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背景:钴铬合金不含镍和铍等有害元素,且增加了钼和硅的含量,被认为适宜烤瓷使用,但关于其边缘适合性和金瓷结合性能等方面均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比较高金合金和新型钴铬合金烤瓷冠边缘适合性和金瓷的结合强度。 方法:金瓷冠预备体可卸代型24个,分为两组,一组为高金合金组,一组为新型钴铬合金组,分别制作金合金和新型钴铬合金基底烤瓷冠各12个,羧酸锌水门汀黏固。应用体式显微镜测量边缘浮出量,后将样本置于自制套管内,采用万能拉伸实验机测量崩瓷时的载荷力值。 结果与结论:高金合金组唇侧边缘间隙、舌侧间隙均稍高于新型钴铬合金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崩瓷时的载荷力值稍低于新型钴铬合金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从边缘适合性和金瓷结合角度来看,新型钴铬合金较适合烤瓷用。 关键词:新型钴铬合金;烤瓷冠;边缘适合性;金瓷结合;口腔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25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回收再利用烤瓷合金废旧料及是否添加新合金问题上存在争议。其中镍铬烤瓷合金在真空加氩气保护的环境下反复铸造后金瓷结合力的变化报道较少。 目的: 观察反复铸造对镍铬烤瓷合金金瓷结合力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06/08分别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技工室、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镍铬烤瓷合金为UNI METAL VH,SHOFU Co.,Japan产品,烤瓷粉为VINTAGE,SHOFU Co.,Japan.产品。 方法: 根据ISO 9693标准,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在氩气保护真空加压铸造环境下分别经过1~5次铸造后的镍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力,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试件被加载至瓷层完全剥脱后,试件金属基底表面形貌及脱落瓷的形态。 主要观察指标:试件加载后金瓷开裂瞬间的力值,瓷层剥脱后的金属表面形貌及瓷层剥脱后的瓷表面形貌。 结果: 分别经过1~5次铸造后的镍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力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64)。体式显微镜下可见剥脱的瓷层完整无破裂,试件金属基底瓷层剥脱面呈毛玻璃样。 结论:镍铬烤瓷合金在真空加氩气保护铸造条件下分别经过1~5次铸造后,金瓷结合力无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背景:新型钴铬合金为一种不含镍和铍等有害成分的齿科合金材料,但关于其激光焊接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分析新型钴铬合金的激光焊接参数,优选激光焊接电压条件。 方法:铸造0.5 mm×6 mm×30 mm的新型钴铬合金试件60个,将试件分成6组。1组作为对照组;5组试件从中间断开,进行激光焊接,光斑直径设定为0.6 mm,脉冲持续时间10 ms,电压分别为220,250,280,310,340 V,焊后进行拉伸强度测试,记录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结果与结论: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拉伸强度随电压升高而增加。延伸率在电压低于280 V时,随电压增大而增加;高于280 V时,随电压增大而降低。电压为280 V时,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的拉伸强度为(679.94±46.87) MPa,延伸率为(5.91±0.38)%。提示电压280 V,脉冲持续时间10 ms,光斑直径0.6 mm条件下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4.
背景:已有国内外学者对崩瓷后暴露瓷面的处理与黏结进行了实验研究。然而,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崩瓷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金属基底暴露,而且,对于临床广泛应用的非贵金属烤瓷基底——镍铬、钴铬合金,其表面处理与树脂黏结的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口内喷砂对非贵金属烤瓷基底表面粗糙度与瓷修补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 方法:将镍铬合金试件与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为镍铬组、镍铬喷砂组、钴铬组、钴铬喷砂组。口内喷砂后,测定各组试件表面粗糙度。采用Clearfil Repair瓷修补系统进行树脂黏结修复,经37 ℃恒温水浴24 h后,测定各组剪切黏结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裂试件的表面形貌。 结果与结论:镍铬喷砂组、钴铬喷砂组粗糙度值、剪切黏结强度显著高于镍铬组、钴铬组,钴铬喷砂组粗糙度值显著高于镍铬喷砂组(P < 0.05)。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到镍铬组与钴铬组试件全部表现为黏结破坏,而镍铬喷砂组与钴铬喷砂组的小部分试件呈现黏结破坏与树脂内聚破坏共存的混合破坏模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镍铬组与钴铬组试件的树脂-金属断裂面仅有少量树脂残留,而镍铬喷砂组与钴铬喷砂组则观察到较多嵌入的树脂残留。提示口内喷砂能有效增强非贵金属烤瓷基底的表面粗糙度与瓷修补树脂黏结强度。 关键词:烤瓷;口内喷砂;表面粗糙度;瓷修补;黏结强度;口腔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16  相似文献   

5.
