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脾脏动、静脉组织内核因子-kappaB(NF-κB)的活化与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protein,MGP)mRNA的表达在门静脉高压症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实验组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28例,住院期间行择期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选取同期因外伤性脾破裂急诊入院行脾切除术患者12例。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elee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脾脏动、静脉血管NF-κB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管组织的MGP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内脾脏动、静脉组织MGPmRNA分别为0.23±0.10、0.26±0.13,显著低于PHT组脾动脉、脾静脉的0.58±0.19、0.5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PHT组脾动、静脉内检测到NF-κB活性表达1.44±0.23、1.38±0.18,显著高于对照组脾动、静脉的0.19±0.12、0.2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HT组脾脏动、静脉MGPmRNA表达与NF-KB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692,P〈0.05;r=0.703,P〈0.05)。结论 肝硬化时PHT血管组织内NF-κB的活化,MGPmRNA的表达增强,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增殖和迁移,并参与了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appaB(nuclear factor-κB,NF-κB)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mR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的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肝癌癌灶及癌旁肝组织NF-κB的活性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TNF-α mRNA分别为0.24±0.12和0.21±0.10,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和肝癌癌灶的0.36±0.16和0.68±0.21(P<0.05);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NF-κB未被检测到明显的活性,而癌旁肝组织、肝癌癌灶NF-κB表达与正常肝组织及肝血管瘤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癌旁肝组织、肝癌癌灶TNF-α mRNA表达与NF-κB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73,P<0.05; r=0.838,P<0.05)。 结论:NF-κB信号传导途径异常激活及TNF-α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I)与核因子(NF)-κB、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在人门静脉高压症(PHT)脾静脉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PHT组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6例;对照组选取因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10例.放免法(RIA)检测脾静脉中AngII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静脉中NF-κB、Phospho-p38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脾静脉及体外培养的脾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NF-κB 、Phospho-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PHT组脾静脉组织AngII为(248.91±48.3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AngII为(143.35±36.45)ng/L(P<0.01).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均显示PHT组脾静脉NF-κB 、Phospho-p38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体外培养脾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ngII在1×10-8~1×10-6mol/L浓度范围内,AngII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增加人脾静脉VSMC中NF-κB 、Phospho-p38蛋白的表达.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组织AngII水平升高,NF-κB、Phospho-p38蛋白表达增加.AngII能激活脾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NF-κB、p38信号传导通路.门静脉高压症时AngII可能通过激活P38和NF-κB信号对传导通路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和维持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鼠移植气管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同系移植对照组,实验组受者为C57BL/6小鼠,同系移植对照组受者为Balb/c小鼠,供者均为Balb/c小鼠.将2支供者气管分别移植于受者两侧背部,术后7、14、21 d 2组分别处死受者7只,取移植气管,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移植气管截面的管腔闭塞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气管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的转录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移植后14 d和21 d时的管腔闭塞率分别为(31±7)%和(80±17)%,并可见移植气管发生OB病理改变,而同系移植对照组未见此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结果均显示.实验组各个时点移植气管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均高于同系移植对照组.实验组移植后7、14和21 d时,NF-κB基冈的转录活性分别为1.35±0.52、1.72±0.43和2.43±0.33,均高于同时点同系移植对照组的转录活性(P<0.01,P<0.05,P<0.05);实验组各时点TNF-α mRNA的表达均高于同系移植对照组(P<0.05,P<0.05,P<0.05).结论 发生OB的小鼠移植气管组织中NF-κB出及其下游靶基因TNF-α的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对TNF-αmRNA表达的调节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急性胰腺炎组(AP组)、急性胰腺炎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APP组)以及对照组(SO组)。分别在术后3h、6h、12h及24h检测肝组织NF-κB活性、TNF-α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ALT水平。结果 AP组及APP组的NF-κB活性、TNF-αmRNA表达及血浆ALT水平分别在术后3~6h及3~24h显著高于SO组。在应用了NF—κB抑制剂的APP组,NF-κB活性、TNF-αmRNA表达以及血浆ALT水平均显著低于AP组。结论 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肝脏中活化的NF-κB促进了TNF-αmRNA的表达,并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F-κB靶向性寡核苷酸(ODN)“圈套”策略对创伤性炎症大鼠肝脏TNF-α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创伤性炎症组、“圈套”ODN组和变异“圈套”ODN组。