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林  江永华 《现代养生》2014,(22):195-195
目的:探讨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术区早期护理及干预措施,总结出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术区的早期护理成功经验。方法:抽取吉林省某医院2010年5月到2012年9月的64例进行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手术的患者,对其受伤方式和护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抽选出的64例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手术的患者中,致伤原因:电锯致伤13例;压砸致伤20例;机器绞伤8例;撕裂致伤9例;爆炸致伤14例,经过良好的术前护理及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手术的处理,受伤患部已全部治愈,移植再造手术后再造指成活率为100%。结论:医学临床中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手术的成功除了因为医院具备高超的外科显微手术设备和医生的专业技术以外,与精心的术前护理和术后严密观察也是密不可分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对供受区的术前术后护理,都是使得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专业的术前护理,不但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前的身体状态达到最好的程度,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故专业的术前护理可谓是前足部组织(脚部)移植手术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人群特征,评价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为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统一调查问卷,了解2005~2007年就诊者动物致伤情况,对疫苗免疫后抗体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调查8825人,男4672人、女4153人;致伤动物以犬为主(5937例)占67.28%,猫(2035例)占23.06%,鼠伤(730例)占8.27%,其他动物致伤(123例)占1.40%;受伤程度,Ⅲ度伤(4714例)占53.42%,Ⅱ度伤(3844例)占43.56%,Ⅰ度伤(267例)占3.02%;受伤部位,一处伤(7239例)占82.03%,多处伤(1586例)占17.97%;伤后自行处理伤口者(930例)占10.54%;伤者在伤后24h内进行狂苗接种的7957人占90.16%;其中863例致伤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30%;流行病学追踪结果,狂犬病发病率均为0。结论汉阳区动物致伤者以犬和猫致伤为主,应加强犬和猫管理,按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干预狂犬病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患者足部皮肤严重毁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VSD引流术治疗足部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20例,术后加强对VSD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0例创面经VSD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了有效的引流,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市工业的迅速发展,断指伤越来越多,我院自 2003年来断指手术42例,其中2例坏死,40例再植成功,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男36例,女7例,均为青年。致伤原因:切割伤30例,绞伤9例,挤压伤1例,旋转撕脱伤2例。受伤时间在1小时~8小时就诊。  相似文献   

5.
班荣曼 《药物与人》2014,(8):202-202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修复前臂毁损伤的护理措施及观察要点方法:对50例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修复前臂毁损伤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如心理护理,外固定架的护理,VSD引流管的护理,皮瓣移植术后的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措施。结果50例中49例皮瓣全部存活(98%),皮瓣部分坏死1例(2%)。结论:前臂毁损伤情复杂,修复难度大,运用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修复,可以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蒙 《时尚育儿》2016,(2):37-37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眼外伤致眼球摘除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2)两组对护理满意度度。结果:(1)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吉晖晖 《现代保健》2012,(10):50-5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手术85例。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合理配合,认真规范术前访视制度。掌握手术步骤,术前充分准备器械、物品。结果:此类手术时间平均4h,出血量200-300ml。平均住院时间为2~3周,均无手术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中有效地配合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高质量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患者行X线检查,并予以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检查可见30例患者足部41处骨折,10例患者X线片检查未见骨折,诊断准确率75.0%(30/40)。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39例患者共有48处足部骨折,1例患者高度怀疑骨折,但CT检查未见骨折,诊断准确度为97.5%(39/40),16排螺旋CT扫描和图像重建诊断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准确度高于X线片准确度(P<0.05)。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可清晰观察到足部挤压伤部位骨块的空间解剖结构,更直观地展现整复模型,结合二维成像可更方便、准确地诊断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术前、术后护理,以期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刃器致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除一例因合并肺粟粒性结核转入肺科医院继续治疗结核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对症处理,术后对呼吸道及各种引流管道的精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2例多角形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22例患者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心理护理及供受区皮肤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再造手指微循环变化的观察,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2例25指,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顺利成活。结论:显微手指再造术后护理相当重要,发现问题不及时、护理处理不当可导致再造手指失败,术后恢复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对促进功能恢复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肺移植术后病人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索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肺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评估术前PNI能否做为肺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3例行肺移植手术早期预后良好病人(30 d存活)和69例行肺移植手术早期预后不良病人(30 d未存活)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3d内的化验结果计算术前PNI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出预测早期存活的截断值为39.38,进一步分为低PNI组(PNI <39.38)和高PNI组(PNI≥39.38)。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前PNI和其它观察指标对预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高低PNI组肺移植术后病人在术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有无、术后ECMO的应用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分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根据术后30 d存活情况分组比较,在术前血红蛋白、术前CRP、术前PNI、术后PCT、术后房颤的有无、术后ECMO的应用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PGD的分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2.
