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对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3 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 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实施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功 能障碍指数(Oswestry)等级量表、上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改良 Barthel 指数(MBT)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 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索心脑宁胶囊联合奥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症状的改善及对脂蛋白磷脂酶 A2(Lp–PLA2)、脑源 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收 治的 88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 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脑宁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中医 证候积分、血清 Lp–PLA2 和 BDNF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4.09 %,高于 对照组的 6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HI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p–PLA2 较治疗前降低,BDNF 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p–PLA2 低 于对照组,BDNF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心脑宁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 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 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 案,统计分析两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FAM–UE 评分、ARAT 评分、MBI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探究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 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肌力、运动功 能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评分、Fugl–Meyer 评定法(FMA)和日常生活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量表(MBI)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FMA 评分和 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常规康 复疗法比较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中对其康复状况和心理 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患者进 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日常生活、心理状况等能力与生活质量等。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 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干预前低,且干预 后观察组患者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干预后观察 组患者 GQOLI–74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中,给 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明显的改 善,实现患者的运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汤加减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患者 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连江县中医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 80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观察组(40 例,接受化痰通腑汤加减联合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40 例,接受 rt–PA 静脉溶栓)。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FMA)评分、改 良 Barthel 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 %(39/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 %(3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FMA、NIHSS 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BI 各维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痰通腑汤加减联合 rt–PA 静脉溶栓疗法用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明显缓解 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改良化瘀消肿散膏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AAS)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 AAS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 A、B、C 组,各 50 例。各组患 者均给予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A 组患者给予外贴活血止痛膏治疗,B 组患者给予外敷化瘀消肿散治疗,C 组患者给 予外敷改良化瘀消肿散膏剂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关节扭伤症状积分(AAS 症状积分)、美国足踝外 科协会(AOF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C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各项 AAS 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 C 组患者的各项 AAS 症状积分均低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 AOFA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 C 组 患者的 APFAS 评分高于 A、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6(IL–6)、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 C 组患者的 IL–6、hs–CRP 低于 A、B 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AAS 患者应用改良化瘀消肿散膏剂可有效缓解肿痛等症状,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五音疗法对强制隔离戒毒者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3 月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的 100 例男性戒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 对照组戒毒者进行常规戒毒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戒毒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耳穴贴压联合五音疗法,疗程为 3 个月。 比较两组戒毒者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的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DA)、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分。 结果:干预后两组戒毒者的 QOL–DA 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较前升高,且观察组戒毒者的 QOL–DA 各维度评分和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戒毒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较前下 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干预后观察组戒毒者敌对、恐怖因子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其余各因子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抑郁和总体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五音疗法能有效改善戒毒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且在改善抑郁、总体症状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中医骨伤疗法、活血通瘀汤和温针灸联合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取新郑市 中医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87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图表法分为对照组(43 例)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伤疗法、活血通瘀汤和温针灸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高于对照组的 76.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 VAS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ADL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 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 GQOLI–74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联合应用中医骨伤手法、活血通络汤和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 可促进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究改良鸡尾酒疗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 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68 例患者,根据不同镇痛疗法分为改良组(n = 26)行改良鸡尾酒疗法关 节周围注射,传统组(n = 22)行罗哌卡因+肾上腺素+ 0.9 % 氯化钠注射液关节周围注射,和空白对照组(n = 20)行等量 0.9 % 氯化钠注射液关节周围注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 1 d、3 d 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 7 d、14 d、 21 d 的 Harris 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 1 d、3 d 的静态和动态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患者术后 7 d、14 d、21 d 的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传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改良鸡尾酒疗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中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间收治的 80 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 IBS–D 患者,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西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IBS 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的症状评分、IBS–S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IBS–S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IBS–D 脾虚湿盛证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SUI)患者盆底肌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 市东部中心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产后 SUI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底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与治疗 8 周后,两组患 者盆底肌力〔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评分〕、生活质量〔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负性情绪〔简明 心境状态量表(POMS)疲劳维度、愤怒维度、慌乱维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盆底Ⅰ类、Ⅱ类纤维 GRRUG 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I–QOL 评分均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POMS 疲劳维度、愤怒维度、慌乱 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 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 SUI 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提高盆底肌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羟考酮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神经病理性癌痛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 期间于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 68 例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3 例)与观 察组(35 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治疗前后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治疗后 1 d 内爆发 痛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 91.4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9.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AMD 评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7 d、14 d、21 d 的 1 d 内爆发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 神经病理性癌痛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并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对脑出血术后便秘患者实施指法扩肛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 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脑出血术后卧床便秘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2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干预实施指法扩肛联合穴位贴敷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自主排便次数、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0 d、20 d 后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PAC–QOL 评分、CSS 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自主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卧床便秘患者,通过 指法扩肛联合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自主排便,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降低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研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对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晋江市深沪镇 卫生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 90 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 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 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理状况(SAS、SDS 评分)、BDNF 以及 MPO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BDNF 高于对照组,MPO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方用于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有确切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况,或与其能 够刺激 BDNF 表达、下调 MPO 水平的机制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研究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4 月 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三组,各 20 例。对照组(康复训练)、 观察组 A(浮针疗法)、观察组 B(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治疗效果。结果:2 个疗程结束后、首次治疗后观察组 B 的 VAS 评分、WOMAC 评分均低于观察组 A、对照组,观察组 B 治疗总有效率 85.00 %,高于对照组的 30.00 % 及观察组 A 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实施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减轻疼痛, 改善骨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联合奥氮平对双相情感障碍(BPD)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12 月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86 例 BPD 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3 例,对照组 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帕利哌酮联合奥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 评分、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 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BRMS 评分、PAN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BDN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G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菌群分布 情况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帕利哌酮联合奥氮平治疗 BPD 躁狂发作具有更好的疗效,两药联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血清 GDNF 水平, 增加患者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养元解郁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 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 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养元解郁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 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用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表示,并对患者的激素水平 〔雌二醇(E2)、孕酮(P)〕、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Hcy)、5– 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等进行检测,统计学比较其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E2、5–HT 高于对照组,P、Hcy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BDNF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产 后抑郁症患者时,采用养元解郁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按随机 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 94 例 GERD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 47 例。 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不适程度、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食管黏膜损伤、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量表(RD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白细 胞介素(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食管 黏膜损伤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GERD 患者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生活 质量,促进食管黏膜修复,降低 IL–6、IL–18 及 TNF–α 水平,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采用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穴位敷贴法对鼻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妇 幼保健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 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鼻炎症状 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 %,高于对照组的 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 30.0 %,低于对照组的 5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 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 22 条(SNOT–2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与 SNOT–22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鼻炎患者而言, 对其实施加味玉屏风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复发率较低,同时可有效改善其鼻炎症状,从整体 上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