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必宁颗粒对慢血清病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Fas/FasL的影响.方法:按文献方法建立慢血清病大鼠MsPGN模型,HE观察肾小球系膜增殖,TUNEL法检测系膜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系膜区PCNA及Fas、FasL的表达.结果:肾必宁可促进Fas的表达,系膜细胞凋亡率增加,PCNA的表达下降,病理损害减轻,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必宁可能通过调控Fas/FasL的表达而诱导系膜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系膜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A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及IR+不同剂量(0.5、1.0、2.0g/kg)AE预处理组(每组8只),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6h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肾组织Caspase 3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cl-2、Bax mRAN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凋亡细胞数、Caspase 3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而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AE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Caspase 3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而Bcl-2mRA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AE能显著抑制IR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调节Bc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水煎剂(A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将其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和AE预处理组,每组10只,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肾组织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肾组织Bax、Bcl-2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中极少见到凋亡细胞,细胞凋亡率为(2.91±0.41)%;IR组为(39.52±6.3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AE预处理组肾组织细胞凋亡率为(19.47±5.75)%,显著低于IR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肾组织Bax、Bcl-2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Bax/Bcl-2升高(P0.05);与IR组相比,AE预处理组Bax和Fas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故Bax/Bcl-2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鼠肾组织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AE预处理组肾组织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水煎剂可改善IR大鼠肾组织再灌注后损伤,对肾小管细胞凋亡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对Bcl-2、Bax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6,(9):819-823
目的:观察阳和化岩汤对乳腺癌大鼠Fas、FasL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大鼠建立乳腺癌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HE染色观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Q-PCR法检测Fas、Bcl-2 mRNA表达。结果:阳和化岩汤可明显降低大鼠乳腺癌的发生率(P0.05),同时可升高Fas的表达(P0.05)、降低FasL和Bcl-2的表达(P0.05)。结论:阳和化岩汤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调肝理脾方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环节及作用.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给予乙醛的干预,免疫细胞化学和图象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测定各肝星状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方药血清可以通过减少Bcl-2和FasL的表达与增加p53和Fas的表达,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P<0.01,P<0.05),并且其诱导凋亡作用中Bcl-2的表达是高度敏感的.结论:调肝理脾方药血清可以通过减少Bcl-2和FasL的表达与增加p53和Fas的表达的环节干预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硝苯地平组、灯盏花素组。肾脏缺血60min再灌注24h,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TUNEL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BUN和Cr浓度增高(P0.05),肾细胞凋亡指数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灯盏花素组血清BUN和Cr水平降低(P0.05),肾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升高(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抑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补肾强脊颗粒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30例AS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强脊颗粒组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各15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分离CD4~+T细胞,采用RT-PCR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及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 补肾强脊颗粒可促进A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P<0.05或P<0.01),而对Bcl-2、Bax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肾强脊颗粒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影响CD4~+T细胞的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必宁颗粒剂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以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多种肾脏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慢血清病大鼠系膜增生性模型,HE染色观察肾小球系膜增生,TUNEL法检测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系膜区Bcl-2、Fa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必宁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升高 (P<0.01), Bcl-2表达减弱(P<0.01),Fas表达增强 (P<0.01).结论:肾必宁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Fas基因的表达,诱导增生的系膜细胞凋亡,可能是肾必宁颗粒剂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宁颗粒诱导IUD避孕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已生育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宫宁颗粒组、消炎痛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应用光镜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子宫VSMC中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置入IUD后大鼠子宫内膜及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宫宁颗粒能显著降低子宫VSMC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Fas、FasL蛋白表达,并降低Bcl-2/Bax值(P0.01),且效果明显优于消炎痛组(P0.01)。结论宫宁颗粒可减轻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损伤,消除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常,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Bax、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诱导子宫VSMC凋亡,进而达到防治置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商陆皂苷甲(Es A)对BXSB小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Es A对狼疮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18周龄雄性BXS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Es A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治疗4周后留取肾组织标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Bax、Bcl-2、Fas、Fas L表达情况。结果 13组间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的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 A组凋亡指数最高,其次为地塞米松组。2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小鼠肾组织Bcl-2光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Es A和地塞米松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Bax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肾组织Bcl-2/Bax的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BXSB小鼠的肾组织Fas、Fas L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Es A和地塞米松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 A具有诱导BXSB小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凋亡作用,其通过下调BXSB小鼠肾组织中Bcl-2表达及上调Fas、Fsa L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