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和部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患者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这种方法仅仅在有效降低呼气末上气道关闭程度并超过维持气道张力的最小压力时才能奏效^[1]。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肥胖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的睡眠呼吸参数,探讨肥胖与SAS程度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SAS的患者128例,选择呼吸紊乱指数(apnea and hypopea index,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睡眠时的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作为评价SAS轻重程度的指标;计算各型呼吸事件在全部呼吸事件中所占数量百分比作为区分SAS类型的指标.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其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体重超重比,按照体重超重比将全部病例分为无肥胖、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4组,对4组的上述参数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肥胖程度越重,AHI、AI值越高,睡眠中的SaO2值越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各型呼吸事件占全部呼吸事件的数量百分比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肥胖是SAS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程度与SAS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与SAS的类型则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睡眠障碍性呼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睡眠障碍性呼吸为一重要的医学课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参与评价与处理日渐受到重视,ENTJ78卷9、10、11期连续发表有关睡眠障碍性呼吸研究成果。现就其历史回顾、上气道解剖性结构变异的作用、上气道的评估方法及处理等问题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临床怀疑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atructive sleep apnea hp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的多道睡眠图分析,探讨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ctive apnea index,O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脑电醒觉反应指数的特点。方法对61例临床怀疑为OSAHS的儿童行多道睡眠监测,按照广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实验室标准[简称科室标准,将口鼻气流停止、胸腹呼吸运动存在的持续任何时间长度的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均定义为阻塞性呼吸暂停,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0.04定义为低通气]分析其OAI、AHI、脑电醒觉反应指数。再以乌鲁木齐草案的标准[对阻塞性呼吸暂停的时间长度定义为大于或等于2个呼吸周期,低通气为口鼻气流信号峰值降低50%,并伴有0.03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和(或)觉醒]重新分析这组结果。结果①67.2%(41例)的疑似OSAHS儿童发生了共206次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88.5%(54例)的儿童发生了共2249次阻塞性低通气事件,呼吸事件主要发生在快动眼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sleep);②采用科室标准61例疑似OSAHS儿童中有68.9%(42例)的儿童OAI〈1次/h,有34.4%(21例)的儿童AHI〈5次/h;采用乌鲁木齐草案标准61例儿童中有75.4%(46例)的疑似OSAHS儿童OAI〈1次/h,有24.6%(15例)的儿童AHI〈5次/h;③与呼吸有关的脑电醒觉反应指数与自发性脑电醒觉反应指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7,P=0.000),自发性脑电醒觉反应指数大于与呼吸有关的脑电醒觉反应指数。结论在儿童OSAHS诊断标准的制订中应考虑到低通气事件的重要性,呼吸事件判断依据的确定应建立在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应慎重考虑脑电醒觉反应在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及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对OSAHS睡眠结构的影响,探讨患者白天嗜睡等症状的原因.方法将58例OSAHS 患者,经CPAP治疗前后的32例OSAHS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进行睡眠监测.结果OSAHS患者1期睡眠明显增多,3+4期睡眠明显减少,REM睡眠减少,夜间醒觉时间明显延长,睡眠周期不全.经CPAP治疗后醒觉时间及1期睡眠减少,2期睡眠、深度睡眠、REM睡眠增加.结论OSAHS有明显的深睡眠及REM睡眠剥夺,CPAP治疗能使紊乱的睡眠结构及破碎的睡眠进程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呼吸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呼吸事件特点。方法:对203例睡眠打鼾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和呼吸暂停指数(apneaindex,AI)分5组,比较组间呼吸事件监测结果。