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驱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对加快长三角地区技术产出以及实现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联盟运行水平仍有待提升。为此,基于开放协同视角,从目标协同、知识与技术协同、信息与沟通协同以及服务协同四个层面入手研究长三角地区创新联盟协同发展问题,提出了构建知识融合与技术积累协同发展机制、联盟区域协作信任与沟通机制、信息化与创新联盟深度融合机制、集成服务"六个平台"以及新建一批跨区域联盟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根本是企业的参与及合作。国外研究型联盟运行经验表明,协同创新中心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和教育计划十分重要。协同创新中心需要有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方面要考虑组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人员管理三个核心问题,以更好地推进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一种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合理有效的选择合作伙伴是产业联盟构建的起点和成功的关键点。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所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AHP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联盟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要素展开分析,揭示基于伙伴选择的技术联盟协同创新能力动态提升机理。研究表明,绩效提升和竞合关系是当前技术联盟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选择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知识共享、相互兼容性、主体的能力、承诺等是合作伙伴选择的关键要素,合作伙伴的合理选择能够持续提升技术联盟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各地逐渐涌现出许多各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出现对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来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指出要大力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建设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使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双方的信任合作进行了一次性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这个外在环境因素,阐述了政府的介入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信任博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性博弈中,企业和高校都会选择“不信任”的帕累托低效均衡解;无限次重复博弈,企业和高校都会选择“信任”的帕累托最优均衡解,双方均走出了一次性博弈时的困境;而政府的介入,对于联盟成员具有非常显著的约束力,会影响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由于缺乏信任导致的联盟效率低、失败率高、稳定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健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信任机制对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效运转至关重要.应当从法律基础建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政府介入等方面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前景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公共产权特征,其收益分配问题是影响联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该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前景知识产权收益分配的各种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风险因素及技术创新过程中动态因素的前景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模型,综合考虑了联盟成员投入额度、贡献水平、谈判能力以及风险等因素,得出了更为公允的收益分配值,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前景知识产权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战略联盟的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战略联盟已逐渐成为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方式。战略联盟的组织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通过建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对战略联盟行为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市场机会的识别是确立战略联盟的目标前提,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是其价值基础。战略联盟内成员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创新需求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伴随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战略联盟将会最终解散,协同创新终止。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在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依旧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结构同化严重、技术创新不足、市场发育偏低、要素配置失衡等一系列困境。为此,必须从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视角和基点出发,在领导模式、管理机制、政策布局、产业规划、市场体系、基础设施、技术升级、人才开发等方面实施改革创新,构建互动共享平台,以充分发挥区域各产业比较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协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集群行动者之间非线性的、具有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过程。集群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网络竞合关系,实现集群租金收益的动态均衡。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协同绩效促进集群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公共政策应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市场运行环境、创新网络、对等与信任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方面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定的区域、相关领域和行业,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若干产业联盟,打造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当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技术创新载体,是实现新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建立和培植产学研战略联盟已成为时下的焦点。但这种联盟在我国刚刚兴起,如何完善和优化机制是联盟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战略联盟形成的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协同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战略联盟协同的内在机理.在对协同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联盟伙伴决策者对联盟战略选择的偏好问题.用数学模型分析了众多联盟伙伴的战略选择形成联盟结构的过程,并对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战略联盟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是推动我国产学研全面发展的全新模式。但我国的协同创新绩效有很大的局限性,极大的限制了基于战略联盟的协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详细指标,并通过对专业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9类二级指标进行了量化打分,最终通过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得出最终的绩效打分,丰富了基于战略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合作博弈的局中人由于投入或收益期望的不同,他们在联盟结构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权重,因此本文提出赋权合作博弈问题。给出形成赋权合作博弈中可行联盟结构的规则:参与者为追求收益最大化而自发形成一个有加权平均最大收益的一级联盟,余下被排除在外的参与者再自发形成下一个有加权平均最大收益的二级联盟,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参与者均实现结盟。通过参与者在所有可行联盟结构中的收益确定其权益值,依此对最大联盟结构收益进行分配。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可行联盟结构及其收益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即参与者权益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竞争,总收益最大化反映参与者全体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学研联盟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虽取得了一些的经验,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得其在建设、运行管理各方主体责任不明、协同不够,高校(或科研单位)和企业两类异质型组织之间的互补、兼容、沟通、信任、凝聚力不足,冲突协调、知识共享、成员平衡贡献上存在缺失,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活力受到严重制约,只有不断健全与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法律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产学研联盟及其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汇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这里集聚了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十多所高等院校,中科院上海分院等上百所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级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2006年,徐汇区勾画出未来发展蓝图:争取到2010年,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徐汇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使徐汇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区域。近日,由上海市科协、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主办,上海科技报社承办的科技创新沙龙来到徐汇区。专家、学者们就“构建区、校、院、企创新网络,合力打造科教兴市核心区”这一主题,围绕徐汇区构筑区、校、院(所)、企战略联盟的联动特色,从资金投入为创新备“粮草”、平台搭建重在成果转化,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簇群式”发展等角度为徐汇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这些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国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战略举措越来越多地被付诸实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理论基础:战略联盟的产业拓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因此,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  相似文献   

18.
一、宁波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现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基于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需要,由政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产业内企业群等共同组成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链纵横向协同机会识别,构建以战略联盟的方式促进通航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作用以及相互作用可以构造全产业链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系统以单位资源能力效益最大化为动因。通航产业战略联盟系统在动态演化过程中,提出以连接关系强度度量战略联盟成员的相互作用,构建战略联盟相关矩阵。引入熵的概念对战略联盟系统的发展有序方向进行度量。通航战略联盟系统演化分为三个阶段,随着时间推移,熵值不断减少,联盟成员的关系走向稳固的合作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认为基于区域外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来自国际趋势及国际呼声、社会舆论及低碳文化、低碳技术共享机制和低碳政策激励机制4个方面;内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是区域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及低碳竞争机制,它们为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