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拟除虫菊酯水剂杀虫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助溶活性剂和拟除虫菊酯配制而成的水剂杀虫剂,经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对蚊蝇、蟑螂都有显著杀灭作用,并且有高效、低毒、稳定性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卫生害虫的击倒、杀灭作用优于同等含药量的醇制剂,目前已经应用于部队。  相似文献   

2.
3.
喷洒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作业的医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16名棉田喷洒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作业者的医学监测结果,观察到施药员呼吸带空气(溴氰菊酯0.35微克/立方米,杀灭菊酯1.04微克/立方米)和皮肤均受到拟除虫菊酯的污染,并引起作业者脸部烧灼感、咽干、头痛、胸闷等症状。皮肤污染较呼吸道污染严重,且四肢及背部重于身体其他部位。在绝大部分施药员尿中检出了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原型。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喷洒操作时,个人防护及药械使用等环节还存在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之处,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几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灭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进行室内生物测试,观察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淡色库蚊及致乏库蚊的药效;方法:参照GB13917.4-1992标准密闭圆筒法;结果:5种杀虫剂对淡色库蚊的KT50都不超过4min,6种杀虫剂对致乏库蚊的灯KT50基本都在5min以内;结论:几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通过适当增效或是合理复配,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灭蚊效果。  相似文献   

5.
1983年8月-1990年?月我们共收治41僦急性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申毒患者,其中7例混合有机磷申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动物实验发现葛根素有显著解毒作用,本文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资料分析一、病例选择葛根素治疗组(下称葛根索组)37例,系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毒后主要采用葛根素治疗的病例,其中溴氰菊酯中毒19例,戊氰菊酯中毒13例,氯氰菊酯中毒5例;对照组23例,系收集既往未曾用过  相似文献   

7.
卫生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言 拟除虫菊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杀虫剂,现已形成了继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之后又一个杀虫剂系列。由于它杀虫广普、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降解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卫生害虫防治领域。包括拟除虫菊酯在内的各种化学杀虫剂是近世纪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当时对粮食增长的需要,使化学杀虫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种新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拟除虫菊酯暴露与工人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和精子浓度的关联性,为制定拟除虫菊酯职业暴露引起男性职业性生殖毒性损害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选取武汉市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工厂一线岗位234名成年男性工人为暴露组,117名成年男性行政后勤人员为对照组,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并采集尿液5 mL,检测尿中3-苯氧基苯甲酸(3-PBA)、8-羟氧基苯甲酸(8-OHdG)浓度;采集调查对象禁欲3 d后的精液,测量精子浓度。同时检测该工厂生产工人主要接触的化学有害因素浓度。结果 生产工人主要接触的化学有害因素为: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暴露组人员的3-PBA浓度、8-OHdG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精子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经Person相关性检验,351名研究对象3-PBA浓度与8-OHdG浓度呈正相关(r=0.511,P <0.01),与精子浓度呈负相关(r=-0.546,P <0.01);8-OHdG浓度(经自然对数转换)与精子浓度呈负相关(r=-0.113,P <0.05)。线性回归模型分...  相似文献   

9.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杀灭菊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现广泛用以控制农业和储粮害虫,以及传播疾病与危害牲畜的昆虫。据报道职业性接触杀灭菊酯可引起麻木、瘙痒、烧灼感等皮肤感觉异常,但无红斑、水肿、起疱和其它任何皮肤刺激症状。为证实杀灭菊酯的这种作用,作者进行了双盲试验,比较局部应用杀灭菊酯工业品、杀灭菊酯重尾馏分及乙醇(载体)后受试者的皮肤感觉。前两种物质皆用乙醇稀释180倍。男女受试者共36人。一周内分三次在  相似文献   

11.
拟除虫菊酯对大鼠皮层腺苷酸环化酶水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和氯菊酯(permethrin,PM)对雄性SD大鼠大脑皮层及纹状体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s,AC)蛋白含量和纹状体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溴氰菊酯、氯菊酯对雄性SD大鼠进行经口灌胃给药后,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及纹状体AC蛋白含量,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DM和PM对大鼠纹状体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连续灌胃10d染毒后,大鼠皮层的AC水平和纹状体的cAMP水平明显被抑制。结论拟除虫菊酯能明显降低大鼠皮层AC含量和纹状体cAM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由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日趋严重,目前已经成为最难防治的卫生害虫之一。本研究主要介绍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抗性遗传及风险评估和抗性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预防儿童农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江苏某县1岁婴儿449名,收集随机尿样检测拟除虫菊酯代谢物顺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1-羧酸(cis-Cl2CA)、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1-羧酸(trans-Cl2CA)和3-苯氧基苯甲酸(3-PBA)水平,测量婴儿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评估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两者之间关系。 【结果】 研究对象尿样拟除虫菊酯代谢物cis-Cl2CA、trans-Cl2CA和3-PBA检出率分别为70.4%、97.6%和84.2%。按照总拟除虫菊酯浓度P25、P75分为低中高三组,不同暴露水平组之间婴儿的体重、胸围不完全相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长、头围和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亦提示尿拟除虫菊酯的浓度与体重有相关性(P<0.05)。 【结论】 拟除虫菊酯暴露对婴儿体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拟除虫菊酯对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由于其对昆虫毒杀能力极强,而对人畜毒性较低,残留时间很短,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拟除虫菊酯的主要作用部位在神经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轴突及部分突触的作用,并涉及到对中枢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影响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拟除虫菊酯中毒时可出现流涎、震颤、惊厥性扭曲、四肢痉挛、舞蹈样症状等,这些神经毒性症状的出现与某些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本文就近几年有关拟除虫菊酯对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开发新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重要的仿生性杀虫剂,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Elliott发现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后,在农业上得以推广应用,它们的开发是继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之后的一个新突破,是杀虫剂历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生化毒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杀虫剂之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成为70年代发展最快的新农药。这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性,对多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超出其它农药,因此,日益受到重视。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进口、试制和应  相似文献   

17.
敌敌畏是一中等毒的有机磷酸酯杀虫剂,它广泛用作家庭和农业杀虫,因它容易挥发(20℃时为145毫克/米~3),故常制成与蜡质或其它物质相混合的剂型,以使敌敌畏蒸气缓慢挥发,用作家庭灭虫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同时测定苹果、桔子、葡萄、柠檬、番茄、绿胡椒、红辣椒、甜菜茎和甜菜叶中六种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方法。这六种杀虫剂用丙酮提取后先分配到二氯甲烷中,然后在活性炭-氧化镁-硅藻土混合物中纯化,接着再用氧化铝柱纯化,纯化物最后用带~(63)Ni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液色谱仪进行分析,在3%SE—30固定液的短柱上6分钟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拟除虫菊酯(Py)和马拉硫磷(Mal)对肌醇磷酸酯代谢的影响,采用HPLC、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并结合3H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测定了Wistar胎鼠和新生鼠脑细胞中的多磷酸肌醇磷脂(PPI),PPI磷脂酶C(PPIPLC)活力及肌醇磷酸酯(IPs)的含量。结果表明,氰戊菊酯(Fen)和四甲菊酯(Tet)可使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降低,对PIP2PLC呈明显的激活效应;Fen和Tet引起IPs升高的敏感剂量(SD)分别是3×10-5和4.5×10-5mol,相对高剂量对IPs的上调效应明显减弱。新霉素(Neo)不仅可降低IPs各分子成份的含量,而且可阻止Fen和Tet对IPs的上调效应。Mal对IPs没有明显影响,与Fen等剂量混用,亦未见明显的联合增毒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