背景:对于一些要做后牙烤瓷全冠但又不宜或不愿多磨牙齿的患者来说,做全金属边缘烤瓷全冠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但金属烤瓷冠有很多种类,每种材料的性能及对人体的影响也不一样,文章选择3种常用的材料进行研究,希望能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使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高金合金3种金属制作的全金属边缘烤瓷冠修复后牙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制作150个后牙全金属边缘烤瓷冠,分为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高金合金组,每组50个冠。2年后比较龈缘染色和边缘密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龈缘染色情况高金合金组 < 钴铬合金组 < 镍铬合金组,边缘密合情况高金合金组最好,钴¬铬合金组稍优于镍铬合金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后牙全金属边缘烤瓷冠最好使用高金合金,钴¬铬合金次之,最好不要选用镍铬合金。 关健词:全金属边缘烤瓷冠;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高金合金;口腔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30  相似文献   

6.
摘要 背景:目前关于非贵金属烤瓷和贵金属烤瓷对牙龈、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多,纯钛与非贵金属、贵金属之间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烤瓷金属材料修复后基牙龈沟液中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后牙区(前磨牙和磨牙)患者60例,共80颗受试牙,按烤瓷金属内冠材料不同分为3组,钴铬合金组28颗、纯钛烤瓷组32颗、金铂合金烤瓷组30颗。在修复1,3个月后检测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1,3个月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修复前(P < 0.05)。修复后1,3个月纯钛组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修复前(P < 0.05),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修复后1,3个月金铂合金组的各项指标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纯钛组、金铂合金组(P < 0.05)。纯钛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金铂合金组(P < 0.05)。 关键词:金属烤瓷;钴铬合金;纯钛;金铂合金;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23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钴铬合金烤瓷联冠式固定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为14例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制作了17件钴铬合金烤瓷固定夹板,分别于修复后即刻,3,6,12个月对基牙的菌斑控制指数、探诊后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固定夹板的松动度、牙槽骨支持指数进行测量,并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主观评价。 结果:固定夹板修复治疗后不同观察时间的临床检查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随访时间内,患者对17件钴铬合金烤瓷固定夹板修复体的满意率为92.9%(13/14)。 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固定夹板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口腔金瓷修复体是用合金先制成金属基底,再在其表面覆盖与天然牙颜色相似的低熔瓷粉,在真空烤瓷炉中烧结熔附而成。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兼有金属全冠的强度和瓷全冠的美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金瓷修复体力学性能实验有利于解决金瓷修复体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力学问题,提高修复体的成功率。根据具体研究目的不同,实验室里对金瓷修复体的力学加载装置设计也就不尽相同。 目的:多种实验方法应用于金瓷强度力学测试中,研究不同加载方式和不同实验方法对金瓷试件强度评估,并为进一步的金瓷修复体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和参考。 方法:检索SpringerLink数据库,检索关键词“metal-porcelain restoration”,检索维普数据库,检索关键词“金瓷修复体”,阅读相关文章,选择关于金瓷修复体研究实验方法方面的文献。初检120篇文献,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89篇相关性不强文献。最后对31篇进行归纳和总结。 结果与结论:对国内外金瓷修复体弯曲力学测试的实验加载方式及实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对金瓷修复体的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加载方式进行了实验测试并进行了概述,重点探讨了云纹干涉法和电子散斑干涉法的实验方法并分别对不同金瓷厚度的修复体进行力学性能实验测试,测试的灵敏度分别为0.417 μm和0.532 μm,在灵敏度方面目前能够满足口腔修复领域的研究需要。 关键词:金瓷修复体;云纹干涉法;电子散斑干涉法;强度;测试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3.039  相似文献   

9.
