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周年感言     
面对着眼前高盈尺、近50期、约800万字的《编创之友》——《编辑之友》,不知有多少话要说。对它的评价,我想,社会的实践早已作出了回答。作为它的一个读者,也自有感受。正当我1981年春重回编辑岗位时,头脑中总有一种空虚感(大概是与“文革”中离开编辑岗位9年,加之“文革”后拨乱反正的任务还尚未完成有关吧),就在这时,《编辑之友》的前身《编创之友》创刊了。10年来,我与它朝夕相伴,奉之为我不可缺少的朋友。是它,使我学到了前所未闻未学的东西。通过它,沟通着与编辑同行的思想;通过它,我似乎听  相似文献   

2.
《编辑之友》开展以“编辑工作的改革”为中心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好主意。我祝愿这个讨论在编辑工作者、出版工作者以及《编辑之友》的广大读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获致令人满意的成功。去年,《出版工作》月刊开辟了出版“改革笔谈”专栏,《编辑之友》杂志开辟了以“编辑工作的改革”为中心议题的  相似文献   

3.
同志为友     
六年前,偶尔从《光明日报》上看到《编创之友》改名《编辑之友》并公开发行的一期的“要目”,出版单位是山西人民出版社(后另立书海出版社)。这信息使我振奋和惊异:全国共有多少编辑人员,不得而知,估计人数总是很可观的吧!然而,几十年来,以编辑为读者对象的刊物,恕我孤陋寡闻, 却是少见得很,这《编辑之友》或者可算是第一家。而这《编辑之友》的出版编辑处,却是山西,我想,一定有一批热衷于编辑学研究的同志结集于斯,志在为中国编辑学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筚路蓝缕的工作了。其魄力和胆略,自然令我钦敬。我是搞中国现代文艺研究的,对编辑工作也有兴趣,所以,对这《编辑之友》顿生好感,于是写成两篇谈二、三十年代有功于现代文学的两位编辑家的短文,取名“书与人漫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生活》科普副刊是《衡阳科技报》1985年公开发行时定的名。在这之前,我们已搞了3年科普副刊。对怎样办好科普副刊,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应该抓住以下几点:选题要“杂”。报纸的副刊,本身就象个“拼盘”,这盘“菜”读者爱不爱吃,首先看它的品种是否多,花色是否新,能不能诱发人们的食欲,科普副刊选题上的杂,不仅要顾及读者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开辟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人体趣谈》《动物世界》《健康之友》《医药顾问》《科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贴心的朋友能灵犀相通”。提起《编辑之友》,我就有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友爱和默契的感觉。在众多出版业务或学术刊物中,我似乎特别喜欢《编辑之友》,喜欢读它的文章,也喜欢给它写文章。局收发室的同志,因我常常来问《编辑之友》到了没有,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编辑之友》一到,就首先给了我……  相似文献   

6.
1992年9月3日—8日,《编辑之友》编辑部在太原召开了全国中青年编辑座谈会,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的中青年编辑欢聚一堂,畅叙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青年编辑应当如何担负起历史使命。这次座谈,是在1991年12月《编辑之友》编辑部与湖北人民出版社于武汉共同进行的“中青年编辑的历史使命”专题座谈(其内容刊载于《编辑之友》杂志1992年第2期),以及其后围绕这一专题在刊物上开展笔谈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心议题是“改革开放与中青年编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岁未寄语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编辑之友》也满周岁了。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每当辞旧迎新之际,总要说几句“吉利”的话。这虽是“客套”,但却也还必要,因而我们也遵照传统习俗,说了以下的话: 其一,《编辑之友》植根于中华的文化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出版界关于出版社现行三审制的议论颇多,成为改革出版社编辑管理体制的热门话题之一。笔者根据近年工作的经验,提出如下看法。一、现行三审制的利弊在议论改革现行三审制的文章中,以湖南教育出版社欧阳维诚、刘华清所写的《论出版社“三审制”的改革》(载《编辑之友》1988年3期)和康秉礼所写的《关于科技编辑体制改革的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编辑学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之友》的同志,要我在创刊之际谈谈建立编辑学的事,我自然非常高兴。然而提起笔来,却又踌躇,不是有人说编辑的属性是一个“杂”字,编辑无学吗?我翻了翻辞书,许多门类都被尊为学,这当然是对的,因为科学时刻都在发展,将来被称为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编辑学却没有条目,连出版学的条目也没有。辞书算是有一定权威的著作了,这上面没有,其他地方自然也找不到。既不见经传,人们说它不成学,大概也不无道理吧!然而,仔细一想,  相似文献   

