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支病变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3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凸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6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流及频谱显示Vmax/V相邻正常动脉〉2.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7%(37/3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泽宏 《中外医疗》2010,29(2):19-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5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检测下肢动脉管壁、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彩色血流变化、血流多普勒形态及性质。结果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可见斑块显示,其中12例合并管腔内径明显狭窄或闭塞。彩色多普勒显像显示血流束变细或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为二相波形或单相波形或无多普勒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朱琳  马小萍  杨玲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979-9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2型DM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IMT)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①DM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异常血流和闭塞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1)。②2型DM组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P<0.01)。结论二维声像图可清晰显示2型DM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判断下肢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管腔闭塞,并且对早期无症状糖尿病下肢病变能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美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40-434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45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检测下肢动脉管壁、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彩色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仪器选用AgilentDX型彩超,探头频率7.5MHz~10MHz。结果: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可见斑块显示,其中15例合并管腔内径明显狭窄或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频谱.结果: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均伴有斑块形成,管腔呈不规则狭窄,右下肢动脉闭塞15例,左下肢动脉闭塞13例,双侧病变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的内部结构,检测出动脉硬化斑块和狭窄程度,能够较为准确判定下肢动脉闭塞的位置、范围,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大动脉硬化的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检查 35例患者双下肢大动脉 ,观察动脉管壁及闭塞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结果 :35例患者的 70条下肢中有 6 5条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10条 39节段狭窄率超过 7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下肢动脉病变和闭塞的诊断既直观、准确 ,又快速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糖尿病(DM)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2例DM患者及126例非DM患者进行对照观察,观察其管壁、管腔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斑块以股浅动脉及胫后动脉最常见,管腔狭窄、闭塞以胫后、...  相似文献   

8.
李明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3):224-225
目的 评价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56例患者中,动脉硬化闭塞症28例(5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6(28.6%)例,动脉血栓8例(14.3%),其他病因4例(7.1%).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管壁、管腔及周围有无异常回声,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流及频谱等状况.与临床追踪结果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6%(54/5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72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其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以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当代医学》2009,15(22):73-7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30例非糖尿患者的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MT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差异(P〈0.05)。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率以累及眉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血管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头壁型大动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spen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对20例头壁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弓分支多条血管病变,表现为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根据狭窄程度不同,彩色多普勒呈高速湍流、低速血流及无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头壁型大动脉炎有确诊价值,且有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诊断大动脉炎常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声像图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全部经CT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证实,其中5例为原发性,肝脏损害轻微,7例为继发性,肝脏损害严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二维超声显像肝门区结构紊乱,呈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呈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在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区显示门静脉样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简便、实时的优点,可准确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患者20例,其中确诊肾动脉狭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能量多普勒(CDE)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分3级:①不能得到诊断结果;②可疑诊断;③诊断明确。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的敏感性为56.3%(9/16),特异性为50.0%(2/4),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的敏感性为75.0%(12/16),特异性为75.0%(3/4)。结论 CDE是一种较敏感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显示CDFI难以探测到的低速血流,且具有相对的非角度依赖性,因此对肾动脉总体显示率高于CDFI,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赵蕊 《中外医疗》2013,32(16):177-178
目的探讨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在该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二维(2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情况。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组、B组和C组患者在2D、CDFI及脉冲多普勒显像上差异明显,与正常对照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可清晰地2D上显示患者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改变,还可借助CDFI获取详细的下肢血管内血流动力的信息,是目前无创性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检查手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对玻璃体内膜样病变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应用CDFI对42例(47只眼)玻璃体内膜样病变进行探查,结合二维(2D)形态特征和CDFI血流分布特点,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显示17只眼视网膜脱离中14X眼和永存玻璃体增生症均探及与视网膜相延续的血流脉络膜脱离则探及不与视网膜相延续的血流玻璃体后脱离和玻璃体机化膜未探及血流,但后者偶可见星点样彩色血流。结论2D和CDFI的联合运用,对玻璃体内膜样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图像合成(SonoCT)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SonoCT技术联合CDFI和常规超声联合CDFI对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下肢动脉进行检查,测量血管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数目,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sonocT技术联合CDFI在二维图像质量、血流图像质量及血流参数上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onoCT技术联合CDFI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SonoCT技术联合CDFI提高了对下肢动脉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检出率,可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作用。方法:用二维声像图(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超声方法检查腮腺肿瘤90例,按肿块的2DUS特征和血流特点判定为良性和恶性,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将同一肿块的CDFI与血流显示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高,良、恶性肿物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34.62%(18/52)、81.58%(31/38)。CDE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更丰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双侧颈动脉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径、内膜、管腔内情况,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其中49例有内膜、斑块等图像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反映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情况.结论超声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睾丸疼痛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急性睾丸疼痛患者,其中7例睾丸扭转、205例急性附睾睾丸炎、38例泌尿系结石导致肾绞痛。对比分析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睾丸疼痛患者其彩色多普勒的表现和差异。结果 7例睾丸扭转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精索内睾丸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型,而急性附睾睾丸炎显示睾丸及附睾血流丰富,动脉频谱呈高速低阻型,肾绞痛患者睾丸形态及血流无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睾丸疼痛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明显减弱对明确睾丸扭转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