背景:贵金属昂贵的价格与镍铬合金生物安全性的担忧,纯钛烤瓷冠受到关注。但制作成本较高和钛瓷结合强度薄弱使纯钛烤瓷的使用受到限制,本课题旨在钛瓷粉国产化,降低纯钛烤瓷的成本,取代镍铬合金烤瓷修复,提高固定修复体的安全性。 目的:研制钛专用粘结瓷粉,并测试其热学性能指标。 方法:根据钛粘结瓷的基本要求,综合粘结瓷的膨胀系数、黏度、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粘结瓷对钛金属润湿性的考虑,初步设计粘结瓷的基本成分组成,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实验,最终确定粘结瓷的配方构成,制备出GGW钛粘结瓷。对GGW钛粘结瓷进行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和热膨胀系数的测定,确定GGW粘结瓷的玻璃化温度,与铸造纯钛热力学匹配关系。 结果与结论:GGW粘结瓷的示差扫描量热法显示在650 ℃左右,晶体开始从非晶态基体中析出,表明GGW钛粘结瓷烧结温度在800 ℃以下。玻璃化温度(537 ℃)时, GGW粘结瓷的膨胀系数为8.29×10-6/℃,铸造纯钛的膨胀系数为8.42× 10-6/℃,两者只相差0.13×10-6/℃,两者有着良好的热力学匹配关系,GGW粘结瓷已达到钛粘结瓷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烧结温度;GGW钛粘结瓷;热膨胀系数;示差扫描量热法;口腔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22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背景:研究已证实[1-3],部分烤瓷冠基底合金在体外具有抑制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并诱导其凋亡,但烤瓷冠基底合金抑制细胞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四种烤瓷冠基底合金在体外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p70s6k表达的影响,并借其来评价五种烤瓷基底冠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各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p70s6k的表达量为观察对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9 07/10在辽宁医学院科技楼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实验室完成 材料:取临床上12-18岁且无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因正畸需拔除的健康的第一前磨牙的牙颈部的牙龈缘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取其5代对数期的细胞进行指标测定,牙龈组织取之于辽宁医学院附属二院的临床患者。镍铬、纯钛、金合金、钴铬合金由贺立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本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镍铬、纯钛、金合金、钴铬合金四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用未经合金处理的DMEM完全培养基孵育细胞,实验组即将镍铬、纯钛、金合金、钴铬合金加入DMEM中制备出合金浸提液,以10% 浓度加入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处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3天后,通过免疫印迹分析各组p70s6k的表达量。 主要观察指标: 各组合金浸提液干预72h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p70s6k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1.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证实细胞符合中胚层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特点。 2.免疫印记结果显示,p70s6k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对照组与金合金、钛合金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金合金与钛合金组、镍铬与钴铬合金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而镍铬合金、钴铬合金与对照组、金合金、钛合金组之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1.体外成功培养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2.金合金、钛合金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p70s6k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之相比,镍铬、钴铬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则较差。 关键词:烤瓷合金;生物相容性;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核糖体S6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11.
