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于液压系统的直线电机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红  熊光煜 《微电机》2005,38(4):44-46
介绍了一种用于液压系统驱动元件的直线电机;用解析和数值两种方法分析了电机的静特性,两种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给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兰察布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采用了2种版本的101规约(97和02版)。由于2种规约兼容性较差,传统的报文分析软件只能对其中一种进行分析,为此设计能够自动识别2种规约并进行智能分析的软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章在分析2种规约不同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够自动识别2种101规约并进行智能分析的软件,利用该软件对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可以快速地得到设备运行状态分析报告,从而实现对使用101规约通信设备的监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黄聪 《电工材料》2023,(6):14-17
对四种不同的配电自动化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四种不同的配电自动化方案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有源滤波器补偿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磊  林荣文 《电气应用》2004,(12):55-59
分析了现在电力设计学界主流的几种有源滤波器补偿方式。就这几种检波方式在几种经典的相同条件下 (平衡、不平衡和畸变电压条件下 )的最优补偿效果和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并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TTCAN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层协议,充分利用了时间触发和时间触发两种机制的优点.本文在分析TTCAN的基础上,引入动态优先级管理和计划调度机制,改善了TTCAN的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四种导抗变换器的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给出四种导抗变换器转移参数矩阵T的两种不同形式及谐振时的效率表达式 ,比较和分析了四种导抗变换器。并以LCL型为例 ,分析了电源频率变化前后 ,输入输出之间的电压电流转换关系。并通过列写电路方程 ,求得恒压输入时的输出电流曲线和电源波动及负载波动时的效率曲线 ,验证了上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两种粉末环氧固化层在蒸煮条件下的吸潮特性 ,用微观分析技术和热分析技术对造成两种环氧粉末层吸潮性能不同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并对潮气的扩散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全国大联网对大电网的仿真分析和区域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大电网一体化仿真的必要性,在分析了大电网联合培训仿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培训仿真系统的要求,给出了构建联合培训仿真系统的两种可行方案。给出了每种方案的关键点和总体方案。并讨论了两种方案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陈奎  李烨  唐轶 《电气应用》2001,(7):23-24
分析了两种供电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分布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两种运行方式的漏电保护装置 ,并经实际使用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小型开关电源产生噪声的机理及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分析了开关电源产生噪声的机理,就目前几种有效抑制开关电源噪声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为开关电源的推广使用和抑制噪声的提出几种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三相功率因数技术(PFC)为基础,研究了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芯片IR1153S来实现三相PFC的功能。理论推导了三相之间的解耦关系,选取了6 kW试验样机主电路的相关参数,采用专用芯片实现三相PFC功能,极大的简化了电路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整流器功率因数在0.99以上,电流谐波分量低。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三相有源功率因数变换器具有多种电路拓扑形式和控制方法,但整流部分常采用全桥结构,导致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大,电路整体效率不高,而且控制方法相对复杂。基于单相模块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单周期控制的三相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通过自耦变压器将三相电路解耦为两相无桥Boost PFC电路并联而成,为削弱2个并联电路之间的耦合干扰,加入分离元件实现了对2个并联电路的独立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单周期控制的三相无桥PFC电路的正确性,实现了高功率因数,采用无桥方案也有助于提高电路的整体效率,单周期控制策略控制简单,简化了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Boost交联拓扑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双Boost交联拓扑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其主支路三相不控整流器通过外加并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改善网侧电流波形,提高功率因数。首先对主支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工作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该拓扑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及参数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适用于恒功率负载场合,只需通过控制从整流器的选相开关以及双Boost交联变换器即可获得稳定的6脉波直流输出电压、理想的功率因数以及总谐波畸变率,而仅有约1/5的功率经过双Boost交联变换器。  相似文献   

14.
高功率因数三相单管Boost PF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相单管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具有开关管零电流开通、二极管无反向恢复、开关频率恒定、控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中低功率场合。但在工频周期内占空比恒定,尤其在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大、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相对较低。分析三相单管Boost PFC变换器的PF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变占空比控制的方法,从而降低输入电流谐波、提高PF值。为了简化电路实现,进一步给出一种拟合占空比的方法。与定占空比控制相比,所提方法还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和效率高等优点。完成一台3k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据中心所需能量的日益增长,对于变换器高性能指标的追求十分迫切。文中设计了基于图腾柱结构实现高效高功率密度的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采用无桥PFC拓扑结合第三代宽禁带氮化镓器件,通过全数字控制方法实现电路在电流临界和准方波2种状态下切换工作,保证变换器在具备PFC功能的同时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开关(ZVS)。首先介绍了图腾柱无桥PFC基本电路结构,通过分析电路暂态过程得出实现软开关特性的条件;然后根据全数字双闭环控制方法实现系统PFC功能,结合数学仿真模拟不同状态下图腾柱PFC输出特性;最终搭建了1台输入有效值220 V,输出48 V/400 W的AC/DC变换器。结果表明,系统在实现PFC功能的同时,可在全输入电压范围内保持ZVS特性,验证了电路设计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侯丽楠  王聪  张衡  张潇 《电源学报》2018,16(6):99-108
提出一种能量单向传输的、能在高压下完成单位功率因数整流的三相线电压级联VIENNA变换器拓扑,此新型变换器可作为新一代高频隔离中高压变压变频器的整流级。分析了该拓扑的工作原理及向更高级数拓展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新型变换器拓扑在合适的控制策略下,可以具有很高的功率因数和很低的总谐波畸变THD;可以始终保持各模块直流输出电压均衡一致性。与传统级联变换器相比,可大大减少全控器件个数和耐压值,从而使得控制复杂度和成本均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17.
张喻 《电源世界》2007,(9):31-33,20
本文采用三相六开关Boost拓扑实现三相PFC,三相拓扑通过物理解耦,增加了电路冗余。Saber仿真分析比较了滞环电流变频控制和平均电流定频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两种控制方法均能很好地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18.
单级不间断高功率因数直流开关电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提出了一类基于反激变换器的单级不间断高功率因数直流开关电源电路结构与拓扑族。这类直流开关电源电路结构,由二极管整流桥与多功能反激直流变换器构成,实现了不间断供电、功率因数校正、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与调节。深入分析研究了这类变换器的三种工作模式、稳态原理与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试验结果表明,这类直流开关电源具有拓扑简洁、变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不间断供电、功率因数高、输出直流电压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在计算机、通信、医疗等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姜新  李杨  都思丹 《低压电器》2011,(14):48-52
为了实现AC/DC功率变换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抑制电感电流的高次谐波,通过对传统的功率因数校正升压电路拓扑结构进行改进,同时采用预测专家控制算法,用于功率变换电路的控制。仿真试验表明,预测专家控制算法能有效地控制改进后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使功率变换器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下系统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且对电感电流有较强的谐波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电机驱动用高性价比大功率网侧变流系统。主电路采用二极管整流器与PWM整流器并联,充分利用二极管整流器简单可靠、成本低,以及PWM整流器能量双向流动、功率因数高的优点,不仅能够省去传统电机驱动中的制动电阻,节约电能,还能提高交流系统功率因数。控制上通过对二极管整流器输出特性的研究,并调节PWM整流器输出特性,实现了PWM整流器与二极管整流器的协调工作。仿真和试验验证了主电路方案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