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今年8月我所將人民勝利渠的野外测驗資料,就挾沙能力問題作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应用了許多方法:有的从理論方面分析;有的从經驗方面分析。本文僅为研究人民勝利渠挾沙能力經驗公式時的一个方法。本方法是根据Ray K. Linsley, MaxA. Kohler和Joseph L. H. Paulhus等著的“应用水文学”(Applied hydrology)第一版第650——655頁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流挾沙能力問題是一个極为重要的任务。目前研究这个問題在國內和國外都不外由如下兩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是根据泥沙啓动懸浮的基本物理及力学性質,由理論上来探討这一問題;当然,由于紊流理論还不是十分完善的,因之根据紊流理論出發的泥沙懸浮理論也不可能是完善的,而且远不能滿足实际的需要;第二方面因为从理論上研究挾沙能力有困难,很难达到工程上所提出的要求,迫使许多研究者用經驗統計方法求得一些实用的经驗或半經驗性質的  相似文献   

3.
黃河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泥沙問題是把黄河变害河为利河的一个关鍵問題。黃河泥沙問題包括水源地的冲刷与反冲刷,水庫內的淤积与反淤积,河渠內的冲淤变化及水流挾沙基本性質等問題。研究并解决这些問題,需要做复杂的大量的工作,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領导下,在苏联專家的帮助下,明确了从实际情况出发,以野外測騐与室內試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黄河上开展了一系列的观測工作,累积了一定量的資料,这就为研究解决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性。黄河通过陝县的悬移泥沙多年平均年輸沙量为13.6亿公吨,年平均含沙量为32.2公斤/公方。連同陝县  相似文献   

4.
在“黃河建設”1957年第2期刊載的“人民勝利渠不淤流速問題”一文中,提出了人民勝利渠不淤流速經驗公式:这个公式形式很简单,使用很方便,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些缺点,  相似文献   

5.
都江堰的泥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都江堰是修建在挾带大量推移卵石的岷江中游河上的一項防洪、灌溉、漂木綜合利用大型水利工程。从二千二百多年前建成以来,一直滋潤着富饒的成都平原。在新中国成立后,灌区日益扩大,各項綜合利用效益日益发展。其成功的主要經驗是在工程布局上巧妙地解决了引水防沙中的泥沙問題,并輔以一整套治河淘淤的岁修制度。根据現代水文观測資料及近年天然河道实測卵石推移量和断面冲淤变化,以及河工模型試驗結果,对都江堰河道泥沙运动規律及都江堰各个工程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探討。本文就这个工程的地理环境及兴建历史、工程的巨大效益、工程历久不废的原因和科学研究与灌区发展作一概括介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多沙河流上引水灌溉时,由于渠道坡度較平,流速較低,泥沙在入渠以后,必然会大量停积,妨碍了渠系的正常运轉。例如人民勝利渠引黄济卫,其中东一干渠在1953年9~10月放水僅及19天,即因泥沙落淤,引水量减少將及一半,不得已停水清淤,动用人力6,000名,清出淤泥19,400公方。至于黄河河套各灌  相似文献   

7.
前左实驗站領到的量雨杯容積只有10公厘,在急剧降水或雨量很大分段观測时有很多不便,这样一方面量雨时間太長,影响降水質量,另一方面在观測場内一杯一杯地量,在观讀讀数上誤差較大。为了解决这一問題,我們用兩个旧的小取沙筒并帶筒盖  相似文献   

8.
引言在含沙量較低的季节中进行悬移質測量时,一次所取沙样为量过少,在进行顆粒分析时不能滿足篩分法或沉降法的需要。目前习惯的做法是在同一点上取出较多的沙样,把沙样混合起来进行粒配分析。这样,不但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在断面上測流取沙的时間覊延更久,如果当时水位的升降又此较迅速,所測出的結果的代表性遂成了問題。在这种場合下,栽們可以采用显微鏡放大法来进行顆粒分析,从而避免了取样过多所引起的困难。同样的仪器还常用来观察顆粒的形狀和渾圓度,可以作为泥沙試驗室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用“無因次”法整理資抖的目的: 对于人民勝利渠挾沙能力的研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如相关分析法、圖解法等)來整理資料,但所得結果仍屬于純經驗范疇的。这次我們同样也利用这些方法,并也想用一些無因次組來作成果整理,企图得到一个半經驗半理論無因次的統計公式。二、無因次組选定方法: (1)用尺度分析法。 (2)利用水力学中現有的一些特征数例如: V~2/gR,VR/v……………等。 (3)从現有的經驗公式中去选定一些經常出現的無因次組。在选定工作中無因次組中所包含的水流和泥沙因子要使之滿足于ρ=f(w,i,S,V)函数式,因此在  相似文献   

10.
1.前言由于黄河的水流多泥沙,不論在干流上和支流上修筑水庫,多有泥沙淤積問題。如何能使庫水挾帶一部分泥沙下洩,以減少水庫的泥沙淤積,延長水庫的有效使用期,在各水庫的規划設計工作中,都存在这一問題。利用異重流来排洩一部分泥沙,为有关各方極为重視的問題。異重流形成的因素,运动的过程極为复雜,如能从力学观点作簡單的分析,从而了解其基本性質,就为更進一步研究这一复雜的現象,打下了基礎。本文的目的,在于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簡要地說明異重流的一般性質,而更主要的在于說明排淤問題中洩水孔的位置問題。虽然,理論的分析不能得到精確的解答;但是任何現象,經过理論的分析,就格外明白。  相似文献   