结果:①REM睡眠期人均呼吸事件次数与NREM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低通气发生次数(6.28±1.29)次/h与呼吸暂停次数(1.81±0.39)次/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儿童呼吸事件多发生于REM睡眠期;②儿童低通气的发生次数多于呼吸暂停;③以AI≥1诊断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口咽腔大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口咽放大小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该病患者进行了口咽腔的测量,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OSAS患者的悬雍垂基部至舌背间大腭弓间距,咽腭弓间距,悬雍垂表面积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悬雍垂基部至舌背间距,咽腭弓间距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呈负相关(P〈0.05),而悬雍垂表面积与AHI呈正相关(P〈0.05),同是通过测量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6月经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仪或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为OSAHS的21例患儿行无创通气治疗,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40 d~11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儿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后再次行PSG监测。无创通气治疗顺应性的数据通过临床随访、电话随访而获得。统计数据以x-±s表示,nCPAP治疗前后的呼吸参数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儿使用nCPAP的压力在4.8~1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之间。nCPAP治疗前平均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 I)、最低血氧饱和度及血氧饱和度低于0.90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分别为(80.8±45.1)次/h、0.557±0.135和(42.9±31.9)%,与治疗后(6.7±12.4)次/h、0.862±0.082和(1.1±2.5)%相比有显著改善(P值均<0.01)。结论无创通气可以安全有效治疗儿童OSAHS,既可长期家庭治疗,也可短期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普遍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快动眼睡眠期(REM)病情严重程度要比慢动眼睡眠期(NREM)重,通过对OSAHS患者REM期和NREM期临床及睡眠监测指标的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睡眠期对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进行睡眠监测并诊断为OSAHS的118例患者,比较REM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REM)和NREM期AHI(AHINREM)的差别.并根据AHIREM和AHINREM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AHIREM≥AHINREM组,另一组为AHIREM<AHINREM组.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情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Min SaO2)及平均呼吸暂停时间的差别.结果:AHIREM和AHINRE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P≥0.05);AHIREM/ AHINREM为1.0±0.5;118例OSAHS患者中,AHIREM<AHINREM组占55.9%;2组在性别、年龄、BMI、 AHI、仰卧位时AHI(AHIsupine)、Min SaO2和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睡眠期的OSAHS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OSAHS患者体位改变对睡眠结构、呼吸事件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80例OSAHS患者行ESS嗜睡量表评分,并按AHI分为OSAHS轻度组(5≤AHI〈15)、中度组(15≤AHI〈30)和重度组(AHI≥30),比较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在不同体位时的睡眠结构、呼吸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体位发生改变时,OSAHS重度组与轻、中度组比较,REM%、NREM%、NREM LSaO2、RDI、仰卧位呼吸暂停指数(SAHI)及侧卧位呼吸暂停指数(L-AH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MSaO2、L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LSaO2、REM LSaO2及R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LT%均高于ST%,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I、L-AHI与轻、中度组ESS评分无相关性(P〉0.05),而L-AHI与重度ESS评分极显著性相关(r=0.551,P〈0.01),REM L-AHI和NREM L-AHI与重度ESS评分极显著性相关(r分别为0.516、0.528,均P〈0.01)。结论:L-AHI、NREM LAHI、REM L-AHI和NREM LSaO2可作为监测重度OSAHS严重程度的稳定参数,而REM LSaO2主要反映轻、中度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睡眠病态呼吸 (SDB)或译为睡眠呼吸紊乱 ,是最近几年在医学文献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新的医学名词 ,它包括以下 3种常见疾病 ,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 ,依次为原发性打鼾 ( primarysnor ing)、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UARS)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为了加强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笔者复习了有关文献 ,现将SDB的诊断和治疗问题综述如下。1 原发性打鼾原发性打鼾或称为单纯性打鼾 (simplesnor ing) ,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打鼾 ,最大鼾声强度在5 0~ 60dB以上 ,提示有不完全性上气道阻塞 ,但是 ,这些患者睡眠时没有觉醒 ,没有血氧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S72例,观察其中32例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观察全部72例治疗前,睡眠时平均血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每小时呼吸暂停总时间.结果OSAS并高血压者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20例血压降至正常或临界正常,12例高血压病情好转.结论OSAS是形成高血压的病因之一,当高血压患者患有OSAS时需治疗OSAS.