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建立近红外光谱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茶多糖的模型,应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选择了7 432.3~6 155.7 cm-1和5 484.6~4 192.5 cm-1特征光谱范围,以网络结构参数的输入层、隐层、输出层神经元数目分别为(8,4,1)和(7,5,1)来建立茶多酚和茶多糖的测定模型,模型的结果表明建模的茶多酚和茶多糖的r,RMSECV,RSECV分别为0.984 7,0.460,0.123和0.947 0,0.136,0.224;预测集的r,RMSEP,RSEP则分别为0.980 4,0.529,0.017和0.968 2,0.111,0.030。由此说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预测茶叶中茶多酚和茶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傅里叶近红外技术建立快速定量分析烟草化学成分的数学模型 ,使用BrukerOptics公司的MPA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谱区扫描范围 12 0 0 0~ 4 0 0 0cm- 1 ,选择不同的谱区范围对烟碱、总糖和总氮三种组分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 ,结果显示不同谱区范围对同一组分数学模型影响有明显的差异 ,而且不同组分所选择的最佳建模谱区范围是不一样的 ,说明在模型优化过程中选择最佳谱区范围是非常关键的 ,烟碱、总糖和总氮三种组分模型的最佳谱区范围分别是 95 0 0~ 4 2 31 2cm- 1 ,75 0 2 1~ 4 2 4 6 7cm- 1 ,75 0 2 1~4 5 97 7cm- 1 ,三种组分最佳模型交叉检验的均方差 (RMSECV)分别为 0 0 815 ,0 80 8,0 0 5 6。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基于800~2 500 nm波段的近红外光谱可对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中水分和腺苷进行良好的定量分析。选取了4 277.63~4 316.20 cm-1,4 887.06~4 941.07 cm-1,5 056.78~5 172.50 cm-1和5 218.78~5 303.64 cm-1四个特征波段;4 902.49~4 817.64 cm-1和4 740.49~4 107.91 cm-1两个特征波段,分别对水分和腺苷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PLS)回归模型。采用全波段建模水分和腺苷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8 3和0.788 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01 999和0.000 134, 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1.974 4和1.640 7。而采用特征波段建模,其对水分和腺苷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9 1和0.829 0,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1 934和0.001 250,剩余预测偏差分别为2.040 7和1.847 6。结果表明,采用对这两项指标特征波长建模后,不仅预测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提高了建模速度,为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逐步回归法的近红外光谱信息提取及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分析算法 ,依据小麦粉的近红外吸收特性机理 ,对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10 0 0~ 2 5 0 0nm)划分三波段 (Ⅰ :10 0 0~ 14 0 0nm ;Ⅱ :14 0 0~ 186 0nm ;Ⅲ :186 0~ 2 5 0 0nm) ,并进行了各波段的光谱信息提取 ,确定了回归特征波长 ,对不同波段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 ,给出了各段回归的最佳数学模型。通过对小麦粉近红外谱的信息提取及蛋白质成分的定量分析 ,比较和讨论了不同波段所建模型对小麦粉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结果 ,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真伪品的FT-Raman光谱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首次采用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 (NIR Raman)无损快速鉴别了药用植物肉桂、天麻及其伪(混淆 )品。结果表明 :药用植物肉桂、天麻及其伪 (混淆 )品在拉曼光谱图上有明显的差别。如肉桂在 1 60 0和 1 3 0 0cm- 1有较特征的基频振动峰 ,而肉桂的混淆品阴香 1 3 3 0cm- 1的峰较弱 ,相反的是 1 62 4和 1 5 97cm- 1的基频振动峰较强。天麻在 2 91 4cm- 1的C H振动峰与羊角天麻的 2 93 4cm- 1位移了 2 0个波数 ,另外羊角天麻在 1 60 5cm- 1有较强的拉曼基频振动峰 ,而药用天麻此处未见振动峰。凭借这些谱峰的差异可进行药材的真伪鉴别。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不破坏样品 ,可直接进行鉴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傅里叶近红外光谱的雪青梨酸度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法获取了完整雪青梨的近红外光谱(12 500~4 000 cm-1), 采用多元校正算法偏最小二乘法(PLS)方法,选取不同的波段范围对漫反射光谱进行有效信息提取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因子数时PLS方法进行酸度分析的结果及其因子数与交互有效检验标准偏差(RMSECV)关系,确定了最佳回归的因子数和用于定量分析的最佳波段范围。实验结果表明: 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在5 452~12 285 cm-1波段范围内,最佳主因子数为7时,雪青梨总酸的预测精度最好,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9, 预测标准偏差为0.018 6。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漫反射用于检测苹果糖度及有效酸度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提出了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并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快速检测苹果糖度和有效酸度的新方法。以傅里叶变换光谱仪(12 500~4 000 cm-1)为试验仪器,以120个红富士苹果为标准样品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苹果糖度、有效酸度的定量预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为:样品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06,标准校正误差(SEC)分别为0.261,0.0562,标准预测误差(SEP)分别为0.272,0.0562,偏差(Bias)分别为0.011,0.0115。通过本研究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在10 341~5 461 cm-1光谱波长范围内对苹果糖度的无损检测和在10 341~3 818 cm-1有效光谱范围内对有效酸度的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 76 4 0 0~ 796 5 0cm-1的能量范围内测量了三氯乙烯的真空紫外脉冲场电离 光电子 (VUV PFI PE)谱 .根据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频率以及Franck Condon因子 ,对VUV PFI PE谱的振动谱带进行了标定 ,确认了11个三氯乙烯阳离子的振动频率 ,分别为 :ν1+ =14 8cm-1,ν2 + =180cm-1,ν3 + =2 86cm-1,ν4+ =4 0 2cm-1,ν5+=4 72cm-1,ν6+ =6 6 0cm-1,ν7+ =875cm-1,ν8+ =990cm-1,ν9+ =10 38cm-1,ν10 + =12 6 7cm-1,ν11+ =14 0 8cm-1.这些测量和新近用真空紫外 红外光诱导电离确定的ν12 + =30 73cm-1一起 ,提供了三氯乙烯阳离子电子基态的所有 12个振动频率的实验值 .通过对VUV PFI PE谱 (0 ,0 )跃迁带的光谱拟合 ,确定了三氯乙烯的电离能为(76 4 4 1.7± 2 .0 )cm-1((9.4 776± 0 .0 0 0 2 )eV) .  相似文献   

