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归纳并总结出大运量、长距离变坡运输下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案以及制动方式可行性理论。以常规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案及制动方案理论为基础,研究出长距离、大运量下带式输送机的常见的驱动方式及制动方式,并对常见的驱动方式、制动方式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长距离多坡段带式输送机驱动部分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该条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了长距离多坡段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的动张力、速度、位移特性,其头部张力是尾部张力的1.5倍,张紧装置的最大位移达到2.6m。该分析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可为超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型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CEMA标准的变坡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对大型变坡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各种驱动布置方式及其不同工况下的输送带张力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分析讨论。算例分析表明,采用CEMA标准进行大型变坡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特点设计出了具备完整功能的监控系统。同时利用变频器、PLC、以太网解决了多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功率平衡问题。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相关软件、硬件的设计,为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综合控制提供了一套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前,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的发展趋势是长距离、大带宽、高带速即大运量带式输送机。设计参数是进行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的基础。参数确定是否合理和全面,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使用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国外带式输送机的基本设计参数进行研究,进一步改进完善我国的带式输送机的基本设计参数,确定适合我国生产工艺、使用情况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对我国的带式输送机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橡塑机械时代》2014,(4):51-52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特性仿真 【摘要】: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在满载、正弦加速度可控启动和不同启动时间条件下对60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出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4种启动时间下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显示延长启动时间可显著降低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同时得出了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长距离、大运量的下运带式输送机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现场,为解决下运带式输送机在重载制动时的安全停车问题,提出采用提供制动力的线摩擦输送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8.
长距离、大运量的下运带式输送机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现场,为解决下运带式输送机在重载制动时的安全停车问题,提出采用提供制动力的线摩擦输送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带式输送机传统的静态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大运量、长距离和高带速输送机的使用要求。通过分析在输送机启动过程中,不同负载对输送带动态特性的影响,为带式输送机的动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利用AMESim建模软件,建立了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带式输送机在空载、变负载和满载工况下对输送带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输送机启动过程中,负载特性影响输送带动张力大小、应力波传播的速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信息技术时代,某些关键性的技术使带式输送机生产产生了飞跃,包括运行阻力计算方法、标准、动力学分析、高张力输送带设计、接头分析、输送机试验台的发展及缓冲、清扫和监控技术。带式输送机已经在长距离输送机、转弯输送机、高强度倾斜输送带、高速输送机、管状输送机、双向输送机、垂直提升输送机和气垫带式输送机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车式导向拖带装置+动卷胶带放带装置组合的新技术,在隧道内沿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纵向中心将双卷胶带顺利开卷及拖放定位,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为向家坝水电站隧道长距离输送线的64 km胶带安装工程提供了专题技术方案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散料输送行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其设计、使用及维护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就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变频调速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李雅庄煤矿长距离胶带输送机交流真空接触器直接启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频器调速驱动,并分析了胶带输送机起动、制动过程分析。并针对李雅庄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应用方案.实现了多驱动器之间的协调控制,使胶带输送机在轻载及重栽工况下,均能有效控制其柔性负载的软起动,软停车动态过程.实现各驱动之间的功率平衡,降低起动、停车过程对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冲击,大大增加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DTII型带式输送机的选型标准,分析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选择部件的计算过程,对整个部件选型流程做出了详细论述。结合并从查阅相关资料入手,对输送机各个部件如皮带、滚筒、电动机等进行了设计计算与分析选择,组合装配成应用于指定环境条件下的带式输送机。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条件与工程要求整合出合理的选型方案,为大倾角长运距皮带机在井下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后续施工与控制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解析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物料横截面积的计算过程,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大倾角皮带机输送量的计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驱动方式不同,T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方法与传统带式输送机的有很大不同。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单个驱动点上的驱动力计算方法,为T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GB/T 17119—1997所定公式计算带式输送机运行功率时,存在程序长、查阅数据多等问题;对于短带式输送机,由于其附加阻力占比大,不能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而使计算变得比长带式输送机更复杂。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编写《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时,调整了计算顺序,编辑了多个表格,并提出采用"简易计算法"进行短带式输送机计算,从而使带式输送机运行功率的计算变得方便易行。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8.
阐述带式输送胶带机的目前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胶带机在各种工作环境下运行阻力和功率消耗;关于输送能力、运行阻力、输送胶带张力和拉紧力的理论计算;从而为带式输送胶带机设计和部件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T型带输送机驱动单元间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输送带的张力分布,降低输送带的强度,在T型带输送机中采用主驱动电机与分散驱动单元相结合的驱动方式,建立了输送机模型,分析了各驱动单元间的张力关系、分散驱动单元的总驱动力以及分散驱动单元的数目,得到了驱动单元间距的数学表达式,为T型带输送机的进一步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