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点军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野生与栽培情况,明确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点军区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41个样地、205个样方套、1 23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品种451种,涉及102科328属。其中,重点调查物种91种,涉及中药材101种。采集种子标本35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户3户,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4个中药材流通点。收集、整理民间传统经验方28个,医学古籍23本。结论:点军区中药资源物种较为丰富,柑橘类品种有较大量的种植,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南漳县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栽培与野生情况,明确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湖北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漳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46个样地、230个样方套、1 38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 041种,涉及150科654属。其中,包含重点调查物种210种,涉及中药材224种。同时,本次普查还采集种子标本19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6个,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了14个中药材流通点和1个中药材企业的市场调查,收集、整理民间传统验方21个,医学古籍10余本。结论:南漳县内中药资源物种丰富多样,分布广泛,药材蕴藏量大,然而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退化,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冈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普查共完成39个样地198个样方套1188个样方的调查,采集药用植物品种221个,涉及61科175属,其中重点品种23种,涉及中药材223种。同时,本次普查还采集种子标本10种,走访调查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调查栽培品种1种,完成3个中药材市场和1个中药材企业的调查,收集整理民间传统知识调查1份。结论云冈区内中药资源种类相对较少,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退化,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尤其区域内煤矿产业导致植被减少,环境破坏严重,建议当地政府重视并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及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南宁市邕宁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资料,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对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实地样方调查,同时收集栽培药用植物相关信息,将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物种类群、组织结构及分布特点等方面的整理分析,并与第三次普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普查工作共完成了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 080个样方的调查,采集到药用植物共计112科,362属,510种(包括种下亚等级单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390种,栽培药用植物资源共120种。结论:邕宁区药用植物资源物种较为丰富,分布广泛,药材蕴藏量较大,该研究结果对于今后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中药产业科学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山阳县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相关中药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以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方法,选取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共6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共完成覆盖18个乡镇、36个样地、180个套方、1080个样方调查。药用植物种类有1311种,其中一般品种940个、重点品种371个,采集中药材标本32个品种,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19个品种。结论本次普查试点的经验对今后开展相关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成果可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四川省荥经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为荥经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普查数据整理和民间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荥经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普查共完成了37个样地、185个样方套、1 11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标本487种,其中普查重点品种73种。结论:荥经县中药资源物种较为丰富,分布广泛,然而中药材种植产业较为落后,缺少规划,矿山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省盐亭县中药资源、重点品种、药用植物栽培情况等,为盐亭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栽培药材调查、市场调查、民间走访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普查数据整理等方法,对盐亭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总共完成了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 080个样方的调查,完成重点中药材调查40种,重点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40种,调查栽培药材20种,制作药用植物标本407种。结论:盐亭县中药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中药种植产业正处于初期阶段,栽培药材种类丰富,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盐亭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充分发掘当地中药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基于3S技术调查陕西省宜川县野生中药资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陕西省宜川县野生中药资源。方法:利用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指导下,结合宜川县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及县域内目前植被分布状态,制定普查方案。通过样线样地调查,对县域内野生药用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采集标本、药材和种质资源;通过走访,对传统知识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对普查结果归纳整理,填报国家采集系统数据库。结果:共完成39个样地调查,195个套方,涉及35科、158个物种,其中重点调查品种44个,一般调查品种74个,特色品种3个。结论:通过这次普查,明确了宜川县域野生中药资源分布情况,为中药材资源开发及医疗保障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代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分析评价,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制作等,对代县现有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蕴藏量评估。结果本次普查共完成44个样地、220个样方套、1 32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调查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5种,隶属于17科23属,包括山西道地药材6种,总蕴藏量为951.64t。结论代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有些品种分布区域狭窄,蕴藏量小,急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明确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重点中药材品种及民间常用传统验方和药材栽培情况。方法:借助"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样地、样线调查和调查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和药材栽培种类、数量等数据。结果:共完成了37个有效样地,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40种(分布在61科152属),制作药用植物腊叶标本513个,采集照片16472张,录制视频194个。确认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1种,收集重点药用植物品种种子19种。