辛兰 《药物与人》2014,(4):171-172
目的:总结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显效62例,好转2例,显效率96.88%。FEV1护理前(2.73±0.12)L/S,护理后(3.74±0.25)L/S;FEV1/FVC治疗前(63.46%±8.69%),治疗后(87.68%±8.79%)。护理前后之间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基本状况及其分布特征,为道路交通伤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南宁某综合医院2006-2008年道路交通伤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三年间调查该院交通伤害住院患者2 042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38∶1,人群分布以15-4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发生交通伤害地点以乡镇交通区最多(50.54%)。交通伤害最易损伤部位是头部(59.75%),事故情况以正面相撞比重最大(27.28%)。交通伤害致伤原因以步行时受伤所占比例最大(38.98%),其中步行受伤的住院病例中女性(44.85%)高于男性(3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1);因摩托车受伤入院的男性比例(29.76%)高于女性(1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及其生活质量。防治道路交通伤害的战略应着眼于改善乡镇交通区的交通管理,提高院前护理、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提高其诊断、手术及并发症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一般资料、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合并伤、诊疗经过与预后,并按损伤严重程度分组,采用x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轻、重度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轻度胰腺损伤32例、重度胰腺损伤26例。交通意外为最常见的致伤原因(75.9%),合并伤50例(86.3%),CT诊断符合率44.0%;1例非手术治疗,57例于伤后2~36小时内剖腹手术。术后23例(40.4%)发生并发症,胰瘘为最常见并发症(26.3%)。治愈53例,死亡5例(8.6%)。结论:闭合性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小儿烧伤发生规律、特点,以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278例1天至12岁小儿烧伤患者的好发年龄、致伤因素、致伤程度、烧伤部位、好发月份及患儿家庭等情况。结果:1278例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比例为46.5%,男806例,女472例,年龄以1~3岁发生率最高(52.0%);致伤原因主要是热液(84.2%);多为中度(48.4%)、轻度(42.1%);烧伤部位以躯干居多(64.7%);5~10月发生率最高;烧伤后入院前多未作任何处理(61.5%);得到合理处理仅占14.5%;城市人口占27.1%;农村人口占72.9%。结论:小儿烧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和照顾不周所致,重在预防,尤其是农村1~3岁小儿;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并对热源的妥善管理,了解伤后简单、正确的处理,是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发生、伤情加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建筑工人眼外伤原因及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因建筑施工致眼外伤建筑工人(121只眼)的全部资料,分析眼外伤类型、致伤原因、伤后救治情况对视力的影响.结果 107例受伤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8.7:1,年龄18~59岁.107例患者中机械性外伤94例,占全部患者的87.9%(94/107);非机械性外伤3例,占12.1%(13/107).其中穿通伤23例,占全部患者的21.5%(23/107);挫伤20例,占18.7%(20/107);破裂伤21例,占19.6%(21/107);眼球内异物伤22例,占20.6%(22/107);爆炸伤8例,占7.5%(8/107);化学伤6例,占5.6%(6/107);热烧伤4例,占3.7%(4/107);光损伤3例,占2.8%(3/107).受伤后6 h内就医者83例(90只眼),治疗后视力提高67只眼,视力提高率为74.4%(67/90);6 h后就医者24例(31只眼),治疗后视力提高15只眼,视力提高率为48.4%(15/90);6 h内就医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6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29只眼)受伤者立即行伤后自救,治疗后视力提高24只眼,视力提高率为82.8%(24/29);84例(92只眼)受伤者未行伤后自救,治疗后视力提高58只眼,视力提高率为63.1%(58/92),伤后自救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未行伤后自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性因素是建筑工人眼外伤的主要原因,眼外伤后及时进行必要的救治对于视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术前、术后护理,以期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刃器致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除一例因合并肺粟粒性结核转入肺科医院继续治疗结核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对症处理,术后对呼吸道及各种引流管道的精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戈振华 《工企医刊》1999,12(3):35-35
近几年我院收治外伤性前房出血43例共45只眼,采用立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9岁~56岁,平均32岁;外伤原因:爆炸伤21例,其中煤矿井下放炮采煤致伤11例13只眼,上山采石放炮致伤6例,爆竹炸伤4例;拳足重击致伤12例;棒、球、塑料枪弹致伤10例。全组病例中除2例因放炮致伤双眼外,其余均为单眼受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采用Ⅱ期手术进行耳再造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患者生理心理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慌等各种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术后心理、生理方面均恢复良好。结论:有效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方法对27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应用体外循环(ONCABG)63例,非体外循环(OPCABG)20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6例,室壁瘤15例;多支病变188例,二支病变61,左主干病变21例:合并糖尿病86例,高血压91例,瓣膜病32例,均于术中同期手术处理。结果手术平均每例搭桥3.16支,术后需用IABP支持治疗8例,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早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高龄、多支病变、陈旧心梗并发症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