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解放前的四川藏区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经济落后,发展方式粗放,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农牧业产值很低,农牧业结构单一.新中国成立后,四川藏区经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藏区围绕比较优势做文章,使农牧业结构向协调化、广度化、深度化发展,农牧业产值日益提高,农牧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农牧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差,四川藏区农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成功的经验与错失的机会,提出了四川工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重点以及发展思路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中后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民主改革中,对于藏传佛教中不合理的剥削制度,从"暂时不动"到"四反运动",实施了全面改造,保护了宗教信仰.这是藏区民主改革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现代工业起步的基础是雄厚而独特的.东北在全球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质构造与成矿过程,是其自然基础;丰厚的自然环境,长时期为渔猎游牧经济,封建社会时期很短且不典型,从而为跳跃式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产业提供了历史基础;东北地区的农业实质上是移民农业,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得很不充分,主要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展起现代工业,这即是其产业基础;沙俄和日本对东北地区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给予重要影响,是东北地区现代工业起步的地缘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近代中国城市机器工业与城乡手工业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城市成为区域生产中心地位的确立,除主要得益于机器工业的创立与发展外,城乡手工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亦功不可没,正是城市机器工业与城乡手工业的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互为援手,使城市区域生产中心的职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民主改革前藏区的人口总量、劳动生产力特别是落后的生产工具、地多人少的人地关系进行考察 ,认为民主改革前藏区的劳动力是一种非常紧缺的资源。文章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 ,藏区劳动力的紧缺导致了封建农奴制下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 ,而强化的人身依附关系又阻碍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极为缓慢发展的社会经济反过来又制约了藏区人口及劳动力的发展 ,形成恶性循环。要改变这一状况 ,必然进行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7.
四川藏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藏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四川藏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总体规模大,个体规模小,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协调,专业结构不合理是其在结构方面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规划与调控,缩小规模,调整内部结构,优化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上海工业投资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与上海,同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同是国家直辖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老工业基地在改革调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向着现代工业基地迈进.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以重点行业为龙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但是,重庆与同处长江经济带的上海在工业效益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市在工业投资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四川藏区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土面积辽阔的四川藏区,县城经济在区域开发中处于十分关键的环节.由于受自然环境、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发展阶段的综合作用,四川藏区县域在经济结构、运行、功能等方面有鲜明的区域特征.从四川藏区县域的实际出发,来总结藏区县域的发展经验,探索藏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是藏区经济研究和经济开发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是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支撑力,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是四川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文章提出了四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发展路径: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做大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川渝互动与产业整合;通过引智引资、产业嫁接,提升产业水平和科技含量;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用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创新循环经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改革前的藏区差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改革前的藏区差税制度星全成沉重的差役、繁多的赋税,这是民主改革前藏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长期以来,藏区独特的差税制度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分析、探讨民主改革前藏区差税制度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内涵特征,对于了解当时藏区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在加速缩小中西部发展差距的历史机遇中,四川藏区应该以“两个转变”促进其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形式,提高工业效益和资本增值,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四川藏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78—2006年宁夏工业数据,从工业所有制结构、内部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角度分析了宁夏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确评析了宁夏工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30年来宁夏工业对GDP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存在着工业增长模式粗放、不具有可持续性等严重问题,笔者探索了新形势下宁夏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抗战前,四川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抗战期间,随着沿海工业的内迁,四川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从而成为战时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对坚持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对抗战时期四川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四川藏区为例,深入分析当前四川藏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发展成就、面临的困境、机遇,并为推动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建议:四川藏区发展文化产业,要树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要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突破人才瓶颈;要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甘青川藏族牧区,随着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民间纠纷调解中部落习惯法的运用,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度被废除的藏区旧的社会基层组织——部落组织不断地得以复兴。它既脱胎于1958年以前在藏区普遍实行的部落制度,又在部落组织结构、部落制度等重要方面因时、因势地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的“工业合作运动”述论贾付军,张炳兰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下简称工合)是以发展合作性质的小工业、手工业为主要任务。在抗战前期,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和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它为发展后方生产,支持军需民用做出了较大贡献,支持了持...  相似文献   

18.
发展海南工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省以来,海南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负债率高、效益和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今后,海南工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把提高效益作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中心。工业投资方向要突出五个方面;要依托港口发展工业;要择优扶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要建设生态省。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区域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特征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区域工业结构全面均衡分散化趋势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开始扭转,出现转机的关键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四川藏区的发展迎来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四川藏区经济尚处于较原始的粗放型农牧产业形态,与当代世界发达经济相距几个级差.但是四川藏区不能沿袭工业化老路逐级演进,而应该综合经济、生态、文化,可持续性地跨跃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将是包括经济改革在内的整个四川藏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藏文化的变革.本文首先从四川藏区经济开发和藏文化创新入手,对四川藏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生态平衡需要、藏文化创新需要、民族整合需要、个体发展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四川藏区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