10.
高起元 《出版科学》2015,(4):108-110
《编辑如是》是孙琇的专著.书名看起来浅显,却蕴含着深刻的编辑人生哲理.如是,就是规律;如是,就是真理.“编辑如是”,是作者几十年编辑《编辑之友》得来的切身感悟.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8月开始.笔者在编辑军报《读者之友》专版的同时负责维护中国军网读者频道.触“网”已逾300天,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2.
反馈     
《编辑之友》2008,(1):2-2
《编辑之友》编辑部: 你好。我是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出版商务)专业一名大四学生,在贵刊2007年7月第4期中发现存在如下3处错误: 扉页.“观点”栏目中,左栏第一块袁泽的文章提示中第一行“概念策”语句中,缺失“略”字。  相似文献   

13.
“杂”与“专”(上)(谈编辑人员的修养) (一) 前边曾经谈到,编辑应当是个“杂家”而又有所“专”。什么是“杂家”呢?我们不能抄《汉书·艺文志》下的定义:“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也不能说“杂家”就是具有“杂学”的人。因为以往“杂学’的含义又有两种,一种大致就是“儒、墨,合名、法”那类学问,另一种是指科举考试用的“八股文”以外的各种学问,包括诗、词、小说那些在内。我们说编辑应当是个“杂家”,应  相似文献   

14.
1986年我开始学写新闻稿件,通过刻苦地练笔,写作能力逐渐提高,有了一些粗浅体会。一、精制标题。精采的标题能立即吸引住编辑、读者,所以,我对每篇文章的标题制作都力求新、奇、巧。《闽东报》去年在“经济杂谈”专栏采用我写的《“黑心秤”该寿终正寝了》,《中国汽车报》去年在“司机之友”专栏采用我写的《“护车符”岂能保平安》,这两文的标题编辑都未改动。这都是我吃透新闻事实,找准主题,精心做标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编辑是外载信息优序化的文化缔构活动──对任氏编辑定义的修正王栾生【洛阳】所谓任氏编辑定义,即任定华、于泳琳二同志在《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概念问题》一文(《编辑之友》1995年第1期第24~28页)中提出的“编辑是信息、知识有序化、载体化与社会化的业...  相似文献   

16.
编友肖东发     
肖老师走了,因为突然,惊愕不已. 肖东发先生执教北京大学多年,是中国书史、中国藏书史、中国出版史、年鉴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其所编教材,一直为大学相关专业使用. 肖老师与《编辑之友》渊源也深,兼为本刊学术顾问,与包括我在内的几任主编,皆有频繁往还.办刊疑惑,凡有请益,先生绝无推辞,不吝赐教.每每提及《编辑之友》,先生总是念念不忘20世纪80年代本刊为他开辟专栏、连载文章之事,感念之情诚心诚意.其实这些文章,均是我国编辑出版史研究分量不轻的代表性成果,《编辑之友》后来被誉为编辑学出版学的奠基之刊,先生的学术贡献不可估量.每逢年末岁首,刊物有对上年度新闻出版产业综合评述的重大选题,关于出版产业的综述,自然非肖老师莫属,其也乐见其成,认真以待,如期交稿.某年,编辑部一行至北大登门造访,临别肖老师执意陪同游览校园,我等直喊“有劳大驾”,他却自视平常.他对燕园旧事了如指掌.后来方知,北大新生入学第一课,便由他讲授,同时开设有“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的全校通选课,被誉为“侯仁之先生之后当之无愧的北大文化专家”,出版有《北大问学记》《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等相关著作,此为专业之外的学问延伸.  相似文献   

17.
《编辑散论与编排技巧》一书已经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开始发行。这部书,共分10辑86节,以及编著者《后记》。第一辑为“编辑概说”,作者从“编辑”一词初出自《南史·刘苞传》,说到马克思主编《莱茜报》,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和《新湖南》等,旁征博引,纵论“编辑有学”,编者应“通晓杂学,成为杂家”。最后一辑“编余漫笔”,是作者以随笔小品的形式写下的12篇随感录。作者结合自己报海生涯的笔耕实践,从编辑角度提出了新闻采写应注意的问题。如“直言与讳笔”一节,作者从刘知几要求史家“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无所阿容”,谈到新闻报道也要敢于秉笔直书,触及时弊,娓娓道来,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第三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于5月28日在北京揭晓,有20家新闻期刊当选,《新闻知识》第三次榜上有名。其余19家是:《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大学》、《新闻与写作》、《新闻界》、《当代传播》、《新闻与成才》、《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爱好者》、《新闻实践》、《编辑学刊》、《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报》。“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覆盖了新闻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  相似文献   

19.
《编辑之友》总第七期“应用文选”栏发表的《<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审稿意见摘录》(以下简称《摘录》),关于陈独秀的籍贯,原稿为“安徽怀宁人”并没有错。陈独秀原籍是怀宁县广圩区陈家破屋。“1949年析怀宁县城与近郊设安庆市”(《皖志述略》),陈家破屋一带划归安庆市。但怀宁县建制未撤销,也未划归安庆市。因此,《摘录》中“怀宁今划归安队市,应加‘安庆’”的“修改意见”,是不能成立的。按照辞书释文的要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促进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由《编辑之友》杂志社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校学报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