背景:熔铸后烤瓷合金能否回收再利用取决于熔铸后烤瓷合金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铸流率、力学性能、金瓷结合性能等因素的变化情况,但目前研究反复熔铸后镍铬烤瓷合金化学成分及微观组织结构的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反复熔铸对镍铬烤瓷合金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医学材料学体外观察实验,于2007-06/08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技工室、福州大学材料测试中心进行。 材料:以经0~5次熔铸后的镍铬烤瓷合金为原料在真空加压氩气保护铸造机铸造,即获得分别经1~6次熔铸后直径为 30.0 mm、厚度为1.0 mm和边长为10.0 mm、厚度为1.0 mm的试样,依次称为I~VI代试样,同时将厂家提供的原始合金加工成相同的形状称为0代试样。 方法: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镍铬烤瓷合金原始合金和反复熔铸后铸成的各代试样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应用正置式反射金相显微镜对经过表面抛光后的镍铬烤瓷合金原始合金和反复熔铸后铸成的各代试样的金相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镍铬烤瓷合金原始合金和反复熔铸后铸成的各代试样进行物相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各代试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各代试件有无夹杂物,有无缩松、缩孔等现象;各代试件X射线峰分布情况。 结果: 在真空加压氩气保护的铸造环境下,经反复熔铸后,镍铬烤瓷合金的主要组分Ni、Cr、Mo、Al、Be等元素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没有显著性变化,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金相结构为树枝状共晶结构,随着反复熔铸次数的增加,出现枝晶粗化、枝晶排列稍显紊乱、晶间相(基质)增多现象,且合金内部夹杂物的含量以及缩孔、缩松的数量分布随着反复熔铸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增广;其相结构为镍基固溶体、面心立方(FCC)晶格结构,铬元素广泛分布于镍基质中,经1~6次反复熔铸后的镍铬烤瓷合金的物相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未出现新相。 结论: 在真空加压氩气保护的铸造环境下,镍铬烤瓷合金各主要元素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和物相结构随着反复熔铸次数的增多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多其枝晶粗化,合金内部夹杂物和铸造缺陷增多。 关键词:镍铬烤瓷合金;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吕卉  谭弘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21):3977-3980
摘要 背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以烤瓷材料为全冠的种类较多,不同烤瓷基底材料对基牙牙周组织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露,修复后出现的牙龈红肿、出血等牙周组织炎症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的:观察镍铬合金烤瓷、贵金属烤瓷和金沉积烤瓷冠3种不同烤瓷材料冠桥修复体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 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对78例患者的254颗牙分别制作镍铬合金烤瓷、贵金属烤瓷和金沉积烤瓷冠,修复后1年进行复查,临床对比检查修复前后牙龈颜色、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1年后有21颗牙龈发生变色,贵金属烤瓷和金沉积烤瓷冠对牙龈色泽影响很少或没有;镍铬合金烤瓷、贵金属烤瓷后牙龈出血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金沉积烤瓷修复后牙龈出血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术前、术后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3种修复体中金沉积烤瓷冠修复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最小,贵金属烤瓷冠次之,镍铬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烤瓷冠;牙周组织;镍铬合金烤瓷;贵金属烤瓷;金沉积烤瓷;口腔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43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背景:目前对适合应用于氧化锆陶瓷的表面处理方式仍有争论。有学者认为传统硅烷化处理无法提高氧化锆陶瓷的黏结强度,但也有文献报道经硅烷化处理或喷砂处理之后进行硅烷化处理均可提高氧化锆陶瓷的黏结强度。 目的:测试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黏结剂之间的黏结强度,探讨适合口腔氧化锆陶瓷黏结的表面处理方法。 方法:将氧化锆陶瓷胚体切割成15 mm×10 mm×3 mm的试件50个,烧结后根据对其表面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以下5组:对照组(不处理)、硅烷偶联剂组、喷砂组、喷砂+硅烷偶联剂组、喷砂+硅溶胶+硅烷偶联剂组。将所有试件与树脂黏结剂黏结,形成剪切测试样本,于疲劳试验机上测试其剪切黏结强度,观察所有测试后样本的破坏模式。 结果与结论:4个实验组的剪切黏结强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喷砂+硅烷偶联剂组剪切强度值最高。除喷砂组与喷砂+硅溶胶+硅烷偶联剂组、喷砂+硅烷偶联剂组与喷砂+硅溶胶+硅烷偶联剂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外,其余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喷砂和硅烷偶联剂均能够提高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黏结剂的黏结强度;喷砂联合硅烷偶联剂是最适合牙科氧化锆陶瓷黏结的表面处理方法。硅溶胶未明显影响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黏结剂的黏结强度。 关键词:氧化锆陶瓷;树脂黏结剂;表面处理;剪切黏结强度;口腔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19  相似文献   

14.
摘要:镍铬烤瓷合金的生物学性能与材料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密切相关。镍铬烤瓷合金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尤其是镍、铍等可能导致临近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体外实验证明,金属过敏反应为多种金属离子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所致。重铸镍铬烤瓷合金的耐腐蚀性差和细胞毒性大。严格按工艺要求制作的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生物安全性能良好。镍铬烤瓷合金在口腔内腐蚀过程中释放少量金属离子,刺激局部组织,可能导致邻近组织过敏、变色,但对全身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无明显遗传毒性或致癌性。 关键词:镍铬合金;烤瓷合金;生物性能;腐蚀  相似文献   

15.
