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马春莱  雷超 《北京中医药》2014,(10):743-745
周玉祥教授对慢性便秘的病因、病机有其独到认识,认为其病虽在大肠,不可忽视脏腑,便秘与肺脾肾肝心等五脏密切相关。强调慢性便秘的疗需辨证论治,分型遣方,可补肺强肾、调肝理脾、通腑润肠,同时重用白术等验方治疗,常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的便秘是常法,运用它治疗多种老年性便秘则是变法了.老年性便秘多以津枯血少,脾肺气虚,肝郁气滞,通降失调,传递无力为其主要病因.因为人体主要靠气血阴阳推动脏腑的机体活动,即气化与气机两大生理功能的相互作用,来维系生命  相似文献   

3.
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病机为肠胃积热、气机郁滞、气虚阳衰、阴寒积滞。病因为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脾肾虚寒。合理饮食是治疗便秘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肺气宣发肃降有常推动腑气通降、脾气健运生化有源推动大肠运转是糟粕下行畅通的前提.反之肺脾气虚可致肠道推动无力,糟粕内结,排便不畅.故从肺脾论治便秘是常用的治疗便秘的思路.补肺脾之气,助大肠推导之功,以疗便秘,临床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5.
蔡淦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蔡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气秘从肝脾肺论治,治以温中行气、通腑导滞;顽固性便秘治以活血化瘀、清化湿热;阳虚便秘从脾肾论治,治以温阳益气、助运通便;阴血亏虚便秘,治以养血滋阴、润燥通便.  相似文献   

6.
慢传输型便秘属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类型,以结肠功能障碍、肠内容物通过缓慢为特征。传统中医通过中药、针刺、按摩等综合疗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中医学认为引起老年人便秘的病因有体质因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病后体虚、感受外邪等因素。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衰减,阴阳气血亏虚是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郁证发微(二十九)——郁证便秘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郁证性便秘的病脉证治。便秘病位虽在大肠,却与五志伤及五脏功能密切相关,病因病机涉及以下数端:肝肠相通,肝郁则肠滞;忧愁思虑伤脾损肺,脾肺气结则大肠壅滞,脾肺气虚则无力推送;五志过极化火,灼津炼液,致使肠枯;劳心伤脾,生化乏源,精血亏虚,肠失濡润;七情生六郁,食滞痰阻血瘀,阻塞肠腑。治疗郁证性便秘主要包括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行气燥湿、宽中化滞,清心安神、益脾养血,以及化痰化瘀等,要在疏通气机、清理壅滞、增水行舟。现代医学中凡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急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等慢性便秘以及躯体化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具有便秘表现者,大致在郁证性便秘的证治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8.
石国璧教授认为便秘病位在大肠,但其病因病机与寒热虚实及诸脏腑功能都有密切联系,特别是肺、脾、肾、肝4脏,概况起来主要表现在脾胃虚弱、肺失肃降、气机郁滞、痰结阻络等10个方面,临证时以相应十法治之。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大量与便秘诊治相关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文献报道,并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便秘产生的病因病机与肝脾肾肺功能失调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便秘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研究发现,肝脾肾肺的功能失调是便秘的根源。便秘的病机是肝失疏泄、肝不藏血,肾之阴阳失调,肺失宣肃,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肝不藏血致体内气机失调、津液不足而形成便秘;肾内蕴元阴元阳,肾之阴阳失调使人体内各脏腑之阴阳均出现不足,从而产生便秘;脾主运化,其功能失调会使体内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失常而产生便秘;肺失宣肃致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也和便秘的形成有关。对于便秘的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疏肝气、调肾阴阳、健脾气、协调肺之宣肃为法。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便秘西医认为是指结肠、直肠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其病因和病理生理仍不明确,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生。便秘既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伴随症状。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肺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发病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按照病因病机,本病可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等四类便秘;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较常见的有阴虚、血虚、阳热、气滞几种类型;从脏腑论证,因肺主皮毛,肾主二窍,脾胃升清降浊,肝主疏泄,故肺、肾、肝、脾、胃相关较多见。现将特发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朱生樑教授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便秘病位在肠腑,与脾、胃、肺、肾、肝、心等脏腑关系密切;治疗上不唯肠腑,不离肠腑,慎用苦寒泻下之品.  相似文献   

12.
陆为民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的病位在于大肠,与肺、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疗当重视理肺、治脾、通降胃气。文章从脏腑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介绍了陆为民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谈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联庆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1):485-486
谈便秘从肺论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院(266003)王联庆关键词便秘从肺论治治法临床治疗便秘,多责之脾、胃,以通下论治。然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脏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对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能完全解决,若从肺论治某些便秘疾患,则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便秘是指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干燥,或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等,但结肠、直肠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人群中约有50%以上的人曾受到便秘的困扰.中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主要与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肝气郁结、脾不健运、肾气虚弱、肺失宣降以及气血津液不足等(1).其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脾、肾、肺、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可概括为寒、热、虚、实4个方面.本文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就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方法进行阐述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便秘主要与肾精不足有关,亦与脾肺有密切关系,辨证当分气血阴阳,治疗应以益精养血,温通润下为主,兼顾调理脾肺。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微生态学是近年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便秘关系密切。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功能性便秘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其机制可能与黏蛋白分泌异常、肠道动力紊乱等相关。本文基于肠道微生态,从脾、肺、肝对"清浊相干"理论在功能性便秘防治中的理论内涵进行探讨,认为肠道微生态是阐释中医防治功能性便秘机理的重要途径,"调理脾肺肝,升清降浊毒"应是中医防治功能性便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便秘为多因素且病因不明的一组临床症状,顽固难治,发病率为4.9%~40%.早在<伤寒论>书中就有"阳结、阴结、脾约"之记载.笔者近2年来重用白术治疗气虚型便秘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病人的身心产生一定影响,其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异常,临床上大多数从肺、大肠及脾肾来论治。《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云:"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为主",《素问.五脏别论篇》云:"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便秘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亦与肝极为相关。肝主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笔者试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探讨与便秘的关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便秘的病理基础为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然而临床上多责之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忽略了对肺的调治,肺气虚、肺阴虚、肺热炽盛、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等均可导致便秘发生,可从肺论治。  相似文献   

20.
针对“脾约”为便秘病证名的传统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脾约”是各种病因导致脾气壅滞的病机概括.整理归纳张仲景述及脾气壅滞相关病证有消渴、聚证、黄疸、奔豚气、腹满、水肿等.行气理脾是“脾约”的基本治法,而对应各病证的综合性治法有行气养阴润燥、行气健脾消聚、行气利水退黄、行气温脾平冲、行气补脾除满、行气通脾消肿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