9.
大口径可见光到红外波段光学传递函数测试仪的标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红 《光学技术》2001,27(1):87-90
大口径可见光到红外波段OTF测试仪测量功能齐全 ,即可测量照相系统、望远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OTF) ,并且兼有测量焦距、放大率和光谱透射比等参数的功能。通过用OTF标准镜头进行标定 ,开展OTF国际比对工作 ,为建立OTF计量标准打下基础。该系统测量不确定度为 :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 :轴上 0 0 3、轴外 0 0 5 ;红外波段 :轴上0 0 4、轴外 0 0 6。重复性 :0 0 1(RMS)。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光外差磁旋转浓度调制激光光谱技术属于一种高灵敏度的吸收光谱测量方法 ,可以用于瞬态分子和激发态分子光谱的检测。采用这种技术分别在 16 4 0 0~ 16 6 5 0cm-1和 174 5 0~ 1775 0cm-1波段内直接观测到CO三重带系d3 Δ←a3 Π(4,0 ) (5 ,0 )振转吸收光谱。这种跃迁的上态d3 Δ1(v =4 ) ,d3 Δ2 (v =4 ) ,d3 Δ1(v =5 )分别与A1Π(v =0 ) ,D1Δ(v =0 )和A1Π(v =1)态存在微扰相互作用。通过对所测量到的 CO三重带系 (4,0 ) (5 ,0 )振转谱带作了包含微扰相互作用在内的分析 ,获得了上态d3 Δ(v =4 ,5 )的精确的分子转动光谱常数。  相似文献   

11.
马稳  谢银军  陈奎娜  郭丹 《光谱实验室》2013,30(5):2625-2628
以信阳红、绿茶为原料,水和9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考察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溶剂红、绿茶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显著地清除作用,且红、绿茶水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高于乙醇提取物,两种溶剂红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大于绿茶,绿茶乙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大于红茶.  相似文献   

12.
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沙棘茶中的茶多酚总量。在硫酸强酸性介质中重铬酸钾氧化茶多酚,其吸光度随茶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值与茶多酚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以儿茶素为对照品,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34x+0.4746(r2=0.9986);对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进行了试验。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沙棘茶中茶多酚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茶叶中汞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程序控温-湿法消解-氢化物发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茶叶中的汞进行了消解、测定,对可能影响测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回收率为95.0%-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3.8%。与国家标准方法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绿茶和红茶中微量元素初级形态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沸水浸泡法对茶叶的初级形态进行分离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绿茶和红茶初级形态中 8种微量元素含量 ,计算并讨论了微量元素初级形态分析参数 ,获得茶叶中微量元素初级形态的有关信息。结果表明 ,绿茶和红茶中 8种微量元素初级形态含量各有差异 ,初级形态分析参数自符合程度为87.2 0 %— 10 3.73% ,样品的回收率为 87.1%— 10 2 %。  相似文献   

15.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茶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水萃取茶氨酸,浓盐酸水解为乙胺,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茶叶中茶氨酸含量的新方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茶氨酸浓度在1.6-10.0mg·L-1范围内与△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7g·mL-1。方法分析结果准确、操作比较简单、可排除茶叶中其它氨基酸的干扰。直接测定茶叶样品中的茶氨酸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普洱生茶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倩  佟玲  李文博  高钧  王强 《光谱实验室》2011,28(4):2103-2106
采用Phenomenex synergi色谱柱(250mm×4.6mm,4μm),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对10批不同产地、不同生产年限普洱生茶样品进行处理,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建立了该普洱生茶的HPLC指纹图谱;与绿茶指纹图谱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法简单精确,为控制普洱生茶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茶叶中铅含量,在一定的条件下,茶叶样品的铅可不经MIBK萃取分离而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ICP-AES测定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一帆 《光谱实验室》2009,26(1):107-109
茶是健康饮品之一,它含有的化学成分300多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铝、钙、铜、铁、钾、镁、锰、钠、锶、锌10种微量元素,该法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多元素同时分析的优点,为健康饮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斌  彭珊珊  石燕 《光谱实验室》2004,21(4):698-700
镁是机体必不可缺的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对我国一些常见茶叶中的镁进行了测定 ,镁含量为1.2 9— 2 .0 7(mg/kg) ,茶汤中镁的浸出率在 14 .2— 5 1.8%。与一般食物相比 ,茶叶中镁含量更丰富 ,因此饮茶可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