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区块链技术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后,其产业发展演进快、舆情热度高。本研究将情感因素纳入新兴产业网络舆情热度预测,探究区块链产业关注主题及发展态势。[方法/过程]论文融合情感分析与多元时间序列特征提出舆情热度预测模型,采用BERT-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方法对舆情文本分类并赋值,挖掘情感极性类别的主题,将不同情感倾向的情感值分别取绝对值累加,构建基于情感因素的多元时间序列特征体系,并输入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模型进行区块链产业舆情热度预测。[结果/结论]BERT-BiLSTM在情感分类任务中准确率为84%,其中消极和中性情感类属文本的成因主要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不信任”和“缺乏区块链相关概念的了解”。在热度预测模型中,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降低17.67,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降低15.14,决定系数(R-Square,R2)提升11%,模型总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微博转发是实现微博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对用户转发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对热点话题检测、舆情监控、微博营销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中用户兴趣表示不够全面准确以及未考虑情感差异对用户转发行为的影响,提出一个融入情感差异和用户兴趣的微博转发预测模型。[方法/过程] 该模型首先从维基百科中提取概念语义关系构建维基知识库,将其作为语义知识源对微博文本进行语义扩展,解决语义稀疏问题;对语义扩展后的用户历史微博进行聚类,提取用户兴趣主题和主题对用户的影响力;然后计算微博中各类情感的情感强度,提取情感差异特征;最后结合用户行为特征、用户交互特征、微博特征、用户兴趣特征和情感差异特征,运用SVM实现微博转发预测。[结果/结论] 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迅速传播可能会引发群体性的焦虑和恐慌,识别社交媒体中潜在的谣言传播者,研究及评估影响谣言传播者识别的重要特征,为舆情管控和网络治理提供策略。[方法/过程]提出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景下多特征融合的潜在谣言传播者识别模型,首先基于BERT-BiLSTM模型提取微博的语义特征,然后与用户特征、微博特征以及情感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基于LightGBM算法构建用户分类模型,并利用SHAP值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多特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传播者识别模型在微博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能够达到87.94%,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提出的4个维度的特征对谣言传播者识别均有贡献,其中文本语义特征对谣言传播者识别准确率的提升最高。  相似文献   

4.
管雨翔  王娟  张鹏 《情报工程》2023,(6):105-116
[目的/意义]研究涉警网络舆情主题特点及网民情感变化,可以为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和警察形象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际价值。[方法/过程]获取微博平台涉警网络舆情数据,使用LDA主题模型及TF-IDF算法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主题发现研究,基于Word2Vec模型构建涉警网络舆情领域情感词典,进而对网民情感进行分析。[局限]在案例选取及分析方面不够全面。[结果/结论]通过LDA主题模型及TF-IDF算法可以使主题划分更为明显,基于领域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也较为准确,更好地反映出舆情传播过程中热点话题及网民情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璐  吴林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120-129
[目的/意义]微博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面向突发事件的微博主题和情感挖掘对掌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识别与预测潜在问题及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尝试提出一种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方法/过程]以寨卡事件为例,通过划分微博舆情演化的生命周期,基于word2vec技术分别提取该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微博主题,采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引入情感词、表情符号等多情绪源,对不同主题下的评论情感做细粒度划分,并计算情感强度,最终实现微博主题与情感的协同分析。[结果/结论]所提出的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能够揭示面向特定事件的微博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题特征、情感类型与强度,剖析网络舆情主题与情感特征的协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从消费者真实购买体验的网络平台上抓取在线评论信息,构建基于在线评论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方法/过程]以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模型(ACSI)为基础,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期望和感知情感4个属性方面构建在线评论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模型,结合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算法,从数据准备、情感分析和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3个研究阶段,通过模糊推理系统设定计算规则,采用Mamdani方法对网络口碑舆情进行监测评估。