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造影在淋巴水肿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淋巴水肿动态显影示踪的文献,总结ICG造影在淋巴水肿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结果 ICG造影是目前诊断淋巴水肿金标准,能对水肿严重程度分级,指导手术切口及方式的选择、术中术者的操作,还能观察皮下1.5 cm以内的淋巴管回流及再生情况,判断相关预后。结论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ICG造影用于淋巴水肿的诊治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及价值,但也存在显影速度较慢及深部淋巴管(结)难以显影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联合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2000年1月1日~2021年5月15日已公开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有关ICG联合MB在早期乳腺癌SLNB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病人检出率(identification rate, IR)、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FNR)、特异度、准确度的差异。借助Egger检验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结果 本次荟萃分析共计纳入21篇文献(4 813例病人),结果显示,对比单用MB,ICG联合MB的IR(OR=7.19,CI=5.23~9.87,P<0.001)、特异度(OR=4.18,95%CI=1.78~9.83,P<0.001)及准确度(OR=4.60,95%CI=2.10~1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美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吲哚菁绿联合美蓝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对照组单独使用美蓝检测SLN。手术切除的SLN进行病理检查,所有患者行SLNB后行腋窝I、II水平淋巴结清扫。结果:观察组SLN检出率为96.77%,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ALN)30例,观察组检测灵敏度为96.67%,假阴性率为3.33%;对照组SLN检测率为93.54%,病理诊断ALN 32例,对照组检测灵敏度为65.63%,假阴性率为34.38%;观察组和对照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95.16%,κ值为0.903(P0.05);对照组检测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70.97%,κ值为0.421(P0.05);观察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54±1.22)枚,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联合美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SLNB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远期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腋窝临床阴性的4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至2021年6...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荧光(ICG)法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行SLNB的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分别应用ICG法(ICG组,34例)和美蓝染色法(美蓝组,32例)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此进行比较。结果所有66例患者中检出前哨淋巴结患者共59例,检出率为89.39%(59/66)。59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患者中共检出前哨淋巴结162枚,平均2.75枚/例。检出时间为(5.05±1.52)min。在ICG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06%(33/34),美蓝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1.25%(26/32),ICG组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组(P0.05)。59例检出前哨淋巴结中有32例是前哨淋巴结阳性,其中ICG组20例,美蓝组12例。所有患者均行ALND,有35例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ICG组21例,美蓝组14例。ICG组和美蓝组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比85.7%,P0.05;4.8%比14.3%,P0.05)。结论 ICG法在乳腺癌患者SLNB的应用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组,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外科治疗手段,越来越符合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但与传统肝切除手术相比,器械操作空间有限、缺乏直接触觉反馈等因素不利于病灶准确定位及根治性切除,使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难度显著增加。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导航方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在腹腔镜解剖型肝切除、肝脏肿瘤局部切除、术后残余肝脏检测等方面显示有一定的术中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进行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LVA),分析改良定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0例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研究组)和单纯ICG红外显像(对照组)作为定位方法,行LVA治疗,比较术中吻合淋巴管数目、淋巴管寻找时间、淋巴管吻合时间等数据差异。采用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ndex,LELI)作为预后指标,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半年淋巴水肿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吻合淋巴管数目高于对照组,淋巴管寻找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管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术后半年,两组LEL指数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ICG红外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精确定位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等优点,可提高吻合淋巴管数目,缩短术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房重建术中判断组织血供的可视化方法。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在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房重建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血液灌注可视化的情况下对皮瓣进行修整。结果ICG造影结果与组织血供的临床判断一致,3例患者未出现皮瓣血运障碍,1例患者出现皮瓣部分血运障碍。结论 ICG血管造影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乳房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有助于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CG)荧光技术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2月期间6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6例以ICG荧光导航技术进行SLNB(ICG组),32例应用美蓝为示踪剂行SLNB(染料组)。所有患者SLNB结束后行I、II水平腋窝淋巴清扫。结果: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ICG组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97.2%(35/36),染料组为81.3%(26/3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假阴性率与每例患者平均检测SLN数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用ICG荧光导航技术行乳腺癌SLNB,其检出率高于染料法,且同时具备核素、染料示踪剂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以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SLNB成功与否,和示踪剂的选用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最常应用的示踪剂是亚甲蓝和~(99m)Tc硫胶体,或将两者联合应用,但各有其弊端。有多项研究对新型示踪剂进行了临床试验,如吲哚菁绿(ICG)、超顺磁氧化铁(SPIO)、靛胭脂、纳米炭等,其中对ICG作为示踪剂的研究较多。然而,目前对联用多种示踪剂临床价值的汇总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旨在以Meta分析的方式评价ICG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在国内乳腺癌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中公开发表的并由中国的医疗机构开展的在乳腺腺癌SLNB中ICG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与亚甲蓝单示踪法比较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9年8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种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SLN检出数、假阴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用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3篇,均为国内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亚甲蓝示单踪法比较,ICG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的SLN检出率(OR=5.39,95% CI=3.46~8.39,P0.000 01)、SLN检出数(SMD=1.06,95% CI=0.76~1.36,P0.000 01)、灵敏度(OR=5.31,95% CI=2.68~10.55,P0.000 01)和特异度(OR=2.71,95% CI=1.35~5.45,P=0.005)均明显增加,而假阴性率明显降低(OR=0.15,95% CI=0.08~0.29,P0.000 01)。