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刺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曹金梅  范军铭 《中国针灸》1997,17(10):627-628
针刺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曹金梅,范军铭,赵京伟(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450004)主题词糖尿病,神经病变/针灸疗法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目前由于降糖药物和抗生素的应用,其死亡率最高的两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感染已明显减少,而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刘国真  陈明辉 《中国针灸》1999,19(5):261-264
将4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组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为治则,进行临床与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周围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并提示,针刺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针灸调节IL2-IFN-NKC免疫网络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针灸对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自然杀伤细胞(NKC)及互L-2-IFN-NKC免疫调节网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表明针灸对IL-2-IFN-NKC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是其防治疾病的重要机理之一,显示了针灸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九虫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九虫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ip链脲佐菌素进行糖尿病造模,采用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九虫丹各剂量组及对照药对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九虫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九虫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筋脉通治疗糖尿病同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检测28名健康人和66例DN患者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红细胞山梨醇等指标的变化。并随机将66例DN患者分为筋脉通治疗组和金匮肾气治疗组观察其对RBC-AR活性,RBC-S浓度,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拓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拓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思路祁宝玉廖岩松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人民大学校医院收稿:1997-10-05;修回:1997-12-01近年来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渐增高,兼以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7.
AT-2治疗中晚期肝癌病例对照研究宁德地区第二医院(352100)马永源,宋彬,李峰主题词肝肿瘤/中医药疗法,中成药/治疗应用,@消益肝片/治疗应用为了进一步客观评价AT-2(消益肝片,福州中药厂生产)的临床价值,我们将单用AT-2治疗原发性肝癌(H...  相似文献   

8.
9.
华传金  张志远  徐远 《新中医》2007,39(4):85-86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感觉障碍,一般是对称的,从足趾开始,随病程进展而发展至足及小腿,常伴自主神经病变和足溃疡。上肢病变一般较晚累及,末梢运动障碍往往较轻。笔者根据辨证论治,运用验方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北中医》2021,43(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以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元损伤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现代医学主要从改善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障碍、营养神经及外科手术等方面予以治疗。中医学则应用中药汤剂、中成药、单味中药、针灸、穴位给药及中医物理疗法等多种手段,采用单独或联合应用的方式,温通经络,舒筋活络,多方面、多角度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通过对DPN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染料木素抗大鼠心肌肥厚作用及其与ATPase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0.2 g·L-1的iso 5 mL·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染料木素、二甲基亚砜或NS,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称体重,麻醉,取心脏,称全心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模型组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3.30±0.24),(2.55±0.14)mg·k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为(1.81±0.25),(1.00±0.22)U·m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性显著降低(P<0.01);Hyp含量为(0.80±0.05)mg·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0.3,0.1μmol.kg-1)全心质量指数分别为(2.83±0.22),(2.97±0.19)mg·kg-1;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2±0.16),(2.34±0.13)mg·kg-1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心肌组织Na+-K+-ATPase(2.58±0.40)U·mg-1及Ca2+-Mg2+-ATPase(1.35±0.22)U·mg-1活性升高(P<0.01或P<0.05),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心肌组织Hyp含量分别为(0.48±0.11),(0.57±0.14)mg·g-1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染料木素可通过提高Na+-K+-ATPase及Ca2+-Mg2+-ATPase的活性,降低Hyp含量,从而抑制心脏纤维化,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食管黏膜血浆细胞能量代谢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全方组)、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去苦降组、去甘升组、去升降相因组和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9组行"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造模。治疗14 d后,即造模后第22天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实验后各模型组大鼠ATP酶活性低于正常组;全方组、西药组酶活性较好,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苦降组及去甘升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与全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旋覆代赭汤全方组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改善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学病变,且作用优于各拆方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RE食管黏膜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组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及西药对照组(奥美拉唑10 mg·kg-1+2 mg·kg-1莫沙必利),每组16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胃及十二指肠液混合RE模型。从术后第3天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旋覆代赭汤高、中、低剂量、西药(奥美拉唑10 mg·kg-1+莫沙必利2 mg·kg-1)灌胃,连续7天,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于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大体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化学法检测食管黏膜组织Na+-K+-ATP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食管黏膜肉眼及镜下病理改变明显,评分增高(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西药组肉眼及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能明显提高RE大鼠食管黏膜细胞膜Na+-K+-ATP 酶及Ca2+-Mg2+-ATP酶活性, 从而保持食管黏膜细胞完整性,减轻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4.
