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阳明腑实证患者外周血Thl/Th2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阳明腑实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作为中药组,检测入院时及治疗后3d血浆内毒素(ET),血清干扰素У(IFN-У)、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用IFN-У(IL-4)比值表示Thl/Th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血清IFN-У、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降低,尤以中药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P〈0.05)。Thl/Th2比值升高。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清IFNУ、LI-4及Thl/Th2比值具有调节作用,阳明腑实证患者血清IFN-У、IL-4及Thl/Th2比值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阳明腑实证时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一氧化氮 (NO)的变化情况 ,并观察复方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检测入院时及治疗 5d后血浆ET ,血清TNFα、NO含量的变化 ,并以 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NO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值均 <0 0 1) ,经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降低 (P值均 <0 0 1) ,尤以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可明显降低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及各炎症介质的水平 ,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阳明腑实证是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症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现代医学认为,肠道屏障损伤是阳明腑实证的病理生理基础,其本质可能是肠源性内毒素导致的内毒素血症,发病环节常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互重叠,最终导致休克、脓毒症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随着肠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阳明腑实证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清晰。归纳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阳明腑实证在病理基础方面的联系可为其提供新的科学内涵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及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水平,分析Th1/Th2比值与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GDM孕妇30例为GDM组,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内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两组对象于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的IFN-γ和IL-4水平。比较两组对象的上述实验室指标及IFN-γ/IL-4比值。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组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7.38±9.14)vs.(96.27±10.24)pg/ml](P0.05),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9.09±1.44)vs.(42.38±1.28)pg/ml](P0.05)。GDM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78±0.11)vs.(2.27±1.07)](P0.05)。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Th1/Th2失衡的现象,Th2更加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循环Th1/Th2的影响及其引起Th1/Th2漂移的机制。方法1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CBP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进行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采血检测Th1/Th2,同时检测血液中IL4和IFN-1浓度。结果MODS患者经CBP治疗后,Thl表达逐渐增加,而Th2表达逐渐下降,IFN-γ和IL-4的浓度均下降;Th1/Th2和IFN-γ/IL-4比值随治疗时间的增加升高;Th1/Th2和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结论CBP治疗可能可改善MODS患者的Th1/Th2平衡漂移,可能与改善机体内IFN-γ/IL-4比值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DVT患者66例,按病程分为1~3 d组、4~7 d组、8~15 d组和16~30 d组,观察Th1/Th2相关因子TNF-α、IFN-γ、IL-4、IL-10水平。结果:DVT患者TNF-α、IFN-γ、IL-4、IL-10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3 d组、4~7 d组的IFN-γ/IL-4比值较对照组升高,8~15 d组和16~30 d组IFN-γ/IL-4比值较对照组降低。结论:DVT中存在Th1/Th2的分化失衡,Th1/Th2细胞因子可以作为临床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30名作为发作组,选择30名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缓解组,选择30名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静脉血Th1、Th2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IL-4、IL-10、IFN-γ水平,比较各组患者Th1/Th2及血清IL-4、IL-10、IFN-γ表达变化水平。结果发作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缓解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其可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260±20)g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n=32),后者又分为3 h、12 h、24 h和36 h组,每组8只,观察血浆内毒素和血清淀粉酶及Th1/Th2比值的变化.结果: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升高,使促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Th1/Th2比值持续升高(P<0.01).