运用凝胶阻滞实验检测创伤性炎症术后肝脏组织NF-κB的活性及合成“圈套”ODN的体外竞争抑制试验,用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NF-α mRNA水平,ELISA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NF-α的蛋白水平。结果 大鼠创伤性炎症术后3h肝脏NF-κB的活性开始升高,术后12h达高峰。肝脏组织TNF—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也明显上升,与NF-κB的活性改变一致,“圈套”ODN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NF-κB活性。“圈套”ODN治疗后大鼠肝脏组织TNF—α的表达明显下降,肝脏功能明显好转,而变异“圈套”ODN没有效果。结论 NF-κB靶向性“圈套”ODN通过特异性抑制NF—κB活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创伤性炎症大鼠肝脏炎症介质TNF—α的释放,从而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核因子(NF)κB结合位点诱捕物寡核苷酸(NF-κB decoy ODN)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F-κB活性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1)鱼精蛋白-脂质体法转染NF-κB decoyODN:将NF-κB decoy ODN与鱼精蛋白、脂质体混合,转染至TNF-α刺激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测定转染率。(2)凝胶电泳迟滞分析测定转染 NF-κB decoy ODN后细胞NF-κB活性。(3)RT-PCR方法检测转染NF-κB decoy ODN后细胞 ET-1、iNOS、ICAM-1、VCAM-l以及MC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当+/-比例为4时,鱼精蛋白-脂质体法转染率高达93.20%;转染NF-κB decoy ODN可抑制TNF-α激活的NF-κB活性,从而进一步抑制ET-1、iNOS、ICAM-1、VCAM-I和MCP-1的mRNA表达。结论(1)鱼精蛋白-脂质体法是一种不受血清影响的高效率转染方法。(2)NF-κB decoy ODN在体外通过抑制NF-κB活性,进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AP组)、NAC治疗组(NAC组).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AP模型,造模后30min腹腔注射5%NAC(0.2 ml/100 g).检测血清淀粉酶(AMY)、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评分,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AP组相比,NAC治疗后血清AMY水平、病理评分、胰腺组织MPO活性、NF-κB阳性表达率以及TNF-αmRNA表达均下降(P<0.01);但上述指标仍高于SO组(P<0.01).结论 NAC通过抑制胰腺组织NF-κB活化、减少TNF-αa 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胰腺损伤,对AP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肺血管核转录因子-κB(NF-K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普通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1)PHT组(门静脉高压症组);(2)GBE+PHT组(腹腔注射GBE);(3)对照组即生理盐水NS+PHT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假手术组。)中NF-κBp65、α-SM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中两者几乎无阳性表达,分别为0.129±0.001(O.229±0.101)。其余3组以PHT组和Ns+PHT组表达最强,分别为0.329±0.004(0.349±0.089)、0.324±0.004(0.334±0.08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E+PHT组阳性表达较弱为0.198±0.003(0.288±0.103)。与PH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可以引致全身多器官血管病变,NF-κB、α-SMA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NF-κB激活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途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较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缺血5、15分钟和对照组于缺血0、5、15、30分钟、再灌注5、15、30、45和60分钟分别测定NF-κB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活性变化、细胞质IκBα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的表达. 结果对照组短时间缺血即引起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同时细胞质IκBα水平明显下降;再灌注后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强,细胞质IκBα水平有所恢复.实验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受抑制,TNF-α mRNA的表达亦受到抑制. 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F-κB由两种不同的途径激活,激活的心肌NF-κB有p65-p50和p50-p50两种形式,NF-κB的快速活化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较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彤  杨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1):1296-1298,F0003
目的 探讨门静脉局部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与内皮细胞应力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18例门静脉高压症、1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静脉和15例门静脉高压、10例对照组大鼠门静脉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蛋白激酶C(PKC)、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探讨门静脉高压时其血管内皮细胞eNOS、ET-1表达改变与信息分子PKC、NF-κB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内皮细胞PKC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对照组则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其平均吸光度分别为实验组0.068 2±0.009 2(人)/0.059 3±0.005 7(鼠),对照组0.025 7±0.008 2(人)/0.022 4±0.006 5(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NOS、ET-1与NF-κB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脾静脉和实验组大鼠模型门静脉内皮的荧光信号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T-1107.359±30.147比56.441±18.874,P<0.01(人);91.017±32.517比51.065±19.018,P<0.01(鼠).eNOS95.610±28.333比57.872±27.374,P<0.01(人);88.712±28.159比50.897±16.546,P<0.01(鼠).NF-κB90.098±30.964(人)/90.348±32.852(鼠)比48.358±19.326(人)/48.070±19.065(鼠),P<0.01(人)/P<0.01(鼠).脾/门静脉内皮细胞ET-1、eNOS的表达与PKC、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门静脉血中ET-1和NO的增高是由于门静脉系统内皮细胞合成增多所致,内皮细胞合成NO的增多与其eNOS表达上调有关.