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96级和 97级分析化学教学中设计了一种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 ,并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对比试验。新教学模式真正突出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育原则。自学是核心、引导是关键 ,实践效果好 ,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论证探究式(ADI)是科学探究活动中融入科学论证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材中的实验活动“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为例,教师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方法及收集证据、构建论证、论证、反思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同伴互评、报告修改与提交等8个阶段设计教学方案。ADI教学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自学预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自古以来教师指引学生主动自学,学生精于自学,具备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习惯和能力,常被人们作为教学之道的精髓传颂着。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需要学生独立参与并主动完成的认知过程,而不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课堂上各种填鸭式现象都会隔断学生独立参与机会,限制他们主动精神的发挥。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大都是从这里做起的,以此探索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上都适于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并能独立参与完成各项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以使学生达到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习惯、以思维为主的能力上,以及非智力因素、道德品质方面,都得到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胡红杏 《化学教育》2017,38(19):42-48
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学化学藏汉双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在双语教学模式推进和功能体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化学教师双语教学能力需要提高;藏族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制约着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藏族中学所用化学教材对藏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远离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境遇,学习资源缺乏,使藏族学生遭遇语言经验和知识理解的双重难度;藏族中学化学实验条件和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由此提出促进化学藏汉双语教学的策略建议,以提升藏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民汉兼通”的理科人才。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以Blending Learning为教学理念,通过构建学科教学网站实施"双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Blending Learning"是当前国际教育理念发展的最新动向。而在教学中实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在经历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与继承及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扬与引申后建立起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问题研究法”的实验初步结果。实验表明:实施“问题研究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问题研究法”更适合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的学生,但也能增强一般学习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物理化学课程中的“表面张力”一节教学为例,依据教学目标、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等3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各个教学环节的思政元素,力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综合性作业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元化教学模式可较好地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知行合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刘秀英  吴晗清 《化学教育》2017,38(15):15-19
课堂实践考察表明,当前化学概念教学中以“规训”为主。主要原因是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无视概念形成的历程,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代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齐划一的总结等,导致高耗低效,师生效能感降低。基于催化剂、勒夏特列原理等案例的分析,提出概念、原理等教学的变革性策略是: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以实验探究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合作与讨论过程中展示学生不同的概念思维,让学生在主体体验中由科学事实、现象抽象出科学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王素珍 《化学教育》2014,35(19):28-32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2者各有利弊。以“氢氧化铝的性质”等教学案例为例,阐述“翻转课堂”在“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及“演示实验教学”上的优势,“传统课堂”在“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态度、情感等隐性知识的传授”上的优势;提出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时,应研究其适时性、合理性的观点;主张将2种模式相互渗透,设计完美“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课题的确定学习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的认知过程.教师为学而教,贵在寓“导”于教,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和聪明才智,使之“自奋其力,自至其知”株铁一中是一所普遍企业中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会学,不善学,究其根源,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抱”得太死,“喂”得太多.  相似文献   

11.
曹波 《化学教育》1997,18(6):31
点拨是指教师用简炼、精辟的语言,或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示或指点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中的一种艺术。点拨是否恰当,也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本文仅就“点拨”时应遵循的原则、“点拨”的类型作些探讨。一、”点拨”的原则1.启发性原则点拨要点在点子上,拨在关键处,即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揭示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醒悟,虽然只有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达到“。已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效果。2.适度性原则点拨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目标,需要改变目前分析化学教学中“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现状,提出“理论知识(Theory)–自主实验(Experiment)–实践应用(Practice)”融合教学模式(简称TEP)。TEP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任务”这条主线将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构建一个递进式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中采用“任务和问题驱动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相对简单的实验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实践应用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意义有难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内容,实现“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为了使TEP模式有效实施,还需做好课程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创新应用能力及岗位需求重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4个方面系统地探索了基于翻转课堂-PBL教学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与应用,旨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药物分析教学新体系,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一兵 《化学教育》2003,24(4):22-23,29
所谓教学高潮 ,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 ,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一般说来 ,处于教学艺术高潮中 ,学生对教师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 ;或是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考 ;或是因解决了某一重点难题而释然愉悦 ;或是为有了新发现而惊奇、欣喜 ;或是为领悟到知识内涵的情理而激动自豪 ;此时 ,学生处于异常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之中 ;学生的认知与激情互相促进 ,实现了知、情、意的飞跃与升华。那么 ,在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 ,如何形成教学艺术的高潮呢 ?1 “逼人期待”的悬念悬念在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学生在学习《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中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较差等问题,结合《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的课程特点,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三大理念"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内容包括: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维元  史鸿霞 《化学教育》2021,42(22):75-80
依托“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在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通过师范生对主题实验在扎实、全面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重点从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案等维度进行创新性改进和设计活动,达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发挥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凸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对学习和教学的内涵理解,更有利于在真实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及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朱必富 《化学教育》2010,31(2):33-35,64
总结了"在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方法、途径和实验初步结果。实验表明:化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促进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情",并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该模式在农村中学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吴淑琰 《化学教育》2015,36(14):64-66
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和职业能力观为理论基础,在高职高专“给排水化学及水分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践,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就实践过程中对创造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个案例教学实践,探讨在普通化学模块化教学中如何将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科专业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丁革兵  李赤  刘春华 《化学教育》2012,33(8):29-34,41
阐述了以“学生化学学习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高中化学新授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模式的内涵,即教师以“相信学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为前提,课前至少经历2次“学与教”的设计,学生至少经历2次“学”即课前“先学”和课堂“再学”的过程.阐述了该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包括教师的2次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的“先学”和“再学”要求)、实施要求(包括学案设计要求和课堂教学流程)以及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