11.
山东引黄灌区,经几十年引水实践,总结出了引水防沙、渠道输沙减淤、沉沙池沉沙、渠、池清淤、浑水灌溉输沙入田等处理和利用泥沙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流体的紊动是側向挾运的媒介几十年來,泥沙的挟运問題已引起水利工程师們的注意,特別是关于河道治理、灌溉及可耕地的保护等。对这問題所進行过的研究,包括室內及野外研究,主要是針对着砂石沿着河床的推移,僅在近几年來,懸移質的研究才漸形突出。然而,当推移質的研究,仍多停留在經驗階段上的时候,流体紊动和泥沙懸浮之間的密切关系,却已使得对河流懸移質的研究走上了更正確的方向。紊动的統計分析中,在横向紊动流速消失其原有性質于周圍流体之前,流体質点被流速中橫向波动挾带的平均横向距离,起着重要的作用;和这个混合長/緊密联系着的,是橫向紊动的絕对平均值V′。由于紊动而造成的混合,使流体質点在其鄰近范圍之間不断的移換,因此,很明顯的,流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引黄泥沙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国安 《中国水利》2000,(10):32-32
经过40余年的引黄灌溉,历史上沿黄两岸留下的沙荒盐碱低洼地,通过引黄放淤改土大都变成了良田。两岸的洼地,也已沉沙基本利用完毕,现在沉沙征地已十分困难,但是每年从黄河引进泥沙仍超过1亿t。这已成为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引黄泥沙处理的主要途径 黄河下游均为无坝引水,由于黄河泥沙多而细,引水必然引沙。大量泥沙入渠,必须妥善处理,走综合处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道路。 1.选择合适的取水口位置 从黄河实测的含沙量沿水深分布来看,水面含沙量小而颗粒细,近河床含沙量大而颗粒粗,泥沙沿水深分布很不均匀。从各种粒径含沙量沿水深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14.
袁光跃  吴卫梁 《水利水电技术》1989,(7):F003-F003,61
本文提出了实行浑水灌溉,输沙至田间这一解决泥沙问题的新途径.(一)布设沉沙池存在的问题从人民胜利渠来看,今后仍以布设沉沙池做为处理入渠泥沙的主要措施,已经不是方向,其原因是:1.无低洼地可寻人民胜利渠开灌36年来,可供沉沙的背河洼地,现在已基本上普淤一遍,经过沉沙池淤改和放淤稻改的面积达6万多亩.过去低洼易涝的不毛之地,现在都已变成高产稳产农田,粮食年亩产都在500kg 左右.因此,要在好地上开辟沉沙池,群众阻力很大.2.沉沙代价高  相似文献   

15.
引黄必引沙,怎样处理利用泥沙是引黄灌区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人民胜利渠灌区从一开始就对泥沙问题十分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灌区在减少引入泥沙和处理利用入渠泥沙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灌区今后发展中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严镜海(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原作者认为細泥沙起动流速較粗沙为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細顆粒间薄膜水的分子压力或粘結力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一論点是正确反映了客观現象。但对細泥沙起动时的粘性作用,特別是薄膜水問題,此較复杂,目前对它的性貭,还不够了解,起动时的水流型态和流速分布等一些問題,还值得商榷。現将一些不同看法,提供大家討論。  相似文献   

17.
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处理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处理的实践来论述引黄灌溉中的泥沙问题,提出浑水灌溉中泥沙处理的办法和措施,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建立后在 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黄灌区、引黄必引沙,泥沙处理的是否得当是引黄灌区成败的关键。四十多年来,灌区人民从工程和管理措施入手,妥善处理泥沙,使灌区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潘庄引黄闸位于齐河县上界,为钢筋混凝土三联九孔涵闸,设计引水流量100秒立米。由于黄河河床逐年淤高,闸底板相对降低,引水灌溉时,黄河底部泥沙往往大量流入渠道。为减少泥沙入渠,潘庄闸管理所在检修门槽下部安装了拦沙板,取得一定的拦沙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引黄渠系一般比较复杂.渠系的泥沙淤积详细模拟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建立引黄灌区渠网泥沙数学模型,对引黄渠系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渠系分水分沙与泥沙淤积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符合良好。利用该模型就引水流量和引水含沙量对渠系泥沙淤积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相关曲线,增加了对渠系泥沙淤积影响因素的认识。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研究引黄渠道的泥沙淤积规律的有效手段,可以应用于沉沙措施、调度运行方式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黄河来水来沙情况、田山提灌站、济平干渠运用条件,对向玉清湖水库补水方案三种运行工况下的沉沙池沉沙、济平干渠挟沙能力及相关控制指标分别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利用南水北调济平干渠补水泥沙含量控制指标,防止补水期间对济平干渠造成泥沙淤积。并经充分论证后,提出补水结束调水冲渠,置换济平干渠内黄河水的处理措施,防止在静水状态下渠内可能产生的落淤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