门静脉高压时其血管内皮细胞的机械应力信号通路被激活,内皮细胞ET-1和eNOS表达上调与该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主动脉泛素(Ub)-NF-κB通路的表达变化规律。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肾功能衰竭组(CRF)、肾功能衰竭加 MG-132干预组(CRF+M),观察6个月。采用部分肾动脉结扎加对侧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血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RT-PCR半定量测定主动脉中NF-κB及Ub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中NF-κB及Ub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主动脉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法测定动脉中NF-κB的活化情况。 结果 与CON组比较,CRF组大鼠术后4~6个月时血清中IL-1β[ (9.02±1.29)比(2.74±0.96) mg/L]和TNF-α[(50.02±9.52)比(14.04±1.29) mg/L]水平显著升高(P < 0.01);主动脉NF-κB、Ub的 mRNA表达升高1.38倍和1.29倍(P < 0.01);NF-κB、Ub的蛋白质表达升高 3.75倍和20.5倍(P < 0.01);NF-κB活性增强1.82倍(P < 0.01),术后6个月各指标均有进一步上升趋势。与CRF组比较,CRF+M组大鼠干预治疗4~6个月后,大鼠血清中IL-1β[(2.94±0.33) mg/L]和TNF-α[(12.80±2.12) mg/L]含量显著下降(P < 0.01);NF-κB 、Ub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减少(P < 0.01);NF-κB的活性显著降低(P < 0.01),与CON组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而主动脉中泛素化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 < 0.01)。 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主动脉泛素-NF-κB炎性反应信号明显活化,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可能是降低主动脉NF-κB活化的重要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对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LRA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脾脏动、静脉组织局部肾素与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内局部肾素mRNA在肝脏中最低(0 19± 0 12 ) ,显著低于脾脏动、静脉组织 [(0 4 5± 0 12 )及 (0 39± 0 12 ) ],P <0 0 5 ;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以肝脏最高 (0 6 4± 0 2 1) ,显著高于脾脏动、静脉组织 [(0 32± 0 15 )及 (0 4 1± 0 18) ],P <0 0 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组肝脏、脾动脉、脾静脉局部肾素mRNA分别为 (0 78± 0 2 8)、(0 86± 0 35 )、(0 81± 0 2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组肝脏、脾动脉、脾静脉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量分别为 (0 96± 0 2 5 )、(0 83± 0 18)、(0 79± 0 2 3)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局部肾素与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增强 ,并可能促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内脏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肝癌细胞HepG2肿瘤抑制基因RECK表达的影响,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在RECK基因表达的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细胞分为3组,A组用4种浓度的TNF-α(1、5、50、100μg/L)作用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6h,B组用浓度为50μg/L的TNF-α分别作用HepG2细胞1、6、12、24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ECK mRNA的表达;C组将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硌烷(PDTC,10mol/L)与TNF-α(50μg/L)同时作用以及TNF-α(50μg/L)单独作用于HepG2细胞6h,凝胶滞留电泳实验(EMSA)DNA结合反应检测NF-κB出的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ECK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试验检测细胞MMP-9的活性。结果HepG2细胞中RECK基因无表达。TNF-α作用后RECK的表达显著增高,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P〈0.01),TNF-α能激活NF-κB并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MMP-9的活性(P〈0.01),而PDTC能显著的抑制这种作用(P〈0.01)。结论TNF-α能上调RECK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MMP-9的活性。而NF-κB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烧伤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细胞因子产生方面的地位及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人单核细胞株THP-1分为正常血清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SB203580组(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和烧伤血清+PDTC(NF-κB特异性抑制剂)组,每组均实验8次。血清刺激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法检测THP-1内p38 MAPK的活性和IκBα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检测THP-1内NF-κB和激活蛋白(AP-1)活性的变化。结果和正常血清相比,烧伤血清刺激后24 h,THP-1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均明显上升[分别为(7.30±0.84)ng/m l和(2.20±0.28)ng/m l,P<0.05;(2.88±0.38)ng/m l和(0.81±0.14)ng/m l,P<0.05],p38 MAPK活性升高(4728±582和1291±163,P<0.05),IκBα含量下降(1211±115和2658±318,P<0.05),THP-1中NF-κB活性和AP-1活性均较正常血清显著升高(1636±170和317±32,P<0.05;946±137和361±40,P<0.05),使用SB203580和PDTC均能抑制烧伤血清刺激后THP-1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的上升。预先给予SB203580能抑制烧伤血清刺激后THP-1中p38 MAPK和AP-1活性升高,但对IκBα含量和NF-κB活性无显著影响;预先给予PDTC可以防止烧伤血清刺激后THP-1中IκBα含量的下降和NF-κB活性的升高,而对p38 MAPK和AP-1活性无影响。结论在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IκB通路是两个平行和独立的信号转导通路,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共同调节着烧伤后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物对烫伤大鼠内毒素和CD14 mRNA、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致64只SD大鼠总体表面积(TBSA)30%Ⅲ度烫伤, 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32只)和标准肠内营养组(EN组,32只),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正常对照组(N组)。