[结果/结论]以亚马逊手机品牌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提出的基于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方法得到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可以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提供信息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以用户情感为线索的图像检索已成为机器学习研究的热点,但图像情感特征标注的语料数据多来源于对图像低层特征的抽取,从而导致图像检索过程单一化和程式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情感特征抽取的算法,将图像底层特征融合到图像的高层情感语义当中,为实现图像的情感语义检索提供了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改进的卷积网络模型,将数据集图像的颜色、纹理作为输入,经多层运算自动提取图像的情感信息,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计算出改进后模型的情感检索准确率,构造出准确率较高且过拟合程度低的图像情感特征提取模型。[结果/结论]应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图像情感特征的抽取,相较于原模型提升了10%的检索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情感维度是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级别的评定信号,其影响要素关联模型的构建能够较为清晰地描述各要素间及其与大数据网络舆情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从而为深入探讨大数据网络舆情信息的情感发展规律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根据情感维度理论,从情感的种类、情感的转换、情感的唤起3个维度建构大数据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情感维度要素关联模型。[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舆情信息情感维度模型中舆情信息的情感级别与情感反应、情感焦点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情感指向与其他维度之间存在弱相关;情感维度模型中没有完全无关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赵晓航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
[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探索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舆情研判方法,并进一步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实操方法的建议。[方法/过程]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危机传播的基本要点,对信息发布效果和舆情实时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在应用处理层面,以新浪微博中“天津爆炸”事件相关信息为例,爬取新浪微博全量数据,基于危机传播领域知识和信息发布文本构建领域词表,并结合危机传播阶段特征,对全量数据进行主题提取和情感分析。[结果/结论] “后微博”时代,微博用户量下降,但其仍旧是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舆情扩散的主要阵地。探求突发事件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平台,收集、研判、应对网络舆情,为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博弈作为社会热点事件,容易形成网络舆情.文章运用了基于词向量的文本情感分析方法,从网络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关注2020年中美外交互相关闭领事馆事件.在分析文本词频、文本情感、情感时间序列的基础上,探究大国外交中的网络舆情特征.研究认为:大国外交的网络舆情文本带有明显的情感化表达特征以及包容化、趋向...  相似文献   

11.
文本情感分析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运用于舆情分析和内容推荐等领域,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提出基于语法规则和自注意力机制的GCN情感分析方法。首先,使用Glo Ve预训练模型与Bi LSTM模型提取文本的语义特征,并采用spa Cy工具对文本进行句法依存分析,从而提取文本的语法规则。其次,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并依据语义特征与语法规则构建GCN模型。最后,采用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进行情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相关基线模型相比,在Twitter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和宏F1值分别得到了提升,具有较好的情感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快速、准确地从突发网络舆情文本中识别事件。[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融合句法特征和句法相似度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结合句法特征提出面向事件的句法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事件语义标注和句法特征提取方法构造事件句法特征库,通过计算待测文本与句法库的句法相似度来识别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结果/结论]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所提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在该舆情下的最优相似度为0.93,在此相似度下从一段新的文本中识别出160个事件和30个非事件,F1值达到了0.848。通过方法测评证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在利用句法相似度识别事件和进行相同相邻词性合并等方面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衍生性网络健康谣言生成门槛低,周期性强,危害影响深远,是网络健康谣言识别与治理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重要突破口。