免在造成“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敏感区(450±30℃)内回火  相似文献   

5.
40Cr钢淬回火工艺参数计算及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Cr钢是机械行业应用最多的钢种之一,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温冲击韧度和缺口敏感性。大量试验表明,在合格成分范围内,40Cr钢的临界温度Ac_3波动较大(约40℃)。接着传统不变的淬火温度进行淬火时,可能会出现欠热或过热,不能充分发挥钢的潜力,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因此,最为合理的工艺参数确定应以40Cr钢的实际成分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新瑞  崔琳 《山西机械》1997,(4):30-31,34
通过电镜观察,仔细研究某钢贝氏体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320℃等温组织是下贝氏体和马氏体及少量粒状贝氏体,回火后获得良好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回火温度对热轧低碳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了热轧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由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等组成的混合组织,回火温度不同,各种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回火温度对低碳贝氏体钢的屈服强度有明显影响,但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屈强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Crl2MoV钢在淬火后采用深冷处理和中低温回火相结合处理工艺,通过显微组织及硬度、冲击功和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深冷处理对Crl2Mo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30nlin油淬+200℃回火1h+深冷处理+400℃回火2h工艺处理,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18CrZNi4WA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8Cr2Ni4WA钢存在较大的组织遗传性,经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应避免在造成“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敏感区(450±30℃)内回火。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18Cr2Ni4WA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8Cr2Ni4WA钢存在较大的组织遗传性,经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应避免在造成“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敏感区(450±30℃)内回火。  相似文献   

11.
对一种新型高强韧微变形钢(GDL-1)空冷和油淬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细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GDL-1空冷的显微组织以窄束状贝氏体加粒状贝氏体为主加少量马氏体,贝氏体组织中存在的超细化亚片条和亚单元尺寸,与残留奥氏体膜组合,使临界裂纹张开位移显著增大,从而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喷丸对经渗碳风冷后的GDL-1钢进行表面强化与改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X射线应力衍射仪分析不同压力水喷后试样表面粗糙度、组织、硬度和残余应力等的变化规律,并研究300 MPa水喷处理后不同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残余应力场的热松弛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水压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大、残留奥氏体转变量增多、硬度提高幅度变大,水喷后,晶粒和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并且在表层形成一定深度的残余压应力场。残余应力的热松弛主要受保温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在100℃和300℃时,残余应力的热松弛受回复过程控制,500℃时,残余应力热松弛受回复和再结晶过程控制。表面残余应力在回复过程中存在两个阶段,初始阶段应力松弛速度快,以点缺陷回复为主,后一阶段松弛速率慢,以位错回复为主,并进一步研究指出Zener-Wert-Avrami方程并不适合描述整个回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07MnNiCrMoVDR钢是一种调质型低合金高强度低温用钢。现已广泛应用于低温工作的容器、管道等结构中。本文通过对07MnNiCrMoVDR钢的可焊性进行分析,制定了钢板对接的焊接工艺,并在焊接过程中采取了质量控制措施,对厚度为38mm的钢板实施了对接。焊后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并得到了相应的力学性能参数和焊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丝TIG的方法制备VM12材料焊接接头,对焊态、焊后退火态以及时效热处理态接头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展开研究。焊后观察到焊缝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且焊缝硬度很高,经退火热处理后焊缝转变为回火马氏体,硬度降至300HV_(10)左右;接头经600℃和650℃时效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变化很小,材料高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45钢淬透性低、淬火过程易出现开裂等缺陷,本文采用亚温淬火工艺对45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30~770℃亚温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回火板条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分布趋于均匀,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强.采用适当的亚温淬火工艺可有效提高45钢综合力学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为制作性能优异的零...  相似文献   

16.
400MPa级超细晶粒钢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单轴拉伸、低温系列冲击和宽冷弯试验,对ANS400超细晶粒钢的力学性能及其组织性能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NS400超细晶粒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在3~5μm,且组织中有一定量的贝氏体,屈服强度可达430MPa以上,抗拉强度可达530MPa以上,具有优良的塑性和低温韧性。组织中贝氏体的存在使材料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加工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钢纤维及偶联处理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混凝土(SFPC)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脂混凝土内填加钢纤维可提高抗剪、抗压、抗弯强度,而且其韧性、耐磨性也有所提高。钢纤维经偶联处理,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钢纤维的最佳加入量为19.8kg/m^3。  相似文献   

18.
含1.6%碳的超高碳钢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碳含量为1.6%的超高碳钢的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异共析转变的球化工艺以及随后的正火处理,获得了超细珠光体和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其强度和塑性都有很大提高,并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980 MPa和1 470 MPa,比40CrNiMo钢的强度提高很多,塑性与其相当,是一种优良的结构钢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盐浴炉对硅-锰系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进行了Q&P工艺处理,研究了分配时间对热处理后试验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以两种形态分布在不同位置,一种是以薄膜状分布在马氏体板条间,另一种是以块状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在300℃的分配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保温能取得较好的强塑积,随着分配时间的延长,试验Q&P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均不断增加,分配时间为1 200 s时所得试验钢的强塑积最高,可达37 30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的贝氏体组织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低碳贝氏体钢是高强度、高韧性、多用途的新型钢种,它的出现是社会需求和现代冶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低碳贝氏体钢已经在工程机械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实际生产中得到的低碳贝氏体钢并不是由单一贝氏体组织组成,往往是多种显微组织并存,因此并不能直接体现钢的力学性能与贝氏体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这一情况,以低碳Mn-B-Cr-Mo-Nb钢为研究对象,在国内某钢铁公司进行控轧控冷试验.通过对终冷温度的控制,分别得到由全部粒状贝氏体,全部板条贝氏体以及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组成的3种不同类型的低碳贝氏体钢.经过对这3种不同类型的贝氏体钢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后发现:在化学成分相同的条件下,粒状贝氏体钢的强度最低,韧塑性最好;板条贝氏体钢板的强度最高,韧塑性最差:由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组成的钢,其强度、韧塑性居中.由此可知,终冷温度对热轧钢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通过对中温转变组织的控制,就可以进一步提高低碳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