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沛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26-4827
目的:对比分析对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37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37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162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101例,无红细胞61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208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204例,有红细胞4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检验结果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连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收治的300例患者资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对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度予以比较。结果检验结果异常情况一般存在假阳性、假阴性及离心对结果的影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结果存在差异性。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结果差异性有利于发现尿隐血阳性患者的血尿原因,从而及时判断临床尿液检查结果异常,能够为临床检查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尿液中白色念珠菌对尿十联分析仪测定尿潜血的影响。方法 :对 78份白色念珠菌尿和 10 0份健康体检者尿液进行Clinitek 2 0 0测定其尿潜血 ,同时用单克隆潜血板法做对照。结果 :采用尿十联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 ,标本中存在白色念珠菌时可能使尿潜血出现假弱阳性和假阳性 (均为潜血 1+)结果 ,并且随着白色念珠菌的浓度增加尿潜血假阳性结果逐渐增加。结论 :标本中存在大量白色念珠菌 (>2 +/Hp)时 ,应通过单克隆潜血板法测定尿潜血或镜检红细胞来确定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计数法尿隐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12月采集的600例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所有样本均使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两种方法检测,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分析仪检测的阳性率为24.17%,阴性率为75.83%;显微镜下的红细胞检测中阳性率为29.50%,阴性率为70.50%,2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显微镜下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则分析仪结果的假阳性率为12.41%,假阴性率为10.99%.结论 在尿隐血检测中可将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技术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检测和隐血试验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88例患者的尿液进行研究,联合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UF-100尿沉渣分析仪、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干化学法等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检测所得结果。结果88例患者尿液分析仪测定显示尿隐血为阳性,经离心沉淀后尿沉渣镜检显示,镜下红细胞阳性65例,镜检红细胞阴性23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73.9%;镜下检查为阳性患者均为阳性,23例阴性患者中用胶体金试纸检测尿隐血中阴性18例,阳性5例;取镜检结果为阴性的23例患者尿液煮沸后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结果显示转阴性18例,阳性5例。结论为提高尿液检查质量,可联合4种检测方法,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耀永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99-3000
目的:对BLD尿液分析仪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通过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尿液分析仪检查和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结果:筛选出三项检查不一致标本35例,分组比较,重点分析了BLD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可能原因及纠正方法。结论:应用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结合尿沉渣镜检能对BLD检测结果起到检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尿液分析仪检测隐血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结果的的符合情况.方法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检测1112份尿液,对两种方法测得尿液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12份尿液分析仪检测隐血阳性486份,经显微镜复查红细胞阳性289份,阴性197份;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626份,显微镜复查红细胞阳性2份,阴性624份.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59.4%,阴性符合率99.6%.两者并不完全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结论临床上可能出现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必须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联合进行检测,提高尿液红细胞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若两种方法检验结果有明显矛盾或与最近一次检验结果有重大差异,应及时联系临床医师共同探讨,合理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苏贻华 《当代医学》2011,17(11):102-102
目的 通过两种不方法检测尿液中潜血,探讨尿液分析仪测定潜血结果的可信性.方法 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对相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尿分析仪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完全相符,假阳性、假阴性均存在.结论 尿分析仪一般用于尿常规初筛,显微镜镜检用于结果确认.  相似文献   