桂竹糖芥强心苷G对Na+,K+-ATP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丹  季宇彬  马瑛  乔国芬  孔琪 《中草药》1999,30(10):758-760
对照哇巴因观察糖芥强心苷G对大鼠心肌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糖芥苷G体外显著抑制心肌Na^+、K^+-ATP酶,并呈浓度依赖性,而ATP对糖芥苷G的作用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穴位对实验性脑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缺血模型,以脑组织Ca^2+、Na^ 、K^ 含量为指标,比较电针近脑部的百会、人中穴和远脑部的环跳、昆仑穴对脑缺血的影响。结果 两组穴位对脑组织中异常升高的Ca^2 、N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两组之间无差别。结论 头部穴位组和肢体部穴位组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组之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6.
CD_4~+CD_(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年龄及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的原则,将临床观察对象入选分为正常组(n=32)、单纯湿热组(n=18)、非湿热型UC组(n=29)及湿热型UC组(n=16)共4组;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10)、单纯湿热组(n=10)、非湿热型UC组(n=10)及湿热型UC组(n=10)共4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模型,再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湿热型UC模型,非湿热型UC组单独用TNBS法。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以上各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CD4+CD2+9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单纯湿热组、非湿热型UC组和湿热型UC组患者和大鼠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湿热型UC组表达最高。结论:CD4+CD2+9T细胞在湿热型UC患者和大鼠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湿热型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狼疮方对体外扩增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小鼠CD4+CD2+5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表达情况;用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来进行刺激,体外扩增小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用CFSE法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刺激后,在TGF-β1和IL-2存在的环境中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高表达Foxp3。与此同时,经狼疮方处理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扩增后数量增加133.3±18.9倍,未经狼疮方处理的对照细胞数量增加104.7±10.8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分离的CD4+CD2+5T细胞和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皆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分别为32.1±4.8,33.1±4.9,30.1±3.8,32.9±4.2。结论:狼疮方有助于提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效率,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Foxp3,具有体外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8.
汲晨锋  肖凤  季宇彬 《中草药》2008,39(12):1842-1844
目的考察青龙衣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Ca2 ,Mg2 -ATP酶活性及[Ca2 ]i的影响。方法青龙衣多糖对S180小鼠ip给药7 d,比色法结合试剂盒测定S180小鼠红细胞膜Ca2 ,Mg2 -ATP酶的活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Fluo-3/AM荧光探针测定红细胞内[Ca2 ]i。结果青龙衣多糖能提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Ca2 ,Mg2 -ATP酶活性(P<0.05);降低S180小鼠红细胞[Ca2 ]i(P<0.05),并且青龙衣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以高剂量组的作用最佳(P<0.01)。结论青龙衣多糖通过提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Ca2 ,Mg2 -ATP酶的活性,排除离子跨膜转运障碍,稳定其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有利于维持细胞内Ca2 的正常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狼疮静颗粒对BXSB狼疮性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结果:雄性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加速,中药狼疮静颗粒可明显抑制BXSB小鼠脾脏CD4^+T、CD19^+B细胞凋亡率。结论:中药狼疮静颗粒通过抑制T、B淋巴细胞过度凋亡,可能阻抑了过量核酸抗原释放,从而抑制了B细胞的异常增生活化,使自身抗体产生减少而达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总甙对大鼠心、脑微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照人参总甙(Gin)观察绞股蓝总甙(Gyp)对大鼠心、脑微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yp体外显著抑制心、脑Na,K-ATP酶,并具浓度依赖性。其IC50分别为58.79±8.05,52.07±6.25mg/L。提示Gyp的强心、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对Na,K-ATP酶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