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蒽醌法过氧化氢合成中氧化与萃取集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行设计的喷射萃取塔中研究了空塔和填料塔内以纯水为萃取剂对蒽酯法过氧化氢合成中H2O2的液液萃取,气液液喷射萃取及氧化与萃取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萃取内,萃取剂用量对液液萃取过程H2O2的萃取率影响很小。空塔内喷射过程中塔的传质单元高度随喷射气体及分散相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分散相流量下,喷射萃取的传质单元高度比液液萃取代1/2-1/3。喷射萃取过程中H2O2的萃取率比液液萃取提高2-3倍。蒽酯氢化液的氧化与蒽酯氧化液的萃取集成研究结果表明,填料塔集成萃取率与单纯喷和喷射萃取率接近,最佳氧反应与氢化液流量为8左右,实现了过氧化氢的原位萃取。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初步萃取了甲胺磷原油中的精胺,并测定了相同条件下甲胺磷原油在不同萃取剂中的分配系数、分离系数等,同时研究了相比、萃取温度、萃取级数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剂和适宜的工艺条件:用混合溶剂A(Va1:Va2=4:1)做为萃取剂,相比为1:1,萃取温度为55℃,经十级萃取,甲胺磷原油总萃取率≥85%,萃余相中精胺含量降至1.710%.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初步萃取了甲胺磷原油中的精胺,并测定了相同条件下甲胺磷原油在不同萃取剂中的分配系数、分离系数等,同时研究了相比、萃取温度、萃取级数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剂和适宜的工艺条件:用混合溶剂A(Va1.Va2=4:1)做为萃取剂,相比为1:1,萃取温度为55℃,经十级萃取,甲胺磷原油总萃取率≥85%,萃余相中精胺含量降至1.71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固液萃取技术在果汁提取方面的应用,并用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果汁的提取有着较显著的影响;萃取温度也对萃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显著的;萃取对果块大小对果汁提取率的影响较小,这种效应是由于时间的显著影响所致。在实验条件下,果汁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65~70℃,时间85~90分钟,果块大小4~5mm,水与水果比2:1。  相似文献   

5.
改性金属膜膜萃取萃铜速度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有机中空纤维膜材料在膜萃取过程中出现膜孔溶胀的问题,采用聚四氟乙烯涂敷在不锈钢纤维烧结膜表面制备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膜并用作膜萃取的支撑材料,在平板式膜器中进行萃铜研究。考察了影响铜的萃取及反萃过程传质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料液浓度、水相及有机相流速等,并根据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膜萃取过程传质阻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机相边界层阻力大于水相边界层阻力。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烯吡咯啉酮(PVP)/(NH4)2SO4液-固萃取体系研究了工业糖化酶的萃取分配行为。萃取的适宜条件为10%PVP(K30),1.36mol.L^-1(NH4)2SO4,pH4.6。糖化酶浓度直接影响固-液两相的分配行为。在此条件下,该体系可成功实现对糖化酶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膜萃取法处理TNT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空纤维膜萃取TNT的方法,通过膜萃取实验,研究了萃取时两相压力差和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TNT的萃取率可达90%左右,能使工业TNT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内径为54mm,级数为16级的多级搅拌塔中,研究了空气-水-煤油流动系统中的液液传质特性,讨论了搅拌转速、水相流速、气体流速、有机相流速对乙酸由分散有机相向连续水相的液液传质系数的影响,利用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拟合。结果表明,在有充分搅拌或气体流动时,多级搅拌塔内液液两相浓度均可视为连续变化,其浓度剖面可以用扩散模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9.
以正辛醇为萃取剂,通过三级萃取处理硝基C酸废水,萃余水相经过活性炭室温下脱色回收废酸.实验探讨了油水比、萃取混合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CODCr去除率及酸度的影响,研究了活性炭加入量及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油水比为0.6:1、混合5min、静置4h、三级萃取,2%(质量分数)活性炭室温下脱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95%,回收废酸酸度在512g/L左右.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蛋黄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液 -液氧化法制备蒽醌新技术 .方法 利用单因素实验法 ,考察搅拌转速、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等因素蒽醌产率的影响 .结果 实验表明 ,控制硫酸浓度 1 5% ,温度 68℃ ,加入化学计量的重铬酸钾 ,反应 3 h可使蒽醌的产率达 98%以上 .结论 采用重铬酸的水溶液氧化有机相中蒽的反应为快速反应 ,相间传质为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善电解质提高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是促进这种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果,例如大幅度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但是可能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所报道的改善电解质的实验研究,是在乙腈为溶剂的I-/I3-液体电解质中,添加1-甲基-3-丙基-咪唑溴(4C),1-甲基-3-乙基-咪唑溴(3C)离子液体。通过测定电导率及电池伏安特性表明:添加一定量的4C离子液体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电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善电解质提高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是促进这种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果,例如大幅度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但是可能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所报道的改善电解质的实验研究,是在乙腈为溶剂的I^-/I3^-液体电解质中,添加1-甲基-3-丙基-咪唑溴(4C),1-甲基-3-乙基-咪唑溴(3C)离子液体.通过测定电导率及电池伏安特性表明:添加一定量的4C离子液体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电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液体运送过程中的液面振动问题,利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出液体振动数学模型,讨论Preshaping法的应用.通过仿真得到以下结论:只有两个加速度输入量时间间隔及幅值满足某些要求,才能使匀速运动时的液面振动为零;否则就无法实现对液面振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新型立体传质塔板--CTST的空间持液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型立体传质塔板-CTST的空间持液量以及影响空间持液量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液体提升量对空间持液量的影响规律,并作出理论分析,结果表明,CTST的空间持液量随板上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增加,随板孔动能因子的增加而减少,随液体提升量的增加而增大,把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清液层高度对空间持液量的影响进行关联,用关联结果可以根据操作条件估算实际塔板的空间持液量。  相似文献   

16.
水溶液中糠醛的抽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糠醛水溶液与醋酸丁酯的液液平衡数据,以UNIQUAC方程为模型关联糠醛-水-醋酸丁酯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以UNIQUAC方程为模型,采用液液萃取法模拟糠醛和水的错流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松驰法因具有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常用于解算液液萃取过程 ,但因其未进行热量衡算 ,故不能准确描述实际塔内逐板的温度分布情况 .针对该算法的局限性 ,本文提出了改进新松驰法解算策略 ,详细介绍了模型建立与算法研究 .经大量实例考核表明 ,该算法能够准确反映萃取内的温度分布 ,可适用于多股进料、多股侧线采出和多个中间换热的液液萃取过程 ,收敛速度快 ,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流动相种类、流动相配比、梯度洗脱初始组成、梯度洗脱速率和柱温对多环芳烃液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影响,并用计算机回归得到经验方程。当流动相配比变化时,计算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3%,柱温变化不超过0.1%,梯度洗脱速率变化不超过0.2%,如三变量同时变化,抽查结果其误差不超过0.3%。  相似文献   

19.
从井筒积液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井筒积液的来源,比较几种常用的井简积液预判方法。在对气井井筒压力分布与井筒积液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给出高、低气液比气井的积液预判数学模型以及在油套连通、不连通两种情况下的井筒积液高度计算方法,并据此进行实例计算。实际运用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逆流萃取抽提水溶液中糠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四氯化碳为糠醛和水萃取分离的溶剂 ,采用逆流萃取法进行模拟计算 ,并进行萃取试验 ,为进一步逆流萃取中试试验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