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切开后极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肺部感染,若不及时发现,瘘口一旦形成则修复困难,不但延缓患者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发生率为5%。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患者共2例,本文探讨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最佳预防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吹氧联合冲洗法应用于可冲洗气管套管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应用可冲洗气管套管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先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气管套管气囊上缘侧管,保留15s吸出,反复数次,直至冲洗液变清,再从侧管吹氧15min/次;对照组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两组均干预1次/4h。结果置管第3天观察组、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第7天观察组、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6%、26.0%,置管第14天观察组、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1.2%、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吹氧联合气管套管气囊上冲洗法可有效降低可冲洗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后给呼吸道管理带来了方便,但气管切开套管口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和误吸的危险。2002年6月以来,我们自制了一种气管套管外口保护罩应用于171例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我们收治了一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患者因车祸导致头面部损伤,ct提示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右侧额部硬膜外血肿,广泛复杂颌面部骨折.该患者在当地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及气管切开术后转入我科.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源自颌面部,脓液沿口鼻一直流至咽喉及声门下,到气管套管气囊上部,最后充满整个声门下腔,从气管切开皮肤口溢出.我们虽及时从口鼻等处反复吸引,给予大剂量敏感抗生素,但感染始终无法控制.继而患者出现严重高热,血象直线上升,我们被迫从气管切开处在气管套管上放置了一根带有侧孔的细管,给予持续吸引.  相似文献   

5.
<正>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控制气管切开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患者的自理能力差,抵抗力下降,气管套管保留时间长,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我们2008-01~2010-08对162例气管切开术后  相似文献   

6.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气管切开术后需更换套管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法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改进组利_用气管导管为导芯.将气管导管插入原气管切开套管腔内10~15 cm,一手固定气管导管,另一手沿气管导管迅速拔出原气管切开套管,将新的气管切开套管顺气管导管送入气管腔内,拔出气管导管,新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充气、固定.结果 改进组一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局部出血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提高一次换管成功率,缩短换管时间,减少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局部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除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因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外,49例(占81%)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5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叩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和加温作用,因此,要不断地为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进行湿化雾化治疗[1]。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笔者自制系带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应用于22例气管切开湿化气道患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气管套管应用体会(附5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管切开是一常用手术,适应症广泛。由于呼吸机的使用,提高了对多种疾病的抢救能力。一次性带气囊的气管套管,也在气管切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犤1犦。本文总结了近5年56例患者应用此类套管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价值作一番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56例患者,男性35名,女性21名;年龄13~74岁,平均46.4岁。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呼吸衰竭8例,颅脑外伤16例,烧伤4例。所有病人正规气管切开术,一次性套管选用6.5~8.0mmID的套管,气管切开后没有拔管即死亡或自动出院失访者排除在外。气…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后,患者有时用力咳嗽,导致痰液由气管套管喷出、溅在床单上;患者感觉不舒适,需频繁更换床单,这不仅增加护士工作量,而且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鉴此,笔者于2008年7月始,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多功能卫生垫用于保护床单位,经临床应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往往是特重度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气管切开后引起严重出血并发症者已有报道[1,2 ]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1993年 1997年 ,本科先后遇到 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大出血 ,造成死亡 ,现将教训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病例 1,男 ,48岁 ,液化气烧伤 ,10 0 %TBSA(Ⅲ度 94% )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伤后 2h行气管切开置金属套管 ,无气囊。伤后 3d患者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因接呼吸机需要 ,在更换带气囊气管套管时 ,气管切开处突然有大量鲜血涌出 ,导致窒息 ,呼吸、循环骤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感染措施。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46例,其中行气管切开61例做为研究组,未行气管切开185例做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组肺部感染情况比较,研究组肺部感染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是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应针对发病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SBI)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病死率约为30%~50%[1],在度过危险期后,并发呼吸道感染是SBI死亡的重要原因。我科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12月我科共收治69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男52例,女17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6±10)岁。Glasgow昏迷评分(GCS)3~5分18例,6~8分51例。CT证实为原发性脑干损伤9例,高度脑挫裂伤28例,巨大硬膜外血肿>70ml以上15例,对冲性脑挫伤合并颅底骨折8例。对照组35例,留置气管套管时间6~32d,平均置管时间14.7d;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安全、有效的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后48h内须更换气管切开套管ICU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31例。A组采用气管切开套管内置导管法,B组采用传统方法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前后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误入假道发生情况。结果A组操作前后心率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操作后心率上升、SpO2下降,与操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A组操作时间为(50.5±4.2)s,比B组的(84.9±5.3)s明显缩短(P〈0.05);A组术中出血量〉3ml及误人假道发生例数(2、0例)明显少于B组(15、5例)(P〈0.01或〈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48h内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患者,采用套管内置导管法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气管切开术后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用自制的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衬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其他护理措施一致.结果 两组皮肤损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自制的气管外套管固定带有效防止了颈部皮肤的损害,避免了感染,患者感觉舒适,操作简便,耗材低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2006年5月~2013年5月对65例危重病患者施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气管前壁造口,扩张钳逐步扩张,导丝引导下放入气管切开套管.结果 6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45 min,(19.7±6.9) min.术中出血量〈10 ml.65例术后气管切开套管处皮肤一直保持清洁,未发现窦道及周围软组织感染.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后31例随访12个月,无气管狭窄、发音异常等并发症出现,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于ICU中的危重患者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坐位与侧卧位的排痰效果。方法将12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予多功能监护,气管套管内吸氧4 L/min,3%氯化钠雾化吸入。予胸背部联合叩击后观察组患者取坐位进行有效咳嗽或诱发咳嗽,对照组取侧卧位进行有效咳嗽或诱发咳嗽,收集排痰液。结果实施体位排痰后1~7 d观察组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第7天肺部听诊分值及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坐位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优于侧卧位。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痰痂形成阻塞气道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52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可能并发痰阻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室内空气湿度偏低、气管切开常规护理措施不能及时落实到位、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采取增加室内湿度、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吸痰、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等护理对策。结果52例气管切开患者无1例因痰痂阻塞气道而被迫拔管。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