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结合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对行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结合去势治疗的1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手术顺利,植入125I放射粒子21±9粒,手术时间35±5min,术后住院5.5±1d。12例随访3~6个月,术后1个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下降,术后3个月明显下降,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永久性放射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放疗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15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每颗粒子活度为0.35~0.50 m 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30~150Gy,最多植入粒子82颗,最少植入粒子29颗,平均植入50颗。结果:15例患者术后经X线证实植入部位精确。最长随访1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值分别为51.6 ng/m L和0.14 ng/m L,影像学检查前列腺体积均值分别为35.5 cm~3和22.5 cm~3,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随访16个月时,15例均存活。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Ⅰ级尿道症状11例,Ⅱ级尿道症状4例,直肠刺激症状5例,经对症治疗,在6个月后症状缓解。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安全、微创、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手术去势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2例,治疗组42例,采用经直肠B超引导下经直肠植入125I放射粒子并同时行双侧睾丸切除治疗。对照组40例施行双侧睾丸切除术。82例患者术后同时服用比卡鲁胺内分泌化疗药物。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24~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5个月。治疗组平均植入粒子(38±15)粒。无因经直肠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6个月发生骨转移,有2例在术后平均18.6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92.8%。对照组中1例于术后23个月死亡,3例在术后14个月发生骨转移,有5例在术后平均15.8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77.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采用经直肠永久性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联合手术去势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导向植入~(125)I粒子的护理资料,分析各项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32例中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40.6%,其中尿路刺激征8例,血尿3例,直肠刺激症状2例,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粒子引起周围组织产生的放射性反应和损伤。32例患者中无粒子迁徙,移位、游走及粒子丢失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术后并发症虽然不严重,但发生率较高,需严密观察,尤其关注术后大小便情况。  相似文献   

5.
王重韧  赵明  徐欣  尤宇  韩磊  赵四军 《河南医学研究》2010,19(2):202-204,208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放射性并发症。方法:35例复发的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125I粒子植入组和单纯手术组。125I粒子植入组肿瘤切除后植入125I粒子,植入深度为0.5~1.0cm,粒子间隔1.0cm。术后每2个月复查MRI,全部患者接受8~32个月随访,观察中位生存期及毒副作用。结果: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40周(95%CI,25~53周),125I粒子植入组中位生存期62周(95%CI,42~6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25I粒子植入组中发生4例顽固性脑水肿,3例脑放射性坏死,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可有效地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生存时间,125I粒子植入后放射性脑水肿和脑坏死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前外放疗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等作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采用TPS治疗计划系统作治疗计划,在直肠超声引导下对16例前列腺癌患者植入125I粒子行近距离放疗。临床分期T2N0M0~T3N0M1。结果1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36~58个月。术后6个月血清PSA值均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12个月复查直肠超声全部患者前列腺体积缩小。术后3年T2期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为63.6%(4/11),9例复发。结论125I粒子前列腺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TPS治疗计划系统作治疗计划,在直肠超声引导下对16例前列腺癌患者植入125I粒子行近距离放疗.临床分期T2N0M0~T3N0M1.结果 1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36~58个月.术后6个月血清PSA值均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12个月复查直肠超声全部患者前列腺体积缩小.术后3年T2期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为63.6%(4/11),9例复发.结论 125I粒子前列腺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直肠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血清PSA浓度值均已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复查直肠超声全部病人前列腺肿瘤缩小。结论:^125I粒子前列腺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创伤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丽霞  陈金燕  徐彩云  王加奇 《浙江医学》2017,39(24):2267-2269,228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会阴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在治疗高风险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66例,TNM分期均为局限T3a期。其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36例,腹腔镜根治术组30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术中由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指导。腹腔镜根治术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指标及并发症、总前列腺抗原(T-PSA)变化情况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对WBC、PLT的影响。结果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与腹腔镜根治术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中位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术后无尿失禁、尿道狭窄发生,与腹腔镜根治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尿道刺激征、尿储留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和腹腔镜根治术组术后3、6个月分别有33.33%(12/36)和73.33%(22/30)、83.33%(30/36)和80.00%(24/30)患者的T-PSA水平不能被检测出,达到生化检测无复发。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WBC、PLT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会阴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高风险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小,对骨髓造血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霞 《吉林医学》2013,34(13):2609-2610