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治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阻塞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着重综述了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继发症、诊断、头影测量和治疗方法,指出在应用多导程睡眠监护仪诊断该综合征后应常规行X线头影测量和上呼吸道的纤维导光镜检查,以明确致病原因和上呼吸道的阻塞部位,进而设计相应的方案。文中着重总结了各手术方法的设计原理、手术步骤、适应症、手术效果、禁忌症及并发症。另外还介绍了一种非创伤性方法—呼吸道持续正压治疗法。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sleepapneaOSA)是一种上呼吸道各段在睡眠时发生阻塞所致的伴有缺氧症状的综合性疾病,一般指在睡眠过程中发生呼吸暂停10秒或10秒以上,或每小时5次或每8小时睡眠中有扎次以上。它涉及神经肌肉、呼吸及心血管多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交活动。咽肌结构及上呼吸道特征咽肌是参与呼吸运动的辅助效应肌,受脑干呼吸中枢的调节,控制咽腔的大小及其开放度。绝大部分OSA的发生系烟部闭塞所致,通过对咽肌的生物化学检测,依肌纤维及肌浆球蛋白的同功酶含量,可分为Ⅰ型(慢收缩型)及Ⅱ型(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UAB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表现的异同,探讨两者临床特点和睡眠呼吸特征.方法 采用双盲法收集资料,所有患儿多道睡眠临测南1名睡眠技师和1名耳鼻咽喉科医师分析监测结果确诊为UARS和OSAHS,再由另外的耳鼻咽喉科医师详细记录两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 睡眠监测结果,253例OSAHS患儿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分别为3.60[2.00;7.55]次/h和0.90[0.85;0.91],而102例UARS的同类指标分别为0.90[0.50;1.10]次/h和0.95[0.92;0.96],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两组学龄前期患儿比例均较学龄期患儿高.两组患儿均以睡眠打鼾为主诉,均以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张口呼吸为主要症状,以上症状的发生率:UARS分别为94.1%、72.5%、62.7%、37.3%,OSAHS分别为92.9%、78.7%、57.7%、45.5%,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儿均多伴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27,P=0.87),而OSAHS患儿较UARS患儿更容易观察到睡眠出现呼吸暂停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07,P<0.001).结论 UARS和OSAHS的临床表现相近,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难以判断两者的差别,OSAHS患儿更易被观察到睡眠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两者的确诊要依据睡眠监测.  相似文献   

16.
报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24例及其中手术16例的临床资料和用多导联睡眠描记法(PSG)行手术前后7h夜间检测,从PSG5个项目12种检测数据的分析,能了解鼾声的响度值,心率和心率失常,呼吸道阻塞程度与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手术前后PSG值的改变,说明了PGS对诊断OSAS及检测手术及效果有一定价值,并提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OSA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68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DB)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68例OSDB患儿的术前临床特征、鼻咽侧位片、鼻内镜和46例PSG的特点。结果:术前PSG(46例)AH10.1~24.0次/h,经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术后随访3个月~1.5年,上、中咽气道间隙的狭窄或阻塞明显改善,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和憋气等症状消失56例、明显减轻9例、复发3例,复发的原因是单侧扁桃体代偿性增生,总有效率95.5%。16例26耳行鼓膜置管术后,11例16耳通气管3个月后自行脱落或取出后未再复发。鼻咽侧位片与术前的测量比较鼻咽间隙明显扩大。结论:导致儿童OSDB的主要原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上、中咽气道阻塞,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赖于PSG、鼻咽侧位片、鼻内镜和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年龄非手术的绝对禁忌。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剥离和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割术是目前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单纯鼾症的睡眠结构,探讨患者白天嗜睡等症状的原因.方法监测OSAS 32例、单纯鼾症8例及正常对照18例的睡眠,计算NREM、REM睡眠各期所占比例,统计呼吸紊乱指数(RD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观察OSAS患者和单纯鼾症在睡眠时总的微觉醒指数(次/h)(MI)、伴呼吸紊乱的MI、伴腿动的MI、伴鼾声的MI、自发性MI上的差别.结果OSAS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其浅睡眠明显增多,深睡眠明显减少,睡眠结构不全,有明显的REM睡眠剥夺现象,醒觉时间明显延长,OSAS患者在其仅有的浅睡眠中伴有较多的微觉醒,并且这种微觉醒伴有较多的腿动和(或)呼吸紊乱,OSAS患者的自发性微觉醒也明显增多.结论OSAS患者睡眠时的睡眠剥夺,特别是REM期睡眠剥夺、频繁唤醒、睡眠结构紊乱及呼吸紊乱引起的减血氧引起了脑代谢紊乱,是患者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TNF-α在OS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酶链免疫测定法(ELISA法)及L-929细胞杀伤法(CT法)检测了25例OSAS患者及23例正常人体外全血TNF-α诱生水平,并应用Epworth嗜睡指数测定法对他们进行磕睡分数的评估。结果显示OSAS组嗜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白天TNF-α诱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夜间水平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种检测方法有良好的一致性。日夜间TNF-α水平的异常改变可能与OSAS患者的白天嗜睡表现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