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为分析高炉炉缸异常侵蚀条件下调整风口直径后的鼓风参数分布,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热风管道及各风口的压力、速度、体积流率及鼓风动能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相同风口直径分布条件下,鼓风参数并不完全相同,随着热风向三岔口对向流动,体积流率和鼓风动能整体逐渐增大;对炉缸异常侵蚀的风口,缩小风口直径,风速增加,体积流率降低,鼓风动能降低,符合保护炉缸、抑制侵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是关于高炉炉缸的供风装置. 高炉炉缸的供风装置,是靠提高炉缸工作强度确保提高高炉生产率及降低焦比的.此装置的供风风口安装在大套内,在炉缸中与水平面成9-15度角向下倾斜. 该结构的缺点是,风口向下倾斜时不能保证风口间不活跃区的面积缩小.同时人们还知道有另一种由安装在大套内并且与炉缸半径呈15度锐角的平面内相切布置的风口所组成的炉缸供风装置. 该装置的缺点是,在风口间不活跃区的面积缩减时也缩小了氧化区向炉缸中心的扩展. 随着鼓风气流与炉缸半径的偏角扩大,  相似文献   

3.
对广钢4^#高炉炉缸堆积的原因、征兆和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介绍了广钢通过调整风口布局和洗炉等措施减少风口破损,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消除炉缸堆积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高炉炉缸径向焦炭碱金属变化及其对焦炭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风口焦炭取样机取得了整个高炉炉缸半径上的焦炭样品。分析了炉缸径向不同位置、不同粒径的焦炭的碱金属含量,得出:炉缸径向同一位置风口焦炭粒度由小至大的碱金属含量是升高趋势,且同一风口焦炭粒级,由炉缸边缘至中心,碱金属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炉缸焦炭、入炉焦炭光学组织及碱金属的对比分析,得出:入炉焦炭中的各向同性的组成相比于各向异性的组成在高炉内具有较强的抗碳溶损能力;迁钢1号高炉炉缸径向风口焦炭中各向同性的比例与其碱金属含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包钢Ф130斜风口及贯流式加长斜风口的设计、研制及工业试验。包钢Ф130斜风口及贯流式加长斜风口在高炉上使用后,对炉役后期的炉缸初始煤气流合理分布,延长高炉寿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1#高炉炉缸冻结形成的原因及处理过程,认为控制合适的操作参数,准确加入休风料,是高炉复风顺利的关键。在炉缸冻结处理过程,掌握好捅风口时机,对减少风口烧损加快恢复进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斜风口安装方式的变化,得到力偶风口,它既保留了斜风口的优点,又由于力偶作用,可使炉缸口作均匀活跃,中心开放,改善煤气的利用,取得了炉况顺行,增铁节焦的效果,并且安装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朱聂胜  曹养斋 《炼铁》2020,39(1):51-53
重钢1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上涨明显,呈现比较快速的典型象脚状侵蚀。炉缸侵蚀的原因主要是风口频繁烧坏后带水作业时间长,原燃料碱金属、Zn负荷重,焦炭质量波动大。通过采取钛矿护炉、堵风口控制冶炼强度、加长风口长度和缩小风口直径、加强炉缸冷却、改善原燃料质量等综合护炉措施,使炉缸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保持了护炉状态下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9.
包钢高炉贯流式斜风口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国萍  刘海永  赵河 《炼铁》2001,20(4):40-42
包钢高炉从1988年全面推广使用贯流式风口以来,风口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大大降低了因风口频繁破损给高炉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炉容的扩大,炉缸加深,活跃炉缸比较困难,使用斜风口显得非常重要。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资金,结合包钢的具  相似文献   