背景:磁共振成像具有高对比度、无骨伪影、任意方位断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头颈外科、神经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但某些金属材料在磁共振成像中形成的伪影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这些材料的使用限制了磁共振成像在头颈部的应用和准确诊断。 目的:观察硬质钴铬铸造合金、软质钴铬铸造合金、金合金3种金属材料在5种不同头颈部扫描序列中的伪影。 方法:采用5种头颈常规及快速成像序列,分别对放置于圆柱型水模中心的3种金属试样进行轴位扫描,测量伪影,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3种金属在磁共振成像相同成像序列中,金合金产生的伪影最小,硬质钴铬形成的伪影最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 < 0.05);相同金属材料,自旋回波序列产生伪影最小,梯度回波序列产生伪影较大,平面回波序列产生伪影最大并使图像变形。 结果提示,与非贵金属口腔修复材料相比,以贵金属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在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伪影最小,因此通过合理选择口腔金属修复材料及成像技术,可得到最佳磁共振成像。 关键词:口腔金属材料;核磁共振;伪影;数字化医学;医学植入物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有关磁性附着体外包裹不锈钢材料引起的细胞凋亡,经检索CNKI数据库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的3种外包裹牙科金属材料钴铬合金、钛合金及奥氏体不锈钢对L-929细胞凋亡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6/12在中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对数生长期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研究所提供。钴铬合金由贺立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提供;钛合金由日本森田公司提供;奥氏体不锈钢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供。 方法:将钛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和钴铬合金3种金属材料制成圆片形,放置于24孔板中,按浸提液体积与试件表面积比值为0.1 mL/cm2放入RPMI-1640培养液,即得到材料浸提液。实验分为5组:钛合金组、奥氏体不锈钢组和钴铬合金组分别将L-929细胞接种于含不同质量浓度(250,500 g/L,1 kg/L)钛金属、奥氏体不锈钢和钴铬金属的浸提液中;阴性对照组:RPMI 1640培养的L-929细胞;阳性对照组:100 mg/L丝列霉素处理的L-929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干预24 h对L-929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除250 g/L质量浓度钛合金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 > 0.05)外,其他各组材料同一质量浓度或同一材料不同质量浓度之间细胞凋亡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3种金属材料对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影响,凋亡率大小依次为:钛合金组<奥氏体不锈钢组<钴铬合金组  相似文献   

17.
摘要 背景: 镁合金在骨科已进行一些初步研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尚未在肠道进行相关基础研究。 目的:镁锌合金植入大鼠盲肠,观察其与大鼠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取SD大鼠随机区组法分为镁合金组、纯钛组和假手术组,镁合金组在盲肠切口周围包埋长约5 mm×1 mm×1 mm镁锌合金条,纯钛组植入相同尺寸的医用纯钛条,假手术组仅做缝合。于术前、术后第7,14,21,28天,观察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酐、镁离子浓度;植入材料区X射线片;肝、肾和材料植入区盲肠病理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各组同一时间节点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酐、镁离子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镁锌合金逐步降解,28 d时部分降解;肝肾盲肠病理无明显异常。结果提示,镁锌合金对肠道无明显影响,其降解时间发挥固定功能时间长于肠道愈合时间,且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胃肠吻合器所用到的吻合钉。 关键词:可降解;镁合金;大鼠盲肠;肝肾功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常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如何避免呼吸运动引起的脏器组织位移从而影响辐照靶区定位精度及治疗的安全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探讨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过程中,利用呼吸门控技术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靶点定位精度的可行性。 方法:在相同声强、辐照时间情况下,利用压阻式微型呼吸传感器,基于呼吸门控技术控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设备对活体兔肝脏组织进行定点辐照,与用常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方法的定点辐照对比,并检测凝固性坏死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辐照后将动物解剖,取出其肝脏,找到辐照靶区,测得利用呼吸门控技术定点辐照的最大剖面焦区大小为 4.5 mm×2.0 mm,用常规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方法定点辐照的最大剖面焦区大小为9.0 mm×2.5 mm。提示呼吸门控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呼吸运动引起组织移位造成的靶区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