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者为主体,以使用后评价理论为基础,将质化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实例分析评价得到影响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各量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该评价的相关反馈信息作为校园环境空间进一步重塑设计及投资建设的依据,获得一种完善校园环境空间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城市道路节点空间使用状况评价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勇  吕萌丽 《规划师》2007,23(3):82-86
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行为模式、认知、意象、空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得出当前广州市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的使用状况有以下特点:公众行为模式与活动意愿契合度不高;公众认知模式多元化,设计师与公众认知模式差异性显著;节点空间环境意义与倾向性意义基本重合;公众对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的使用意愿为"使用便利"及"活动多样性";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的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从深圳高新技术园区中社会交往空间节点使用情况着手,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全面理解使用状况评价的实际操作过程,从多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已实现的设计,并对使用状况评价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健  马瑞 《华中建筑》2008,26(7):200-205
该文提出了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的建议,以此唤起人们对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校园的关注。通过对设计对策的总结,以期能够在其改造和更新过程中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我国高校校园外部空间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在对外部空间的认知的基础上,对校园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按点—线—面的空间层次对高校校园的外部空间进行了系统规划,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选择广东地区31所典型高校校园进行主观满意度和舒适度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探讨被调查人身份、性别与年龄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因子及其权重。采用聚类分析法,比较不同高校排名等级和评价因素重要性程度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可能影响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和学生对校园规划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国内高校扩大规模速度减缓,高校逐渐趋向于自我完善阶段,聚焦于研究校园原有空间。以使用后评价为主要方法,了解学生对生活、教学、运动三大类区域消极空间的使用满意度,筛选出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内急需改造的消极空间,并提供相应的更新与再利用策略,从而提升校园空间的可达性、可塑性与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师生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以及对多元化空间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校园空间环境重塑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足空间环境使用者的需要是设计研究的目的.使用后评价是校园空间环境重塑的依据.基于使用后评价理论,以校园空间环境的使用者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400名学生对老校区空间环境的评价.运用实地调研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将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建立校园空间环境评价分析模型,获得该校区空间环境重塑的首要解决因子,为老校区空间环境的重塑及投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出发,以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为例。从“设计者”和“使用者”两个角度。对高校新老校区外部空间环境作出调研分析,尝试得出高校新老校区外部空间环境的各自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最后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为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富有生杌的高校校园环境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使用后评价作为评价建筑性能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估建成环境对今后的设计策划以及运营提供参考。该文研究以重庆大学B区为例,对校园开放空间进行建成环境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通过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认知地图与SD语义法的调研,针对重庆大学B区寻路难、空间认知模糊的问题,剖析校园开放空间在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环境提出改进的策略。评价数据将作为现有校园开放空间改造的指导资料,同时为新建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开放空间是小学校园建筑中孩子们活动交流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该文从开放空间的概念入手,分析开放空间的特征以及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开放空间的设计手法,并对小学建筑内底层架空空间、走廊、门厅、活动平台等开放空间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在当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创造出一个从室内到室外的多层次开放空间,适应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让小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空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对于校园空间整体空间环境而言,连接空间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连接空间穿梭、渗透于建筑内外空间,使校园空间连续有序,是整体校园空间环境中能有效促进形成师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空间诱因,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物态的空间,更是学习与交往的场所;使校园空间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封闭走向开放,同时也增加校园空间开放性、秩序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已成为目前我国部分大学校园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借鉴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另类空间”观点,提出必须从校园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区域文化认同感及文化变异三个角度出发来解决高密度校园中空间与使用的矛盾,并以同济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为例,对另类空间作了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多样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Openspace)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规划应努力创造多样化与富于特色的开放空间,以满足校园功能需求和提升校园环境品质。笔者主持的曲靖师范学院新校区规划在开放空间多样化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5.
蔡凌豪 《风景园林》2018,25(3):15-24
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营造"和"特征营造"两大内容,分别对应校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在分析校园记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校园记忆具有可建构性,从而提出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的5对基本要素—"事件"与"叙事","身体"与"运动","交流"与"知识","场域"与"景物","纪念物"与"符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商业环境空间的研究,总结了我国高校校园商业空间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商业空间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学校园商业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蓓 《安徽建筑》2006,13(5):36-37,39
文章以宁波2所新兴大学的校园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角度出发,对校园的整体环境、认知意象、交往空间及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建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值得关注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田立  梁俊 《中外建筑》2013,(12):138-139
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也陆续引进国外开放式空间学校建筑的观点,将不同院校同筑在一起,更加合理有效的创造科学性的空间,实现公共区域的空间服务共享。本文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大楼方案设计为例,试图研究大学校园建筑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校园建筑应该呈现怎样一种建筑形态,大学校园建筑将有什么样式的新趋势发展。并通过对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大楼的设计探讨校园建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开放与交互式空间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的空间环境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林万明 《中国园林》2003,19(3):65-68
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如何针对高速公路特定的空间环境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视觉特征,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等空间环境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具体阐述了空间环境特征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1 绪论 当前,在我国高校校园之,特别是那些处于城市中心区内的校园内部,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正在逐渐凸显--整个校园区被城市道路分划于相邻的几个部分,甚至高速路穿行其中、立交桥盘旋其内的场景也屡见不鲜.可以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历史发展中城市空间再分配及布局调整的遗留问题而产生,更多的则是与目前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交通建设以及校园扩大招生所引发的改扩建等进程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