10.
孙力 《山西冶金》2023,(2):128-129+199
达钢5号高炉炉缸冻结,出现气流分布不均、长期炉况失常问题,甚至严重到需要非均匀性调节风口,针对此情况,对高炉进行了非均匀调节风口恢复炉况实践。恢复过程中,炉缸冻结不具备正常休风条件,通过坚持中心、边缘两道气流,保证高炉顺行,然后逐步开风口加风,待炉缸运行状态逐步好转,炉缸活跃程度具备正常休风条件后,休风非均匀性调节风口;复风过程中,坚持中心、边缘两道气流,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待达到一定强度以后运行一段时间,观察下部非均匀性风口调节是否适合高炉生产需要,再逐步进行上部调节,使高炉实现高强度、长周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1.
高炉风口喂钛线是维护炉缸局部侵蚀部位的措施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喂钛线后炉缸铁水中钛化物的迁移规律,讨论了喂入位置对护炉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喂入位置条件下,钛化物的迁移路径和分布相差很大.当风口喂入位置距铁口较远时,钛化物在炉缸侧壁、炉缸底面上均有分布,有利于维护对应位置的炉缸侧壁、炉底侵蚀区域;喂线位置距铁口较近时,可维护炉缸侧壁区域,较难保护炉底部位.由此可见,应综合考虑侵蚀部位、铁口位置特点,选择最佳喂线护炉位置.模拟结果为生产实践所验证,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作为选择护炉方式、优化喂线位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武钢8号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进行总结,根据武钢现役高炉的设计和生产经验,对现役高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对8号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攀钢钒新3号高炉检修后开炉采用快速烘炉、炉底多点立体点火、快速转换装料制度、快速扩大进风面积等技术,点火开炉后加风顺利,炉缸活跃。通过制定科学的开炉方案,保留烘炉导管开炉,加风口圈调整进风面积,优化料制,合理控制边缘和中心气流等措施,确保高炉快速达产,高炉利用系数3天达到2.015t/(m3·d)。此次实践是目前国内外2000m3级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开炉中最成功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李洋龙  程树森  陈川 《钢铁》2015,50(6):26-34
 合理调整风口对大型高炉吹透中心、活跃炉缸十分重要。目前,实际操作常常认为增加风口长度、增加风口回旋区深度、缩小风口面积能提高风速,进而提高鼓风动能,以利于吹透中心。建立了调整风口参数的数学模型,并以某厂3 200 m3高炉为例,给出了在总风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个风口长度、减小1个风口面积以及多个风口尺寸调整时,各风口风量、风速和鼓风动能的变化。发现增加部分风口的长度时,对应风口风量、风速、鼓风动能降低。缩小少数风口的面积,会降低对应风口的风量;只有在缩小多数风口的面积时,已调整的风口风速和鼓风动能才可能提高,而未调整的风口风量、风速和鼓风动能提高幅度更大。根据该数学模型,定量化给出该高炉调整风口的相关参数,可用于调整炉缸煤气流的均匀性,维持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5.
周成林  吕春龙 《中国冶金》2021,31(11):49-53
通过对水钢 2 500 m3高炉炉缸堆积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炉缸堆积治理过程进行总结,在优化装料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开放中心和稳定边缘煤气流、增加中心焦比例、缩小中心焦角、加组焦、提炉温、堵风口、改用长风口以及用锰矿和萤石洗炉等措施,使高炉生产逐步恢复正常,技术经济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6.
高树芬  王红霞  贾西明 《包钢科技》2009,35(4):48-50,66
文章通过炉前风口焦取样分析,直观地确定了风口回旋区长度、以及喷吹煤粉燃烧率,对包钢高炉炉缸活性度研究以及提高煤粉的喷吹量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凌钢3号高炉风口喂线护炉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风口喂线、加强对炉缸温度的监测、配加钒钛矿、控制冶炼强度等护炉措施,可以延长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8.
周小辉 《山东冶金》2014,(1):28-30,33
通过风口取样,对莱钢1#1 080 m3高炉风口区域焦炭、碱金属以及炉渣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炉结瘤操作时,高炉风口区焦炭粉化严重,死料柱的透气性与透液性差,风口焦炭碱金属含量增加;高炉炸瘤后,随着喷吹煤比的增加,风口焦平均粒度有减小趋势;风口焦样粒度沿高炉径向向炉缸中心减小;风口边缘渣碱度比靠近中心渣碱度低。  相似文献   

19.
高炉炉缸安全是高炉长寿的主要限制环节,首钢股份公司环保限产期间对2号高炉进行了在不切割炉壳情况下的炉缸保护性清理和浇注修复施工。在此期间对高炉炉缸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了首钢股份公司 2 号高炉风口以下炉缸渣皮、风口区域、出铁口前泥包的状态和炉底陶瓷垫的侵蚀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及炉缸中钛和锌元素的物相。研究发现炉底陶瓷垫未形成锅底状侵蚀,越是靠近炉墙位置,陶瓷垫侵蚀越严重,说明了炉缸活跃度不够。而象脚区炭砖侵蚀主要是受铁、钾和硫等元素的渗透侵蚀;炉底象脚区域发现大量古铜色碳氮化钛沉积物,沉积物呈带状分布;破损炉缸中发现的大量ZnO富集物是黄绿色而非传统的白色。此次破损调研为后期炉缸浇注、高炉操作以及今后的炉缸设计提供现实可靠的依据,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