目的:探讨I125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防护、术后护理,对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及放射剂量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粒子验证无移位、脱落,技术评估满意,未见放疗并发症,医护人员无一例出现放射性疾病。结论:I125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10~2011-06共58例肺癌患者,先行125I粒子植入术,之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术前采用特定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计划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粒子的数量.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体区.术后2,4,6,12个月CT扫描,参照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测量肿瘤组织两个垂直直径之乘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后2,4,6,12个月随访,有效率分别为62.07%,71.93%,83.64%,78.18%.全组58例中1例4个月因出现全身转移而病死,2例6个月因心包转移医治无效病死,其余55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化疗不良反应轻(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例患者脱发).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能有效控制肿瘤治疗"冷点"及针道种植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肺瘤体后,术中直视下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残存部分,手术无法切除的转移的淋巴结内,治疗23例非小细胞肺癌.结果 2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未出现植入^125I粒子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随访3~11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前列腺癌组织及植入125I粒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前列腺癌患者49例,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确诊,其中低危组28例,采用单纯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高危组21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口服内氟他胺内分泌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行根治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需要时长、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变化及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4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 d。49例患者平均植入粒子(57±12)粒。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因操作技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45例粒子植入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比较PSA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6.50±12.43)ng/mL和(0.67±0.28)ng/mL(P〈0.05)。4例治疗后3个月血清PSA未降低,其中1例术后18个月发生骨转移,有2例在术后平均19.3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2例于术后36个月死亡,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89.8%。对照组中1例于术后21个月死亡,1例在术后14个月发生骨转移,1例在术后平均16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85.0%。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经直肠B超引导定位下,经会阴部穿刺前列腺^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5例,其中3例合并骨转移。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平均植入^125I粒子40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随访3-11个月,平均5个月,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1例,病情恶化1例。PSA无进展生存率为80%(4/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安全、创伤小、并发症低且疗效肯定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肺癌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对肺癌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效果,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模拟定位机或CT定位下,通过穿刺针将^125I粒子植入到肺癌病灶内,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患者观察2个月以上者18例,其中CR27.8%(5/18),PR66.7%(12/18),NC5.6%(1/18),近期有效率(CR+PR)高达94.4%(17/18)。并发气胸20%(4/20),咯少量血痰25%(5/20),胸膜腔内明显出血5%(1/20),粒子脱入胸膜腔5%(1/20)。结论: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保留附睾的睾丸切除术(A组)与传统睾丸切除术(B组)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探讨睾丸去势治疗的最佳选择方式。方法进展期前列腺癌60例,A、B组各30例。均在局麻下行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第1天起口服非类固醇类雄激素阻断剂。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3、6、9、12个月,观察2组血清总睾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了解患者手术满意度等。结果去势术后12个月,A、B组血清睾酮平均水平分别为0.2nmol/L(95%置信区间0.1~0.9nmol/L)、0.3nmol/L(95%置信区间0.2~0.9nmol/L),均〈1.9nmol/L,2组均数比较,P〉0.05;A组PSA平均值0.22ng/ml,B组0.27ng/ml,2组均数比较,P〉0.05。问卷调查示A组满意度为96.7%(29/30),B组为53.3%(16/30)。结论2种睾丸切除术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保留附睾的睾丸切除术、附睾成形术有助于满足患者的阴囊外观形态和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患者在超声导向下经直肠穿刺I125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随机将作者医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根治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直肠超声导向经直肠穿刺I125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PS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及尿路和直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植入穿刺针14根,植入粒子平均(42±17)粒。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4~7 d拔出尿管后均能够正常排尿,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拔出尿管后不能自行排尿,经过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观察组有9例出现上诉症状,随访至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上诉症状均显著的好转。结论超声导向下经直肠穿刺I125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在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2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35~69岁,中位年龄47岁.所有患者均为直肠癌Mile术后局部复发病例.肿瘤最大长径为3.4~6.4 am,平均4.2 cm.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臀部或会阴部疼痛,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法)分级,轻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11例.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 的125I经验公式,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CT扫描下确定穿刺的部位,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及神经.穿刺到位后应回抽无血液回流后每隔0.5~0.7 cm放置一颗125 I粒子.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率76%(16/21),部分缓解率19%(4/21),轻度缓解率5%(1/21),总有效率100%.症状缓解持续时间最长16个月,最短7个月,平均症状缓解持续时间11个月.影像学评价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NC)2例.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组织内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肺癌患者均在植入前采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布源,在螺旋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进行CT复查。结果 32例32个病灶共植入125I粒子926粒,平均每个病灶植入28.9粒。2个月后CT复查示,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8例,无变化5例,进展0例,总有效率为84%;6个月后,肿瘤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或无变化4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81%;12个月后,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或无变化4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75%。术中或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内少量出血5例、张力性气胸1例及少量气胸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内永久植入治疗肺癌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