[方法/过程]借助深度语义表征和聚合方法,探索衍生性网络健康谣言文本内容的六要素特征;通过结合网络健康谣言的分布式语义特征预训练模型,构建包括六个类别、6287个词汇的网络健康谣言文本内容要素词库;在将健康谣言标题特征、内容文本六要素特征以及主体内容文本特征进行统一的向量空间表示与融合后,构建面向多源文本特征融合的网络健康谣言识别模型。[结果/结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已有的对照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文本特征融合模型使衍生性网络健康谣言识别的准确率有较好的提升,且丰富的可拓展健康谣言要素词库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好的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微博评论情感分类模型可以为相关舆情监管部门正确管控话题事件的发展状况和舆情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运用多尺度卷积核改善微博评论中上下文信息有限的条件制约,构建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微博评论情感分类模型;通过爬取"微博热搜整改"数据,对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微博舆情等上下文信息有限的短文本分类任务中表现良好。本文在理论层面为微博舆情情感分类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情感分类理论模型及分类方法,在实践层面可以更好地指导舆情监管部门对舆情的情感倾向进行更好的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信息语义识别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梳理和分析主要网络舆情语义识别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情感倾向性分析技术、网络舆情话题识别技术的现阶段研究状况。[方法/过程]从技术特征中提取出处理精度、技术复杂程度、通用性、适应性等指标,根据所提出的指标对网络舆情信息语义识别关键技术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分析得出各类技术的优劣之处,挖掘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有效开展舆情监测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国内游客在线评论文本中分析挖掘出游客对目的地的潜在印象,有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了解游客的真正需求,从而科学规划目的地的发展,提升目的地的美誉度。[方法/过程]通过构建词云图进行热词分析;通过DBSCAN密度聚类、构建语义网络关系图完成特色分析;通过提出一种基于Bert的双路神经网络融合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TNNFMB(Two-way Neural Network Fusion Model Base on BERT)结合迁移学习实现情感分析,以此挖掘游客的潜在印象。[结果/结论]通过实验,总体挖掘分析出游客高度关注目的地的服务、环境、设施、性价比、位置、景点景色、景区项目,并验证了TNNFMB模型在分类准确率上比基线模型至少提升3.06%,取得了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以汽车论坛例,提出一种针对专业社交媒体文本的主题知识元抽取方法。[方法/过程]首先,通过LDA模型提取出汽车论坛中文本的主题,并进行去重,形成主题列表;其次,基于融合主题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T-LSTM模型构建适于汽车论坛本文的情感分析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各词汇在图模型TextRank中的重要性与各词汇的Word2Vec主题相似度,抽取情感关键词与关键句,用于对文本主题与情感倾向的解释与补充;最后,对上述方法进行集成,输出结构化的主题知识元。[结果/结论]实验结果中,抽取得到的主题知识元合格率达到69.1%,表明本文提出的主题知识元抽取方法,能够围绕知识主题较为准确地抽取知识元,实现知识的结构化转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准确地计算微博相似度可以提高微博主题挖掘效率,对舆情治理、保障信息安全具有实践意义。针对微博文本语义稀疏、高维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入微博非文本特征的超边相似度算法。[方法/过程] 分析微博舆情发生机制,利用超网络模型表示微博舆情主题形成过程,通过计算各层子网相似度及各层子网对主题形成的贡献度构建超边相似度算法。[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论文所提出的相似度方法有助于提升微博舆情信息的主题聚类效果,特别是对于文字性表述相似程度高的微博信息,具有明显的主题区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基于图片的情感分析已逐渐成为情感分析的潜在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与总结了图片情感分析的历史与现状,有助于相关研究工作的推进。[研究设计/方法]从传统的视觉情感分析方法和深度学习两个方向对图片情感分析相关研究的技术方法进行梳理并评述。[结论/发现]随着图片情感分析粒度的细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于深度学习算法和标注方式的优化;同时,加快带有情感标签图片数据集的开放进程,可以更好地推动研究者在此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价值]深入梳理了图片情感分析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信息检索处理的是相关性的不确定性问题,但在技术层面则通常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对信息内容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语义关注不多,而这一问题在某些信息检索应用场景中可能显著地影响信息检索的结果,因此针对这类不确定性语义,需要考虑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过程]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语义表示方法和将这类不确定性语义特征与文本特征、主题特征相融合的检索模型,并利用公开的数据集开展实验研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实验。[结果/结论]D-S理论中的证据区间概念能够描述上述不确定性,多源证据融合方法也能够将这类不确定性语义特征与文本特征、主题特征融合,并通过模型训练得出理想参数,进而改进检索结果。这一模型在理论上具有包容性与可扩展性,基于该模型融合其他检索方法是进一步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