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各向性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研究了纤维与基体的轴对称界面端的应力奇异性,并给出了界最佳 近的奇异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该轴对称界面端的应力奇异性与平面应变状态下相应模型的应力奇异性完全相同,材料对界面端附近奇异应力场的影响可用丰个双材料组合参数描述。  相似文献   

2.
王效贵  王美 《力学学报》2010,42(3):448-455
提出了一种分析双材料轴对称界面端的应力奇异行为的特征值法.基于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和一阶近似假设,利用分离变量形式的位移函数和无网格算法,导出了关于应力奇异性指数的离散形式的奇异性特征方程.由奇异性特征方程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即可确定应力奇异性指数、位移角函数和应力角函数.数值求解了纤维/基体轴对称界面端模型的奇异性特征方程, 结果表明:尺寸效应参数δ(奇异点与轴对称轴的距离和应力奇异性支配区域大小的比值)影响着应力奇异性的强弱与阶次, 准一阶近似解析解只是δ>>1时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3.
由全量理论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出发,提出了一种求线性硬化材料裂纹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并求得了线性硬化材料界面裂纹裂尖附近的弹塑性应力场,通过对扩张的Dundurs异材参数β的讨论分析了应力场的振荡奇异性。  相似文献   

4.
纤维端部的界面裂纹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通解,研究了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端部的轴对称币形和柱形界面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得到了裂纹尖端附近的奇异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轴对称界面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相同,并且与平面应变状态下相应模型的应力奇异性一致,材料性能对裂纹尖端附近奇异应力场的影响可用三个组合参数描述  相似文献   

5.
结合材料界面端的三维应力奇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特殊有限元方法,开发了一个用来求解结合材料界面端三维应力奇异性问题的数值分析程序。该方法只需对界面端的角度方向进行离散即可求得应力奇异性。结合材料的应力奇异性取决于两种材料的材料常数和界面端形状。选用三个材料参数作为变量,用来研究结合材料三维应力奇异性随材料常数的变化规律。文中计算了几种重要而且常见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据库。同时,还分析了应力奇异性随界面端形状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应力函数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许金泉  金烈候 《力学季刊》1996,17(3):189-195
接合残余应力对异种接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很大,正确地分析接合残余应力在界面端附近的分布及其奇异特性,是研究异材强度评价方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弹性学中的Goursat公式和有关微分方程解的理论,求得了平面近似下的界面端附近的残余应力场及其应力奇异性,与单纯的外力作用时的情况不同,残余应力在界面端有可能出现对数型的应力奇异性,并且不能仅用Dunders的异材参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纤维段裂试验的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瑛  嵇醒  刘国民 《力学季刊》2003,24(4):546-551
纤维段裂试验是测定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细观实验方法之一,其试验结果与其他三种细观试验方法(纤维拔出、纤维压人和微珠脱粘)测得的结果各不相符,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仔细研究了纤维段裂试验过程,可发现如下两个问题,首先是试件中纤维断裂造成的界面端应力奇异性问题;其次是纤维断成临界长度时界面是否脱粘的问题。针对界面端应力奇异性问题,本文建立了界面端轴对称分析模型,运用渐近展开法,推导出求解界面端特征值的特征方程,并由此得到应力奇异性指数随Dundurs常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文献[5]所用试件的纤维/基体性能数据,计算出了界面端的应力奇异性指数,并与文献[7]得到的其他三种试验的界面端应力奇异性指数进行比较,发现纤维段裂试件也存在界面端应力奇异性,而且应力奇异性最强,也说明了与其他三种试验结果不具可比性。本文还对纤维断成临界长度时界面是否脱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各向异性双材料自由边界面端部奇异性场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所得到的各向异性双材料自由边界面端部的应力奇异性指数以及角分布函数,构造了一个自由边界面端部单元,据此建立了自由边界面端部奇异性场的杂交应力模型,并结合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导出应力杂交元方程,建立了求解平面各向异性材料裂纹尖端问题的杂交元计算模型.与四节点单元相结合,提出一种求解自由边界面端部广义应力强度因子的杂交元法.考核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数值解精度高,可应用于各向异性材料双材料自由边界面端部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材料受压试验研究了弱奇异性界面端的界面初始脱粘点的位置问题。实验材料采用钢和有机玻璃,根据弱奇异性要求和界面端应力分布特征,设计、制作了试件,并进行了初始脱粘实验。由实验发现楔形角为30°、45°和55°试件的界面初始脱粘点位置均在界面内部,脱粘是由有限应力引起的。63°是个临界角楔形角,大于63°试件,脱粘多会从界面端开始,即脱粘由奇异的界面应力引起的。此外界面正应力若为拉应力时,它对界面脱粘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细观实验方法主要有纤维拔出、纤维压力、纤维段裂和微球脱粘实验等四种;但这四种试验得到的界面剪切强度结果存在很大的分散性。虽经三十余年的研究和改进,仍未能消除。为研究分散性产生的原因,本文以轴对称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分析为基础,推导出求解四种试件界面端的特征值的特征方程,并给出了特征值随Dundurs常数的变化情况,由此发现用相同的纤维和基体制作的四种试件在界面端存在奇异性不同的应力场,从而阐明了四种界面剪切强度试验结果巨大分散性的产生原因在于纤维和基体间界面处的应力奇异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材料垂直于界面V型缺口理论,给出了单一材料和双材料裂纹问题、V型缺口问题应力强度因子的统一定义,得到了应力外推法计算双材料K_I的公式,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双材料单向拉伸和三点弯曲模型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双材料中弹性模量、泊松比、缺口深度、缺口张角对缺口尖端奇异应力场的影响,获得了一定范围内各种参数变化对缺口尖端奇异应力场的影响规律,为异体材料形成的V型缺口在应力断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重应力奇异性及其强度系数的数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具有两个应力奇异性次数的平面问题为例,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的数值分析结果确定奇异点附近多重应力奇异性的各阶次数以及相应的应力强度系数的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实例表明,本方法可以精确地求得各阶应力奇异性的次数,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应用外插法确定出对应的应力强度系数。  相似文献   