血浆内毒素和Th1/Th2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血浆内毒素的升高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白癜风稳定期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白癜风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治疗2年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中IFN-γ、IL-2、IL-4、IL-10水平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为97.50%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治疗白癜风稳定期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白癜风稳定期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水平,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6个月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 以接受α干扰素正规治疗的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并用ELISA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最后根据患者不同应答水平及基因型分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应答组治疗前血清IL-2、IFN-γ水平较无应答组高(P<0.05),IL-10水平较无应答组低(P<0.05),IL-4水平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应答组、无应答组IL-2、IFN-γ水平均升高(P<0.01),IL-4、IL-10水平均降低(P<0.01),应答组IL-2、IFN-γ水平平均升高浓度高于无应答组(P<0.05),IL-4、IL-10水平平均降低浓度也高于无应答组(P<0.05);(3)治疗前TNF-α-308G/A基因型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G/G型高(P<0.05),IL-2、IL-4、IL-10水平在两种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 -α-238G/G、G/A基因型患者血清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TNF-α-238G/G、G/A基因型, TNF-α-308G/G、G/A基因型各组间在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平均浓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5)TNF-α-238、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α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有关;(2)干扰素治疗后不同应答水平与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水平有关;(3)TNF-α-308 G/A基因型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高IFN-γ水平有关;(4) 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变化无关;(5)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IL-1 8在内毒素诱导大鼠肝损伤中的变化及中药腑安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内毒素诱导大鼠肝损伤中的变化及中药腑安颗粒防治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向大鼠腹腔内注射O111B4标准大肠杆菌加硫酸钡混悬液,建立实验性腹膜炎内毒素血症的动物模型,诱发大鼠肝损伤。检测血中内毒素(ET)、IL-18、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与腑安治疗组相比较。结果:实验性腹膜炎内毒素血症诱发的肝损伤中,大鼠血浆中内毒素及血清中的ALT含量升高,腑安治疗组中,内毒素及ALT水平均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8显著升高,与ALT水平呈正相关。经腑安颗粒治疗后,可降低血清中IL-18。结论:内毒素诱导肝损伤的程度与血清中IL-18的升高呈正相关,表明IL-18是内毒素诱导肝损伤中的重要诱导因子,中药腑安颗粒保护肝脏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18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在DVT发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复方消栓通脉颗粒调节Th1/Th2亚群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急性DVT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结合组)和西药组,并设3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观察DVT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变化及血浆中TNF-α、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消栓通脉颗粒作用后,结合组TNF-α、IFN-γ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合组IL-4和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结合组治疗后肢围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栓通脉颗粒可以抑制TNF-α、IFN-γ转录,促进IL-4、IL-10表达,升高Th2亚群比例,优势诱导T细胞向Th2亚群偏移,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再通,改善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干预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对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转换的影响。方法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制备的滋养细胞抗原刺激30例URS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实验组A:加重组蛋白CTLA-4Ig(10和1 mg/L)组,实验组B:加CTLA-4抗体(10和1 mg/L)组;对照组:加IgG(10和1 mg/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IA)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和IL-4水平。结果与相应浓度的对照组相比,CTLA-4Ig组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显著降低(P<0.05),IFN-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TLA-4抗体组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FN-γ、IL-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LA-4Ig 10 mg/L组与CTLA-4Ig 1mg/L组比较,IL-4显著升高(P<0.05),IL-2显著降低(P<0.05),IFN-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浓度的对照组及CTLA-4抗体1 mg/L组相比,CTLA-4抗体10 mg/L组IL-4较低,而IFN-γ和IL-2稍高,但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LA-4Ig使URSA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有利于URSA的治疗;而CTLA-4抗体可以上调Th1型细胞因子,下调Th2型细胞因子,不利于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患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接受肝组织病理活检的CHB肝纤维化患者46例,根据纤维化分期分为S0~1期15例,S2~3期20例,S4期11例三组,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频率和单个核细胞(PBMCs)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IFN-γ和IL4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CHB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中的变化。结果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频率的比值、PBMCs中IFN-γ/IL-4mRNA、血清中IFN-γ/IL-4及肝内IFN-γ/IL-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下降(χ2=36.259、40.822、26.321和31.852,P〈0.05)。血清及肝组织中IFN-γ,/IL-4比值与肝纤维分期均呈负相关(r=-0.616和-0.53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IFN-γ/IL4比值是发生显著肝纤维化(S2-4)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OR=5.933,95%CI:1.324~26.586,P=0.02;OR=12.866,95%CI:1.746~94.788,P=0.01;OR=4.755,95%CI:1.034~21.862,P:0.04)。结论CHB患者体内存在Th1/Th2失衡,随着肝纤维化进展,外周血及肝脏内均呈现Th2应答的极化现象,这可能是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5.
