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秀 《中国建材科技》2012,21(4):39-41,58
CBR值是评价路基土和路面材料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也是路面填料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依据.在黄土路基施工中,黄土填料的CBR值往往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为了提高黄土填料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工程造价,根据试验研究分析,通过提高路基压实度和掺加生石灰两方面提高土基的承载比,并对掺灰量和压实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压实度和掺灰都可以有效提高承载比,并提出了合理的压实度和掺灰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2种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添加不同比例生石灰改性的材料化土、经不同时长的闷料期,其击实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通过比较强度的变化来选择淤泥材料化土的合理击实时机。试验结果表明:击实时机的选择对击实材料化土养护后的强度有显著的影响,闷料期越长,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但是从工程成本及施工效率的角度看,掺灰比大的材料化土适宜缩短闷料期,因为缩短闷料期对击实材料化土养护之后的强度影响不大;对于掺灰比小的材料化土则适宜延长闷料期,增长闷料期不仅可以改善土性,利于击实施工,且击实材料化土相同养护龄期的强度也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盘兴高速公路沿线路基挖方产生的大量高液限过湿土处理问题,以盘兴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的高液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胶凝材料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和室内加州承载比(CBR)试验分析,依据不同掺量和压实度条件下各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优掺量比,在最优掺量条件下,进一步分析施工控制参数,即含水率、压实度、击实功的变化规律,获得水稳定性和强度兼顾的施工参数组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滨海淤泥资源再利用,通过承载比(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探究了不同固化剂及其掺量对滨海淤泥固化性能的影响,并基于现行规范对滨海淤泥固化土用于路基填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淤泥固化土的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均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掺量下,偏硅酸钠对石膏的激发作用大于对水泥的激发作用,水泥掺入偏硅酸钠后,淤泥固化土的CBR值增大了3.4%~12.5%,而石膏掺入偏硅酸钠后,固化土CBR值增大了9.4%~41.7%;当固化剂A、固化剂C和固化剂D的掺量超过4%,固化剂B的掺量超过6%时,滨海淤泥固化土的CBR值能够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路基填筑用土CBR≥8%的要求;当固化剂A、固化剂C和固化剂D的掺量≥6%,固化剂B掺量≥8%时,抗压回弹模量能够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给出的路基填筑用土的抗压回弹模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赵文美 《山西建筑》2015,(7):131-132
为了解季冻区的掺灰土在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强度变化规律,选取试验路段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在室内将原路基土与掺灰土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CBR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灰可以明显提高季冻区路基土经冻融循环作用后的CBR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承载比有关试验方法和规范的引进,目前用通过承载比试验得到的CBR值作为土体特别是道路施工中路基填土的强度参考标准值逐渐成为普遍的方法。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粉土,其压实后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和正常使用。对具有轻微膨胀性质的粉土在不同的击实能和初始含水量下压实,进行不浸水和浸水承载比试验,分析不浸水和浸水CBR值随初始含水量和击实能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不浸水和浸水CBR差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水膨胀软化对压实粉土浸水后的CBR强度有较大影响。不浸水CBR值随初始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大多试样的浸水CBR值随初始含水量变化出现峰值。膨胀量、不浸水和浸水CBR差值随初始含水量增加线性减小,不浸水和浸水CBR差值随膨胀量增加线性增大。低含水量下的压实粉土试样不浸水和浸水CBR差值随击实能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土已逐渐成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以弃渣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弃渣土闲置废弃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盾构开挖隧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掘进与清渣过程的顺利,通常会在泥浆中掺入多种添加剂,因此夹带残余浆液且高含水量的弃渣土路用性能受到影响,需在路基填筑工程应用时进行必要的处理。选取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疏水固结材料DF剂2种不同的改善材料,通过承载比(CBR)试验分析得出5种不同掺量条件下改善弃渣土CBR值随掺量增加而持续提高的变化规律,并优化确定了2种不同改善材料的最佳掺量分别为2%和3%。  相似文献   

8.