采用15篇文献报道的检出率进行发表偏倚评估,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ICG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在国内乳腺癌SLNB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将纳入更多临床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使该法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在机器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切除术中荧光显影定位导航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行ICG荧光显影术中导航机器人肝脏FNH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将患者分为肿瘤<5 cm组和肿瘤≥5 cm组。术前48 h,患者经肘正中静脉注射ICG,剂量0.25 mg/kg。术中在机器人荧光模式下实时定位肿瘤边界并联合应用术中超声完成FNH切除术。结果36例患者中,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28.7岁。35例完成机器人肿瘤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肿瘤平均直径(5.9±4.4)cm,13例患者肿瘤<5 cm、23例患者肿瘤≥5 cm。机器人手术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12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 d。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术中可实时显示肝脏FNH肿瘤边界,引导外科医师机器人下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造影在乳房重建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ICG造影在乳房重建中应用的文献,总结ICG造影历史沿革、化学成分、使用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ICG是一种适用于术中血管灌注造影成像的荧光物质。ICG造影及SPY灌注评估系统已逐渐用于乳房重建术中,包括组织扩张器及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其与术者主观评估、手持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组织血氧测量及荧光素钠造影相比,有着明显优势及更多用途。结论 ICG造影可较准确评估乳房重建术中皮瓣灌注情况,从而指导术中决策,降低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发生,并具有一定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绝大部分外科手术都能在腔镜下完成,而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完成率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但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以往,术中如胆管辨识不清,多采用造影明确胆管走向,以免发生胆管损伤.因操作复杂、不能实时显影等缺点,术中造影并未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有大量吲哚菁绿应用于肝脏手术实时荧光显影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CG)、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示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7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6例,其中以ICG为示踪剂者60例(ICG组),以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为示踪剂者76例(纳米碳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与纳米碳组SLN的检出率(96.67%vs.100%)、灵敏度(89.47%vs.95.83%)、假阴性率(10.53%vs.4.17%)、准确率(93.33%vs.98.6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G组较纳米碳组SLN检出数目少(3.17枚vs.3.92枚,P=0.000),但检出时间短(25.72 min vs.49.29 min,P=0.000);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并不影响两种方法的SLN检出率及SLNB准确率(均P0.05)。结论:ICG与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示踪乳腺癌SLN具有相似的效能,并且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荧光成像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其为胰腺疾病的术中治疗带来了新变化、新希望。以吲哚菁绿为探针的术中荧光成像在胰腺肿瘤显影、实时切缘判断、组织灌注、淋巴结显影、吻合口漏等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为术中决策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瓣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以减少皮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014年2月-12月,在14例皮瓣手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评价皮瓣血流灌注情况,并对应调整手术方案。男2例,女12例;年龄23~58岁,平均35.5岁。乳房再造11例,其中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DIEP)皮瓣3例,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4例、带蒂TRAM及对侧游离TRAM 2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2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胸壁软组织缺损1例;带蒂股深动脉穿支(profunda artery perforator,PAP)皮瓣修复大腿后方瘢痕挛缩1例;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膝关节内侧缺损1例。皮瓣切取范围9 cm×6 cm~26 cm×12 cm。结果术中共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32次,未出现造影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根据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结果调整手术方案,其中3例(1例TRAM、1例DIEP皮瓣、1例PAP皮瓣)切除皮瓣血流灌注不良部分,2例拟行TRAM乳房再造者改为带蒂TRAM和对侧游离TRAM;其余患者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切取皮瓣修复创面。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个月,平均5个月。除1例PAP皮瓣发生远端坏死外,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无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瓣手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能实时评价皮瓣血流灌注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保证术后皮瓣顺利成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3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在胸腔镜手术中利用ICG荧光成像技术,判断管状胃血液灌注情况,选择灌注良好的区域完成吻合。术后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来判定吻合口漏是否发生,并记录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同期选取38例常规手术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全组未出现由于注射ICG而引起的死亡等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采用经纵隔途径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器械吻合52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8例);手工吻合18例(实验组8例,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的吻合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实的吻合口漏共7例,其中实验组2例(6.25%),显著低于同期不用此项技术的对照组5例(13.15%)。 结论ICG荧光素成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术中通过一个可视化的效果,评估管状胃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降低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荧光病变检测技术的发展,吲哚菁绿(ICG)作用已从术前肝功能的评估发展到肿瘤诊断、癌前病变及淋巴管的可视化、术中肿瘤检测及指导手术的精准化。ICG荧光引导的肝脏切除手术从根本上提高了肝脏解剖能力及手术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微创(腹腔镜和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由于ICG荧光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示癌灶,引导切除的边缘远离肿瘤边界,当今的肝胆外科手术已不能缺少ICG的应用。鉴于研究ICG相关临床应用已成为热点,本文讨论了ICG荧光成像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胃癌根治术的一种趋势[1],术中对可见相对较大的淋巴结清扫彻底,对微小的肉眼不能区分的淋巴结和淋巴管无法准确判断并清扫;同时,腹腔镜下定位早期肿瘤主要通过术中胃镜,操作繁琐[2]。吲哚菁绿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定位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3]。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胃癌病例报道如下,患者临床基本信息见表1。  相似文献   

20.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是利用近红外光线激发吲哚菁绿的荧光属性,所发出的荧光信号再由专门的腔镜系统进行收集,并将信号传输到显示器上,从而实现术中实时成像的一门技术。它可以观察术中特定组织的靶向标记或评估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近年随着对吲哚菁绿的物理特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已经在血管探查、实质脏器灌注显影、软组织灌注评估、淋巴显影等方面得到应用。笔者围绕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胸外科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