13.
Transversely isotropic piezoelectric (TIP) bimaterials with an impermeable interface crack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 J. Frac. 119 (2003) L41] into two clas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vanishing of the two singularity parameters or κ. It is shown in the present paper that the related eigenvalue problems for either =0 or κ=0 are not degenerate. The crack-tip generalized stress fields are obtained subsequently. A new definition of crack-tip intensity factors is presented for interface cracks in practical TIP bimaterial of practical interest. Such defined intensity factors are real numbers, which dominate the maximum crack-tip stress singularity and do not generate any phase angle change under any dimension system transformation for physical quantities.  相似文献   

14.
The spatial axisymmetric problem of an isotropic, elastic, homogeneous body containing an inclusion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with an interface corner point (along a circular contour) and arbitrary joining angles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the order of the stress singularity at the interface corner coincides with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plane strain problem, but the dependence of the singular stress field o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depends on both the Poisson ratios (of the two isotropic materials) as well as on the ratio of their shear moduli.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numerical, finite-element-based results in a special bimaterial case.  相似文献   

15.
A crack terminating at an interface of two dissimilar elastic materials is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symptotic stress field near the crack tip is in general composed of two parts with each part being characterized by one singularity. The detailed relation of the two singularities with the bimaterial properties is given for some special cases of the crack.  相似文献   

16.
瓷修复体界面断裂行为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如华  王冬梅 《力学季刊》2002,23(3):302-310
本文利用云纹干涉法和云纹干涉--有限元混合法,对瓷修复体的模拟双材料模型界面断裂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用云纹干涉和数字错位云纹干涉法测量带边裂纹的双材料四点简支梁在剪切作用下界面表面的剪应变分布及界面两侧局部表面的位移场,实验表明,由于界面两两侧材料力学性质不同,表现出界面剪切断裂问题的非称性和裂尖附近复合型断裂的特点;用云纹干涉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混合法对粘接界面角点应力奇异性进行研究,并对角点附近应力应变场作了分析,得到了应力奇异指数与边界楔角,载荷的关系,证明了用界面应力强度因子Kf来描述界面端部区域应力分布的公式,并得到了双材料界面端部区域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本文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金瓷修复体界面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同时也说明云纹干涉法对于双材料界面断裂行为的研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