Th1/Th2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与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改变与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排斥反应组、免疫耐受组,每组10只.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供心病理学改变,受者脾和心脏中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 mRNA表达水平. 结果免疫耐受组供心存活时间为85.28±7.48天,较排斥反应组的7.33±1.03天显著延长(P<0.01);排斥反应组供心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耐受组供心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排斥反应组Th1细胞因子IL-2、IFN-γ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免疫耐受组减弱;排斥反应组Th2细胞因子IL-4、IL-10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免疫耐受组增强. 结论 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在移植耐受中起重要作用,Th1向Th2偏离是移植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发病机制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防治MODS的依据。方法采用2次打击法建立猪MODS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含量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脾脏IFN-γ、IL-4mRNA水平及辅助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mRNA的含量变化。结果HVHF组MODS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MODS组88.9%(P〈0.01);血清IFN-γ和IL-4浓度显著低于MODS组(P〈0.05),处死前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MODS组(P〈0.01);脾脏IFN-γ和IL-4 mRNA表达量较MODS组明显下降(P〈0.05),IFN-γ/IL-4 mRNA比值明显高于MODS组(P〈0.05);脾脏GATA3mRNA表达量低于MODS组(P〈0.01),T—bet 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et/GATA3比值显著高于MODS组(P〈0.01)。结论Th1向Th2漂移可能是MODS发生的本质原因之一,HVH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止Th1向Th2漂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分析Th1/Th2失衡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选取2013—2015年AITD患者55例,其中Graves病(GD)28例,桥本甲状腺炎(HT)2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TNF、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0水平。结果显示,GD组的FT3、FT4、TT3、TT4显著高于HT组,TSH显著低于HT组(P0.05)。GD组的TGAb、TPOAb显著低于HT组,TRAb显著高于HT组(P0.05)。GD组的IL-2、TNF、IFN-γ显著低于HT组,IL-4、IL-5、IL-10显著高于HT组(P0.05)。GD中,IL-4、IL-5、IL-10和TRAb呈正相关(P0.05);HT中,IL-2、TNF、IFN-γ和TGAb、TPOAb呈正相关,IL-4、IL-5和TGAb、TPOAb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HT患者Th1细胞免疫占优势,GD患者Th2细胞免疫占优势,对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中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离的方向。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Graves病患者,2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以IFN—γ/IL-4作为反映Th1/Th2细胞因子的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IFN-γ无明显变化(P〉0.05),IL-4明显下降(P〈0.01),而IFN—γ/IL-4比值升高(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中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显现Th2细胞因子低下型,而Th1/Th2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于Th1/Th2细胞平衡前泌通片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前泌通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余各组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建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给予前列通瘀胶囊混悬液灌胃,前泌通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前泌通混悬液灌胃,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末次给药后24h,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IFN-γ和IL-4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前泌通片高中剂量组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前泌通片高剂量组IFN-γ和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前泌通片中低剂量组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前泌通片高中低剂量组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前泌通片可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组织炎症和下调IFN-γ、IL-4含量,上调IFN-γ/IL-4比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对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5~65岁,BMI30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N组)。气管插管即刻E组静注0.5mg/kg艾司洛尔,随后30μg·kg-1·min-1泵注至术毕,N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于诱导前即刻(T0)、切皮后1h(T1)、术毕即刻(T2)和术后1h(T3)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以ELISA法测定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计算IFN-γ/IL-4值,并观察HR、MAP的变化。结果 T2、T3时N组患者血清IL-6和IL-4浓度明显高于,IFN-γ/IL-4明显低于T0时和E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HR、MAP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洛尔使Th1/Th2平衡向Th1偏移,对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