加州承载比试验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州承载比即CBR,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路局首先提出来,是用于评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指标。CBR试验是公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大量不同土料的CBR试验数据,对CBR试验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关CBR试验规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建筑废弃物应用于路基填料的使用性能,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通过标准击实试验以及承载比试验,得出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CBR值,分析了建筑废弃物混合料不同砖混凝土比例以及在土中的不同掺量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得出了建筑废弃物混合料用于路基填料中的最佳配比。经试验和模拟分析,各配比混合料下的CBR值均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可以在道路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液限粉土进行不同浸水条件下的承载比试验,研究高液限粉土浸水、不浸水的强度变化规律,并对浸水条件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强度特征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浸水条件下粉土的CBR值小于3%;不浸水的粉土CBR值与4%水泥改良粉土的浸水CBR值受初始制样含水量控制,但整体比浸水CBR值高。从CBR值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粉土对水十分敏感。对此,提出粉土用于路基填筑的利用原则和具体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含细粒土砾试样进行不同含水率的承载比(CBR)试验,研究了不同击实次数、含水率对贯入量影响的规律;通过研究不同压实度土样承载比与击实次数、试样含水率的关系,分析探讨了影响CBR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击实次数增加,达到相同贯入量所需的压力增加;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时,达到相同贯入量所需的压力减小。压实度增加,土体的CBR提高,而击实次数少的土体CBR随压实度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更明显。该研究结果为云湛高速的路基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含细粒土砾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得最优施工含水率与石灰土相关强度的关系,文中以某边坡膨胀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直剪试验、CBR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相关强度的试验研究,研究了最优施工含水率、掺灰率与膨胀土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土的直剪、CBR值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曲线与施工含水率的关系曲线类似于击实曲线,且最优施工含水率随着掺灰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强度与掺灰率的关系曲线与击实曲线类似,存在最优掺灰率,这些结果的得出对现行石灰土路基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英 《山西建筑》2003,29(13):120-121
从工艺、掺灰、闷料、设备、铺筑成品料等方面阐述了利用高液限、高塑限粘土进行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指出掺灰闷料,使土砂化,能够达到降低液限和塑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十天高速沿线遇到的大量不满足路基填筑要求的泥质千枚岩,分别采用7种改良方案进行室内对比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掺灰量、不同龄期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进一步分析了CBR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确定一个最佳的改良方案,为此类风化料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芳 《福建建材》2023,(1):13-15
为了探究福州地铁盾构淤泥作为道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选择以水泥、矿渣、石膏、硅酸钠等材料作为固化剂,对不同掺配比例、不同掺量固化材料的淤泥进行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承载比(CBR)试验。结果表明,当固化剂掺量达到13%时,配比2和配比3固化的淤泥可作为低等级道路的路基填料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BAA)对土的处治效果和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BAA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测定了BAA处治淤泥质土和粉质黏土的承载比(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分析了BAA掺量、BAA养生龄期、饱水和干湿循环条件等因素对处治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探究了BAA对土的处治机理.结果表明:随着BAA掺量的增加,养生龄期的延长,2种处治土的CBR值、回弹模量和水稳定性均呈增大趋势;BAA对粉质黏土性能的提升效果优于对淤泥质土性能的提升效果;BAA的摩阻效应及其提供的水硬特性和火山灰反应是处治土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推荐采用高活性BAA对土进行处治,并适当提高BAA掺量,延长养生龄期.  相似文献   

17.
马秀丽 《四川建材》2019,(5):182-183
对于路基和路面运用材料承载力进行评判的主要指标就是加州承载比CBR值。CBR值和压实度可用于测量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两者之间产生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在厦门市海沧区某工程项目级配碎石土CBR值试验检测基础上,依据试验的分析结果得到路基级配碎石土的压实度和CBR值存在的正相关关系,提升工程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二灰在改善潮湿高液限黏土的降水性能,提高CBR值,改善水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并对二灰改善土大规模应用于路基填筑的施工特点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二灰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李方华 《土工基础》2012,26(2):90-92
对麻竹高速公路宜城至保康段膨胀土进行了掺生石灰试验研究,通过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胀缩膨胀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掺灰比时改良土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承载比、膨胀量、胀缩总率等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从而确定了该地区膨胀土改良的最佳掺灰比。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砂与粉煤灰不同掺量及不同养护时间对桂林红黏土的改性效果,进行了直剪试验、CBR试验以及电镜扫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直剪试验中,各掺量的砂与粉煤灰在初期对桂林红黏土的强度影响不大,但随着龄期的延长,强度会缓慢提高直至呈平缓趋势,且最优掺配比例为20%砂和10%粉煤灰;在CBR试验中,掺加砂与粉煤灰时既能提高承载比又能降低膨胀量;从微观结构分析,掺和砂和粉煤灰红黏土从根本上改变了土体结构,使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