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IPv6在校园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张五红 《现代计算机》2006,(9):41-45,85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高校走在IPv6网络研究、应用的前沿.本文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结合高校校园网络IPv6的现状和演变过程,提出了IPv6校园网部署的几种方式,并提供了具体的Windows下IPv6配置应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栗用手动配王IPv6-over-IPv4隧道方法,通过一个具体的IPv6/IPv4共存校园网络的部署,以及路由器的端口设置、IP地址分配和各路由器的配置,实现基于隧道原理的IPv6穿越IPv4的透明传输,为IPv4过渡到IPv6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1—2】势在必行。对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网络体系结构的更替进行了研究,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现状和向IPv6演变过程,提出了对校园网进行IPv6改造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1-2]势在必行。对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网络体系结构的更替进行了研究,结合高校校园网络的现状和向IPv6演变过程,提出了对校园网进行IPv6改造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探讨了IPv4向IPv6下一代网络演进过渡的必要性和协议过渡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双栈技术、隧道技术、翻译技术等各种过渡技术的详细介绍,比较各自的优劣及其适用范围。又对IPv4向IPv6过渡的场景和步骤进行分析,阐述了过渡时期策略选择的实时性和复杂性。展望IP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以平滑稳健的IPv4/IPv6过渡技术向下一代网络体系演进。  相似文献   

6.
IPv6过渡技术     
当前,由于互联网规模急剧增长,IPv4 地址枯竭问题日益严重,IPv4 向 IPv6 过渡的问题十分紧迫。然而 IPv6 与 IPv4 不兼容,在 IPv4 向 IPv6 过渡时期,IPv4 与 IPv6 网络共存,带来了 IPv4-IPv6 互联与穿越等基本需求。对此,目前国际上提出了许多过渡方案。这些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网络场景、用户的需求和过渡阶段提出,其技术思想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 IPv6 过渡技术特点以及国际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过渡关键技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从IPv4向IPv6过渡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过渡期间IPv4和IPv6网络需要共存较长时期。该文结合校园网建设的实际工作,简要分析了校园网从IPv4向IPv6过渡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过渡时期校园网部署的设计思路和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IPV6网络发展及应用现状的分析,介绍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研究IPV6技术在校园过渡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IPv6过渡技术综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IPv6融合和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一种新的协议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当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IPv4用户群、FG应用与设备,IPv6的部署不得不考虑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本文介绍了互联网IPv6过渡的技术背景,并分别讨论了三类过渡技术:基于IPv4的IPv6网络互连、IPv4/v6透明互通和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连的过渡技术,对每一类过渡技术中的各个主要过渡技术,详细分析了其工作机制、适用范围安全性以及优点,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过渡技术进行了综合对比.本文针对我国建设大规模纯IPv6骨干网CNGI情况,讨论了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连过渡技术.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过渡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IPv6的国内外现状,并对IPv4和IPv6网络进行介绍,分析了从IPv4至IPv6过渡的3种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因目前IPv4网络地址即将耗尽,校园网中的网络用户日益增多且用户属性愈发复杂,结合IPv4网络至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建立一个在IPv6环境下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11.
对网络从IPv4向IPv6演进的过渡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网络如何采用双栈技术从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问题,从应用角度重点研究了"双栈+NAT+6vPE"混合过渡技术在CMNET网络中的部署和实施,顺利解决了IPv4/IPv6网络共存和互通的问题,保证了现网IPv4业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IPv6是IETF设计用于替换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首先介绍了IPv6的产生背蒂,阐述了IPv6的技术原理、特点及优势,并探讨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最后对IPv6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网络IPv6的技术优势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讨论IPv4到IPv6的过渡,采用6to4隧道中的隧道代理技术,以IPv6环境下的应用为基础,研究程序设计方面的变化.在IPv4和IPv6两种协议中都能够实现C/S应用,平稳地从现有IPv4网络将应用程序移植到IPv6网络.  相似文献   

14.
IPv6环境下网络取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6的应用将对网络取证技术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以分析IPv6协议的基本报文格式、IPSec协议为基础,对IPv6和IPv4进行了对比,提出了IPv6环境下以及在IPv4向IPv6过渡期的网络取证的特点和存在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陈行  陶军  吴强 《计算机科学》2009,36(5):33-35
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是IPv6网络研究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命题之一.在传统的Nat-Pt机制上引入端口映射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混合映射机制的翻译网关Napt-Pt,对于IPv4端节点向IPv6端节点发起的连接采用地址映射机制,反之则采用端口映射机制.这使得翻译网关占用很少的IPv4临时映射地址就能应对大量的网络过渡负载,有效地缓解了网络过渡中的传输瓶颈.实验证明,采用混合映射机制的Napt-Pt翻译网关可以实现网络基本服务的过渡功能,而且对网络传输效率带来的影响非常有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IPv6 因其巨大的地址空间和内嵌的安全机制,已经开始逐步取代 IPv4 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标准网络协议。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 IPv6 相比 IPv4 具有的优势,IPv6 自身的安全机制以及 IPv4 向 IPv6 过渡的主要技术。其次重点探讨了 IPv6 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安全对策,主要针对协议过渡技术,IPv6 协议自身,移动 IPv6 存在的隐患,以及 IPv6 对现有安全体系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建议。最后对 IPv6 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IPv6安全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Pv6作为可控、可信、可扩展的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已经从试验阶段走向实际应用。普遍认为IPv6因有IPSec而比IPv4更安全,但IPv6网络在实际部署中往往没有实施IPSec。IPv6协议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特别是过渡时期和IPv6协议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了IPv6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首先对IPv6网络中的攻击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概述,然后分两部分重点讨论了过渡时期的安全性和IPv6特有的安全性,并给出了一些攻击和漏洞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方案,提出了IPv4/IPv6混合网络中SIP通信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现,解决了混合网络环境下SIP数据传输问题应用层协议与网络层不适配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IPv6协议的基础上,对网络的安全进行研究,首先分析IPv6的特点及IPv4与IPv6之间转换进的方法,其次对于IPv6中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设计了基于IPv6的入侵检测系统,并给出关键模块的流程。本文对于网络安全工程人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