走访收集民间传统验方6个,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9处,栽培药材共计25种,其中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有蒲公英、人参、西洋参、赤芍和刺五加等。结论:恒山区野生和栽培药用资源较为丰富,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利好环境下,恒山区的中医药产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秀山县药用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脉中段。此次药用植物调查,可摸清秀山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样方调查法,开展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品种种类、数量等信息,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物种测量单株重以计算样方内蕴藏量。结果表明,秀山县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物种410种,分属133科312属,其中菊科最多为30种,最大的属为蓼属,有9种;调查记录重点品种93种,分属55科90属,以唇形科最多,为7种;千里光、杠板归等重点物种的蕴藏量相对较高;调查还发现南方红豆杉、水杉等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中药。本次调查结果与武陵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秀山县中药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药用植物物种数量大为减少,应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促进生态恢复,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特色优势,开发新的现代药物制剂,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 种,重点品种143 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5%,隶属于71 科,132 属,野生重点品种128 种,栽培重点品种30 种(包括15 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其中14 种中药材得到大规模栽培。通过此次普查有助于了解城口县重点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资源蕴藏量,为中药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安徽省怀宁县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栽培与野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安徽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怀宁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普查掌握了怀宁县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植物资源,采集植物腊叶标本1001份,收集598种植物信息,涵盖140个科,其中植物新记录7种,新分类群1种(怀宁毛茛);并收集了65种药材及46份种质资源;完成了36个样地205个样方套的调查;对怀宁县栽培药用植物进行走访调查,重点调查了辛夷、瓜蒌等特色中药的栽培技术及状况。结论怀宁县中药资源物种较为丰富,分布广泛,药材蕴藏量大,但野生资源受到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现状,为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也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要求,通过样方、样线和访问等调查,以及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栽培及应用等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到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共152科,533属,856种。其中,重点药材有103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22种;发现并认定新种1个。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主要有砂仁、草果和薏苡仁。结论:澜沧县内中药资源物种多样、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应加强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榆树市药用植物的调查,并走访调查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研究当地野生中药资源,为榆树市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采用样地、样方定点调查,并结合野外踏查方式统计调查获得相关数据。此次资源普查共统计调查野生植物53科231种,真菌类5科7种,采集药材112类,不仅明确了榆树市资源较丰富的药用植物和珍贵濒危物种,同时为今后榆树市域内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辽宁省凤城和宽甸进行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旨在了解本地区的中药资源状况,为其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本底资料。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方案,通过野外调查走访,以样方的方式进行深入调查。结果:经过2014到2015两年的实地普查,凤城、宽甸分别调查样方套为360个,涉及药用植物分别为843、831种,其中重点品种分别为46、56种,特色品种分别为34、36种,采集标本分别为1200、1300份、药材样品分别为67、63份,拍摄药用植物及生态环境照片分别为18 865、20 181张,收集种质资源分别为55、52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黑龙江省富锦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代表区域,设置样地、样方,记录品种数量、药用部位重量、位置信息及影像资料,结合前期考察结果,经内业整理,摸清富锦市中药资源分布状况。结果富锦市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品种410个,其中包括16个重点药材品种,2个药用植物资源品种新记录。16个重点药材总蕴藏量1675.1379kg。结论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部分种类蕴藏量较高。本次资源普查可为当地野生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清查庆安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情况,掌握该区域中草药资源现状,为庆安县中药材事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遵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选择系统分层抽样方式确定样地位置,通过现场调查、路线调查和访问调查等基本方法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外业调查、样本收集、标本制作与鉴定、影像留存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共完成47个样地,235个样方套,采集记录野生药用植物380种,涉及83科243属。其中包含重点调查药用植物17种,特色药材6种。结论庆安县自然条件适宜药用植物的生长,中药资源丰富度较高,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9,(10)
目的:基于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河池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以期探明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取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城江区境内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整理该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功效、出现频率、蕴藏量等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金城江区有野生重点药用植物43种,隶属31科43属,总蕴藏量14 070.82 t,包括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1种、广西道地药材8种;对重点药用植物的性状、功效、分布和蕴藏量等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该区域应被列为珍稀保护药用植物的物种。结论: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岩溶特色明显,但是部分药用植物分布区域狭窄、出现频率低、蕴藏量小,野生资源处于稀缺状态,对部分特色药用植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海南省五指山山脉中药资源调查数据,全面掌握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并制定适宜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方法: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法,设立"样带、样地、样方",结合现场调查、走访等措施,收集野生和栽培中药资源种类、储量及销售情况数据。结果:海南省五指山辖区分布野生中药物种540种,隶属118个科;保亭辖区分布野生中药物种591种,隶属123个科。调查到全国重点药材物种47种,海南省重点药材19种;中国特有物种26种,海南省特有种17种。全省主要栽培药材13种,其中面积较大的为槟榔、益智、胆木、龙眼、荔枝、牛大力等。结论:海南省五指山辖区气候类型多样,野生中药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资源少,适宜发展林下药材种植,重点发展特色"南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