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有幸粗览了三优气功函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一些主要内容,阅后获益匪浅,颇有感触. "教材"直讲真传,乐施于人.可谓"另辟蹊径,别有特点".其特点之一,是将传统气功理论与现代科学知识尽可能地溶为一体,在分析和宣传气功的科学性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给气功涂以封建迷信色彩,所以人们总感到气功有封建迷信之嫌.  相似文献   

2.
安居 《现代养生》2005,(7):38-39
一、三优气功函授由来1987年出版《中国气功学概论》和《中国传统气功·虚明功》两本专著之后,要求拜师、面授、函授以及询问气功事宜的信件与日俱增,于是《现代养生》杂志社继承五十年代北戴河气功函授办学的光荣传统,以“少花钱得真传”为口号举办了优惠气功函授班。优惠函授以权威的教学,正统的教材,良好的服务,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广大学员纷纷来信,称颂本函授乃是“优质教学、优秀教材、优惠收费”的气功函授班。于是“三优”之史,应运而生。二、三优气功函授久负盛名三优气功函授班“不求高价盈利,但求众生参禅”。众所周知,禅是高级…  相似文献   

3.
我叫张宏秀,今年69岁,退休前在山西省长治公路局工作.我患有多发性胆结石、脂肪肝和高血脂等老年病.以前我练过气功,知道气功是个好东西,但是不知道怎样用气功排结石.今年3月,从<现代养生>杂志上得知王长英老师要到北戴河办班的消息,我就下决心要来学习.  相似文献   

4.
凌召 《现代养生》2002,(9):26-27
如今提起气功中的"三调"时,人们会有一种"老生常谈"的感觉!孰不知,三调乃修炼气功的根本所在,即使是能粗浅般了解"三调",那么,他对气功的修炼也是粗浅的;若要进入气功的至境,必须要弄懂"三调"之法的内在核心理论.气功功法虽丰富多采,气功门派繁杂纷呈,其功理、功法也是众说不一,立论别具;唯"三调"之法,其实彼此皆同,只是理解深浅不一而已.  相似文献   

5.
我退休以后有"四好",就是:好奇、好走、好看、好写. 退休前在校园里,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一颗"童心".一晃离开校园十来年了,但"童心"依旧,对什么事都很感兴趣.在家乡朝阳什么大凌河改造工程、榆树林沟覆盖工程,长江路立交桥通车典礼……我总跑去看"热闹".去沈阳儿子家,我兴致勃勃地游野生动物园、植物园,逛故宫、北陵公园,登彩电塔……什么事都想亲自去看一看、瞧一瞧.所以回家时孩子们总是问我:"今天你又到哪‘视察'去了?"于是我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我的"见闻"、"趣事"和"感想",有意思着呢.  相似文献   

6.
张天戈 《现代养生》2002,(11):37-38
由于近十几年来社会气功的发展过快,管理又没有跟上,从而引发了一些问题.由于宣传上的误导,社会上出现了"宗教气功"、"气功宗教",特别是法轮功邪教的出现,给传统的医疗气功、健身气功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给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要想继续推广倍受人民喜爱的医疗气功和健身气功,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医疗气功?什么是健身气功?它与其他气功特别是邪教有什么区别?搞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内容、练功目的、指导理论,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这里我简要地提出医疗气功、健身气功与其他气功的几个区别点,供国内外气功锻炼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退休人员,也是气功习练者。20年来坚持练功,不但增强了体质,偶尔还能为他人调理不适,效果竟出乎我的意料,于是产生了为他人义务治疗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由医学气功专家精心编写的《三优气功函授教材》长达96万余字,诚为博大精深、囊括气功精华之作。拜读再三深受启发。由衷感到,此教材乃是不可多得的练功指南,指点迷津的可信之师。愚掩卷沉思,颇感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曹永庆 《现代养生》2004,(11):23-24
我练健身气功已经十余年。如今,我年逾花甲,已经退休,但步履矫健,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这是我长期坚持练功所取得的强身健体成效。  相似文献   

10.
笔者的邻居张大爷年近七句了,他快乐的生活方式成了我效仿的榜样.张大爷的退休生活充满阳光,他的诀窍就是"规律加创意".  相似文献   

11.
在单位专做妇女工作的梁大姐,最头疼的就是那些退休前的女职工有关"更年期"的问题.有的要请长假,有的要"病退",还有的胡搅蛮缠.可不管人家把症状说得怎样严重,在梁大姐看来都是"思想病"或"心理上的毛病".她曾扬言发誓:我到更年期,绝不会有你们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12.
好消息     
为使广大读者少花钱得真传,《现代养生》杂志社特举办“三优”气功函授班。本函授由从事气功治疗、教学、科研长达40年的医学气功专家任教,传授优秀功法,选用96万字的优质教材。本函授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班,学期半年,包括教材费只收60元的优惠价格。此外,函授期间向学员免费提供气功、医学、心理学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单位专做妇女工作的梁大姐,最头疼的就是那些退休前的女职工有关"更年期"的问题.有的要请长假,有的要"病退",还有的胡搅蛮缠.可不管人家把症状说的怎样严重,在梁大姐看来都是"思想病",或"心理上的毛病".她曾扬言发誓:我到更年期,绝不会有你们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气功”一词被广泛应用,现就我所知道和经历过的有关情况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气功的历史可以上溯五千年以上或更久远,古代人把这种锻炼方法称之为导引、按跷、吐纳等,而不是气功。文献中所见到的“气功”一词,  相似文献   

15.
出场人物:王鸿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退休教师. 曾经,在我的印象中,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是没事做,生活失去节奏感,还经常产生孤寂之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阳台也宽敞了。退休后,不想去打工了,于是,阳台成了我"上班"的场所。 阳台空气新鲜,光线充足。当看书习字疲劳时,扫视楼下枝叶婆娑的大树和大片绿色的草坪,缓解了视觉的疲劳。阳台是我腱身的去处之一,忙里偷闲地举举哑铃、做  相似文献   

17.
问:我和老伴都是退休教师,为了锻炼身体曾经一起去练某种气功。不知何故练功不到一个月,我老伴神态就出现异常,有时哭笑,有时捶胸顿足喃喃自语。有人说她是“走火入魔”,医院诊断为“癔病发作”。请问这是什么缘故,有何良策。  相似文献   

18.
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是传统的医疗、健身、养生方法.人们练气功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防病强身,延年益寿.当前人们的身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却在消耗,没有充裕时间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为此,笔者结合本人长期修炼空劲气功功法的体会撰写短文,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说"伏气"     
传统气功十分重视伏气的作用.<性命圭旨>引前辈云:"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伍冲虚说:"圣凡之分,只一伏气也."(<天仙正理>)黄元吉说:"吾示学人欲求长生,先须伏气."(<道德经注释>)可见伏气是一个关系到练功成败和能否长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先天不足,七岁又患骨髓炎以致左腿残疾,后天失养。童年恰逢日寇侵华战乱,从上海至杭州致东阳,流离颠沛。解放后参加革命,五十年代反右又遭不幸,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一生坎坷,苦不堪言。正当陷于消沉,幸有气功使我“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诸病全消,越活越精神。二十年了,至今仍练功不缀,即二十年之经验,我认为,“定慧双运”是基本功夫。下面,不妨说说“定慧双运”的几点心得体会,与气功养生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