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级进模工序排样的设计原则,利用冲切凹模的干涉关系矩阵和精度关系矩阵建立了排样用的干涉精度关系矩阵。并根据排样时精度关系的不同要求,利用模糊聚类方式进行归类。此排样模型可用于一般级进模的工序排样设计。  相似文献   

2.
引弧片级进模排样与变形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排样图设计是级进模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控制好零件变形先后次序是关键.根据引弧片结构按不同的基准面设计级进模排样,运用有限元对排样进行了变形应力分析,对不同排样的级进模结构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合理的排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引弧片成形级进模.此级进模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引弧片成形时材料流动,使工件变形形状饱满、平整,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冲压工艺数字化设计中的优化排样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坯优化排样是冲压工艺数字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针对优化排样设计中的各种工程约束,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算法———改进的包络矩形法, 避免了图形加密、等距放大技术带来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 可以完成单排、双排、多排等优化排样方式, 在排样方案修改中, 可通过对步距进行修改, 实现自动排样较难解决的嵌套排样问题。提出了在 I DEAS软件平台上实现毛坯优化排样系统的总体框架, 本系统经实际生产验证,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网孔排样设计的合理对凸、凹模的强度,模具生产的稳定性,生产效率及降低制件的成本等至关重要,文中介绍了对网孔排样图设计的详细步骤,对类似网孔级进模排样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种实用的工序排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级进模工序排样的设计原则,利用冲切凹模的干涉关系矩阵和精度关系矩阵建立了排样用的干涉精度关系矩阵,并根据排样时精度关系的不同要求,利用模糊聚类方式进行归类。此排样模型可用于一般级进模的工序排样设计。  相似文献   

6.
金龙建 《模具制造》2014,14(10):1-3
复杂成形件排样的合理与否,对模具制造的成败及稳定性致关重要,一副合理的排样图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文中介绍采用计算机中的专业设计软件对A36制件排样图设计的步骤进行了一一的解说,对类似的制件在排样设计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C++建造级进模排样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占军 《模具技术》2001,1(2):66-68
针对级进模排样设计的复杂性,在分析了大量的级进模排样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利用C++语言具有的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特点,设计了具有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和知识获取模块的级进模排样设计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对电机铁芯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及成形工序分析的基础上,从零件结构、工艺要求、排样类型、设备因素、模具结构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6个方面,总结了影响该类零件排样设计的因素,对类似零件的排样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的合理对模具生产的稳定性、生产效率及降低制件的成本等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生产中的实例说明对多工位级进模带料的排样设计要点和实践中所得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经过多年来的生产验证,所例举的排样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对同类制件的排样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孟玉喜 《模具制造》2012,(11):48-52
以众多冲压件的排样设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排样设计过程中载体的设计方法、技巧,重点阐述了边料载体、单载体、双载体、中间载体和特殊载体的设计形式和使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
工步排样是级进模设计的核心,智能化工步排样是冲模设计专家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知识驱动的冲压件特征建模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智能化工步排样设计基本方法和特点,提出了基于知识的工步排样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级进模料带排样设计的合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成本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例对级进模料带排样设计要点和经验进行总结,对此类设计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的精冲模冲压工艺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冲模的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条料排样的设计不仅影响精冲模具的结构和工位数,还影响前后各辅助工序,是模具设计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基于Solid-Works软件平台,从面向特征造型的角度对精冲工艺特征知识进行分类,并通过图形法对这些特征知识进行特征识别,采用基于知识推理的特征映射方法,解决了从工艺特征到工序特征的映射问题,实现了精冲模条料排样的智能化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4.
级进冲模工步排样知识表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级进冲模工步排样设计知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 ,提出在面向对象的工步排样知识模型中 ,综合规则、框架和过程的混合表示是建立单特征工艺知识框架和解决多特征工序组合问题的有效途径。定义了面向对象的工步排样知识语言SLKRL ,介绍了基于该语言进行工步排样知识描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blanking and piercing for irregular-shaped sheet metal products and stator and rotor parts. An approach to the compact and practical CAD system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based rules. Knowledge for the CAD system is formulated from plasticity theories,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empirical knowledge of field experts. The system has been written in AutoLISP on the AutoCAD with a personal computer and is composed of six main modules, which are input and shape treatment, production feasibility check, blank layout, strip layout, die layout, and drawing edit module. Based on knowledge-based rules, the system, STRTDES, is designed by considering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complexities of blank geometry and punch profile, availability of press equipment and standard parts, utilization ratio which minimizes the scrap in a single or a pairwise operation, bridge width, grain orientation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which maximize the strength of the part when subsequent bending is involved. Therefore, this system can carry out a die design for each process which is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of an automated blank layout drawing with the best utilization ratio for the irregular shape of the product, which was successful in the production feasibility check module, and those of an automated strip layout drawing. It can then generate part drawings and the assembly drawing of the die set in graphic form. The developed system provides its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for blank layout, strip layout, and die layout of irregular-shaped sheet metal products and stator and rotor parts.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录音推板零件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分析了零件的冲压工艺 ,对排样设计方案作了比较与选择 ,确定了条料的送进与导料方式及定距结构形式 ,并对模具的主要部件设计作了详细地说明。  相似文献   

17.
姜伯军 《模具制造》2008,8(12):22-25
叙述了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过程,载体的合理选择与配置、带料排样方案的确定及级进模模具的总装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以带钢不产生塑性变形、空转辊不打滑为原则,研究稳定夹送辊理论设计方法。建立了夹送力计算模型、带钢临界塑性变形模型、空转辊打滑模型,将三个模型耦合迭代,理论计算了稳定夹送辊传动电机功率、辊径及空转辊空间布置尺寸,确保带材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和擦划伤。比较原有的经验设计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陈美美  廖雨标 《模具技术》2001,(4):24-26,58
介绍安装板进模的模具结构,重点介绍其排样图及主要零件的设计,同时提供一些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