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09年广西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09年广西报告传染病事件占广西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2.87%(1214/1465),发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92.27%,发病66 737例,死亡70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事件数最多,占传染病事件数的51.73%,丙类传染病占28.58%。呼吸道传染病占传染病事件数的86.90%,以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等为主。报告事件数最多和最少的城市为南宁市和崇左市,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的31.14%和1.73%。农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均多于城市;报告事件数最少的年份是2005年,最多的是2009年。每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均以9-12月较多,占全年报告数的63.59%。5年共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事件总数的89.87%。 结论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广西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主要发生在学校,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艳容  黄祖星 《疾病监测》2013,28(5):400-403
目的 为掌握广东省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特点,分析其发生的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佛山市2005-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佛山市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7起,发病或中毒人数3922人,死亡5例,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报告病种以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3-6月、9月和12月是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的高峰,学校和幼托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高发场所,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的77.07%。 结论 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学校幼托机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幼托机构要重点关注手足口病等接触传播的疾病,由虫媒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李未 《疾病监测》2012,27(2):121-123
目的 分析浙江省台州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科学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台州市86起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7年间台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6起,占68.8%,报告发病数3373例,死亡3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分别占80.23%(69起)和8.14%(7起);事件分布在农村幼托、小学、中学55起(63.95%)。 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高发以小学和农村学校为主。亟需加强教育和卫生部门的协作,落实学校传染病等事件防控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8年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荆州市共报告3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例数为1213例,死亡10例;传染病占事件总数的81.08%。每年呈现2个波峰,第1个波峰为4-5月共发生16起,占事件总数的43.24%,第2个波峰发生在10-11月,占事件总数的21.6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6起,占事件总数的70.27%,发病888例,无死亡。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  相似文献   

5.
林春燕  陈琴 《疾病监测》2017,32(6):486-489
目的 分析海南省海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4-2015年海口市所有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海口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2起,发病3 583例,年均罹患率1.60%,年罹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2=293.722, P=0.001)。事件级别主要为一般事件(67起,占59.82%);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85起,占75.89%),每年的3-6月以及9月至次年1月为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86起,占76.79%),学生病例中86.62%为中小学生。结论 海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学校是高发场所,应重点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 — 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各类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 — 2016年全国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491起,报告病例116 682例,死亡16例。 事件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事件总数的94.41%。 呈春、冬季2个报告高峰。 呼吸道传染病春、冬季发病以水痘为主;肠道传染病春季以手足口病为主,冬季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 小学、幼儿园、中学报告事件数最多的传染病分别是水痘、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结论呼吸道传染病是目前影响中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要因素。 在不同季节对不同级别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是降低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防控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实施的预防和控制的行政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广西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广西共报告65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例数为 25 905例,死亡140例,病死率0.54%,全年呈现2个波峰,3-7月份突发事件明显增多,共发生334起,占事件总数50.99%,第2个波峰发生9-12月份,占事件总数36.95%;学校突发事件发生365起,占事件总数的55.73%,发病18 174例,无死亡。结论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广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彭阳  么鸿雁 《疾病监测》2009,24(6):446-448
目的了解河南省南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现况、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及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直报5年来,南阳市共报告突发事件41起,一般事件23起,未分级事件18起,2004-2006年报告事件数逐年上升,随后逐年下降;共报告病例1100例,死亡18例;全市13个县(市、区)均有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共报告40起(97.56%),乙类传染病所致突发事件24起(占传染病类事件的60.00%);4-6月、8-10月报告突发事件较多;共有34起发生在农村(82.93%);突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幼托机构(56.10%)。结论针对高发季节和高危人群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以提高全市网络直报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律和特点,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 — 201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 — 2016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0起,发病62 562例,死亡65例。 未分级事件和传染病事件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的83.04%和93.04%,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8, P<0.05。 事件发生场所为学校的占事件总数的74.41%,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08 (0 ~ 168.41 )d,首例病例发生时间至接报时间的中位数为6.32(0 ~ 86.72 ) d,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33,P<0.001。 结论 2007 — 2016年传染病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事件类型,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 报告时间越早,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早报告、早处置,以减少事件扩散范围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罗柏生  张莉  邓小霞 《疾病监测》2010,25(3):220-221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方法对重庆市北碚区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3起,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起数的96.36%,发病例数2116例。结论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传染病暴发疫情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发生起数较多的疾病依次为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5-2011年广东省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中的学校事件,提供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通过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江门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共31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其中传染病疫情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事件主要发生在县级和乡级小学,春秋季学期均有高峰期,分别在春季学期的3-6月和秋季学期的11-12月。结论 应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霞  张辉  周洋 《疾病监测》2008,23(1):43-45
目的 了解昆明市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及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昆明市共报告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次是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发生高峰出现在3-6月及10-12月份.结论 昆明市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乡村学校,其中村级小学发生率最高;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浙江省金华市2008—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流行规律,为控制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按创建日期导出金华市2008—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8—2020年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52起,其中一般事件61起,未分级事件91起。事件报告以传染病事件为主(134起,88.15%),其次为突发中毒事件(16起,10.53%),报告高峰为4—5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急性职业中毒、其他中毒及虫媒传染病是主要致死事件。结论 金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防控重点场所,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同时要加强其他中毒以及虫媒传染病等致死性事件的防控宣教,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置,及早控制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宁波市近几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4-2011年宁波市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共报告学校突发事件124起,全部为Ⅳ级事件,罹患率为2.9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9.19%。前3位病种是水痘、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突发事件报告主要集中在3-6月、10月至次年1月。小学是高发场所,占69.35%。罹患率以乡中学最高(7.18%),其次为市中学(6.86%)。 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多发生于农村学校,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贺州市4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直健 《疾病监测》2007,22(10):671-673
目的 对贺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预测、预报、预警和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汇总贺州市2004-2007年5月发生的4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多见,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9.10%、31.81%,学校突发事件占总事件的45.45%.结论 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刻不容缓,特别是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有效控制,完善卫生应急机制,提高队伍素质,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趋势,为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及应对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采用Excel软件收集和整理2004-2019年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运用SPSS 19.0软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