9.
王春莉 《吉林医学》2011,32(25):5302-5303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尿液白细胞显微镜检查法检查尿白细胞的结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进行尿液检验的600例患者进行尿渣分析仪分析与尿液白细胞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并分析其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的阳性率为73.7%(442/600),显微镜检查的阳性率为80.3%(484/60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对尿白细胞的检测准确率较高,但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10.
[ 摘要 ] 目的 评价一种尿液HIV-1抗体检测试剂的特异性,研究尿液中蛋白含量和隐血程度对尿液中HIV-1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平行采集受检者的血液与尿液标本,分别用血液和尿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IV-1抗体,检测尿液HIV-1抗体结果为假阳性与真阴性的尿标本中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尿α1微球蛋白的含量,且检测其隐血情况。 结果 真阴性组与假阳性组尿液中各种相应的蛋白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假阳性组尿液中所含的蛋白均高于真阴性组相应的蛋白含量(P<0.001)。结论 当尿液中蛋白含量高或存在隐血阳性时,用HIV-1型尿液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尿液HIV-1抗体易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尿液中蛋白含量和隐血程度对尿液中HIV-1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平行采集受检者的血液与尿液标本,分别用血液和尿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IV-1抗体,检测尿液HIV-1抗体结果为假阳性与真阴性的尿标本中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尿α1微球蛋白的含量,且检测其隐血情况.结果 真阴性组与假阳性组尿液中各种相应的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01),假阳性组尿液中所含的蛋白均高于真阴性组相应的蛋白含量(P<0.001).结论 当尿液中蛋白含量高或存在隐血阳性时,用HIV-1型尿液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尿液HIV-1抗体易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对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传统显微镜计数与尿液分析仪对比检测550例尿液标本,以尿液分析仪白细胞检测阴性为正常筛选标准时,尿液分析仪的灵敏度为96.5%,特异性为54.1%,假阳性率为30.2%,假阴性率为1.6%;尿液分析仪WBC≤15个/μl为正常筛选标准时,尿液分析仪的灵敏度为87.3%,特异性为92.4%,假阳性率为4.8%,假阴性率为5.6%。结论:应以尿液分析仪WBC≤15个/μl为尿液白细胞正常筛选标准;显微镜检查为白细胞检查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3.
田贤儒 《大家健康》2013,(12):58-59
目的:分析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对尿中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对比200例患者尿液检测结果,以尿液分析仪阴性结果为筛选标准时,其假阳性率为29.7%,假阴性率为1.5%,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53.8%,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时,其假阳性率为4.3%,假阴性率为5.4%,灵敏度为88.3%,特异性为92.6%。结论:以白细胞计数≤15个/ul为尿液分析仪正常筛选标准时检测价值较高,配合显微镜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盛学清  向长春 《中外医疗》2009,28(31):155-155
目的分析本实验室HT-2000自动尿分析仪(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全阴性结果的尿液标本,为评价尿液干化学法全自动尿分析仪在临床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新鲜晨尿500例均为尿液分仪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均阴性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500例干化学法检测阴性尿标本中,白细胞镜检阳性数为88例,假阴性率为约占18%,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42例,假阴性率为约占8%。结论在使用干化学法尿液自动分析仪做尿常规出现全阴性结果时,为了不漏诊,不误诊,实验室应全部进行尿沉渣分析仪或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尿液分析仪法,UF500i沉渣分析法与显微镜形态学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在该院门诊患者尿液样本一共有90份,并且采取尿液分析仪法、UF500i沉渣分析法与显微镜形态学法进行尿液潜血检查,对其结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显微镜检验尿液样本呈现阳性一共有25例,阴性一共有65例,阳性率为27.78%;尿液分析仪和uf500沉渣分析法呈现阳性一共有31例,阴性59例,阳性率为34.44%;以镜检结果当作尿液隐血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与uf500沉渣分析法潜血检验的敏感度为92%,假阳性率为8%,假阴性率为89.23%,其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法,Uf500沉渣分析法与显微镜形态学法在尿液隐血检验当中结果差别不大,因此,建议三种方法联合检测,进而使误诊以及漏诊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对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传统显微镜计数与尿液分析仪对比检测460例尿液标本,尿液分析仪RBC阴性为正常筛选标准时,灵敏度97.3%,特异性55.1%,假阳性32.0%,假阴性1.1%;尿液分析仪RBC≤10μl为正常筛选标准时,灵敏度89.2%,特异性91.3%,假阳性5.0%,假阴性4.6%。结论:应以尿液分析仪RBC≤10μl为尿液红细胞正常筛选标准;显微镜检查为红细胞检查的确正试验。  相似文献   

17.
李希梦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11-3112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尿液分析仪中隐血及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aa尿干化学分析仪和bb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加入不同浓度铜绿假单胞菌前后的尿液标本进行尿隐血和红细胞(RBC)数量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106/mL时对尿液隐血的检测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107/mL时对尿液红细胞检测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尿对隐血及红细胞检测的影响一般以泌尿系感染时最大,污染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当怀疑泌尿系统感染时,要特别注意对红细胞以及隐血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对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传统显微镜计数与尿液分析仪对比检测550例尿液标本,以尿液分析仪白细胞检测阴性为正常筛选标准时,尿液分析仪的灵敏度为96.5%,特异性为54.1%,假阳性率为30.2%,假阴性率为1.6%;尿液分析仪WBC≤15个/μl为正常筛选标准时,尿液分析仪的灵敏度为87.3%,特异性为92.4%,假阳性率为4.8%,假阴性率为5.6%。结论:应以尿液分析仪WBC≤15个/μl为尿液白细胞正常筛选标准;显微镜检查为白细胞检查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干化学法和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尿液血红蛋白。方法:选择200例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阴性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超出参考范围的患者标本离心镜检红细胞,同时采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尿隐血;另外选择200例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阳性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在参考范围内的患者标本离心镜检红细胞,同时采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尿隐血。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血红蛋白可致假阳性或假阴性,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没有干扰物质,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在日常工作中起普及和过筛作用,当测定结果可疑时,应采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予以校正。  相似文献   

20.
尿液分析是临床检验三大常规检验之一 ,是应用最多的检验项目。尿液分析仪的普及使用 ,使得尿液分析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而且可提供 1 0项尿化学指标 ,给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方便。但由于尿分析仪所采用的尿液干化学检查法本身检测原理上的局限性 ,及某些因素对尿液常规检查准确性的影响 ,可造成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1 0 0 0例经尿分析仪检测尿 1 0项结果均为阴性的标本与尿沉渣镜检的结果相比较 ,对其中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存在的假阴性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以便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帮助。1 材料与方法1 .1 标 本 来自本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