EIN组和EN组均给予等热量(125 Kcal/dl)肠内营养液。分别于伤前、伤后 1、4、7、10 d抽取静脉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内毒素和TNF-α浓度,RT-PCR检测肝组织CD14 mR- NA、TNF-α mRNA。结果烫伤后EN、EIN组血清内毒素、TNF-α浓度比伤前血清内毒素 (0.125±0.050)和TNF-α浓度(0.85±0.27)显著升高(P<0.01),且肝组织CD14 mRNA、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在伤后4、7、10 d,EIN组血清内毒素和TNF-α浓度以及肝组织CD14 mR- NA、TNF-α mRNA的表达均比EN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肠内免疫营养与标准肠内营养相比,可明显降低烫伤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减少肝组织CD14 mRNA、TNF-α 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TNF-α浓度,改善烫伤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核因子(NF)κB结合位点诱捕物寡核苷酸(NF—κBdecoyODN)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F-κB活性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1)鱼精蛋白-脂质体法转染NF-κBdecoy ODN:将NF-κBdecoyODN与鱼精蛋白、脂质体混合,转染至TNF—α刺激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测定转染率。(2)凝胶电泳迟滞分析测定转染NF-κBdecoy ODN后细胞NF-κB活性。(3)RT—PCR方法检测转染NF-κB decoy ODN后细胞ET-1、iNOS、ICAM-1、VCAM-1以及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 当 /一比例为4时,鱼精蛋白-脂质体法转染率高达93.20%;转染NF-κB decoy ODN可抑制TNF—α激活的NF-κB活性,从而进一步抑制ET-1、iNOS、ICAM-1、VCAM-1和MCP-1的mRNA表达。结论 (1)鱼精蛋白-脂质体法是一种不受血清影响的高效率转染方法。(2)NF—κBdecoy ODN在体外通过抑制NF-κB活性,进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的调节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该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NFκB及单核/巨噬细胞(ED-1)的表达水平。结果 (1)高糖高脂饮食加低剂量STZ使大鼠血糖升高(22.48±6.54 vs 4.71±0.34,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继续喂养6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血胰岛素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肾重/体重增加等特征。(2)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ED-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厄贝沙坦治疗6周后,NF-κB活性降低(5.10±1.80 vs 8.45±1.09,P<0.01),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功能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损害得以改善。结论 (1)通过饮食加小剂量STZ的方法,成功复制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该模型在6周后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改变。(2)上述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厄贝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减少肾组织中激活的NF-κB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9)介导抗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酶基因(rAAV9-ECFP-R65)对大鼠心肌H9C2细胞的转染及对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rAAV9-EGFP-R65按转染复数(MOI)1×106v.g./cell转染H9C2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阳性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Alamar Blue法检测rAAV9-EGFP-R65对H9C2细胞增殖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rAAV9-EGFP-R65及PDTC处理H9C2细胞,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结果 转染后第1天EGFP开始表达,表达强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此时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为(32.27±3.19)%.Alamar Blue法检测表明转染组细胞增殖末受影响.常态下H9C2细胞NF-κB有一定活性,TNF-α刺激后NF-κB活性明显增高,而rAAV9-EGFP-R65、PDTC抑制NF-κB活性.结论 rAAV9-ECFP-R65能够有效地转染H9C2细胞,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并能显著抑制H9C2细胞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大鼠移植胰腺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同系大鼠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大鼠移植术前和术后5 min静脉注射NF-κB抑制剂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roDTC)(15 mg/kg),移植术后24 h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2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糖、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测定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NF-α mRNA、MIP-2 mRN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移植后24 h ProDT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MIP-2水平、胰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含量、TNF-α mRNA、MIP-2 mRNA、ICAM-1 mRNA表达、MPO活性均升高,而ProDTC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4 h血糖、脂肪酶水平在PmDTC组[(9.1±2.8)mmoL/L,(192±26)U/L]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1)mmol/L,(297±31)U/L,P<0.05].ProDTC组胰小叶间质水肿和胰小叶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结论 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化上调了TNF-α、MIP-2、ICAM-1表达从而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外源性应用NF-κB抑制剂ProDTC可以减轻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