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管道的过程中,声波掠射角是影响检测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影响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导出声波掠射角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了考虑管径条件下海底管道悬空高度的计算式;进行了不同声波掠射角下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管道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介于14°~20°时,检测效果最好,声波掠射角过小或过大,均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重磁位场的泊松公式法推导了海底管道磁异常的理论计算模型,以两段已知的输气管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正演模拟计算和海上实测验证。正演结果表明,在距海底管道约8.0 m的观测平面上能产生跨度约20.0 m、辐值分别高达329.8 nT和362.4 nT的正磁异常。实测的海底管道磁异常分布跨度与正演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其分布的细节特征存在不同,既存在正异常,也存在负异常。通过分析磁异常极值点的分布特征推测可能是管道连接处的热剩磁导致了实测磁异常的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3.
海洋采油平台海底勘测调查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海洋采油作业平台提供安全保障,需要进行海洋采油平台海底勘测,该文研究了采油平台海底勘测调查的技术路线,对海底勘测的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进行了阐述,最后得出海底勘查的技术结论。  相似文献   

4.
管道完整性数据库是建立在APDM管道模型基础上的,由于管道模型的复杂性,致使按常规方法进行数据入库时遇到了不符合模型要求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原因后,提出3级入库的作业方法,制定主要的3类数据的入库流程,以达到为管道完整性数据库提供高质量的数据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武芳  杜佳威  吴芳华 《测绘学报》2022,51(7):1588-1605
海底地貌数据与人类认知海洋、探索海洋、利用海洋息息相关,海底地貌数据综合是海图编制、海洋空间数据处理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海底地貌数据综合属于地图综合的研究范畴,但受历史渊源、学科体系、应用范畴等诸多因素影响,常被认为是地图综合中相对独立、特殊的研究内容。本文在明确海底地貌数据综合特殊性的基础上,从数据增强、综合方法、质量评价3个方面梳理海底地貌数据综合研究进展,归纳了几种常见的海底地貌数据综合应用案例,并从研究内容、技术方法、实践应用3个方面探讨了海底地貌数据综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GIS与GPS管道特征定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多埋在地下,免于受地面上人、动物的破坏.地下管道特征的定位,如焊缝、阀门、缺陷、异常等,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扯皮尺和PCM探测,这种方法受地形和建筑设施的影响很大,如果地面参照物破坏,找到特征比较费时,准确性差.目前的GIS和GPS技术,可避免这些缺点,通过GIS将各种管道数据整合到一起,获取管道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海底观测仪器的数据特点,探索了基于MATCOM的Matlab混合编程来实现海底实时观测数据可视化的方法。采用ADO.NET技术远程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当日日志表以获取海底实时观测数据,利用了VC++.NET的友好交互开发环境和Matlab强大的绘图函数,实现对海底物理、化学、能源等实时观测数据的图...  相似文献   

8.
采用管道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取管道内表面的点云三维信息,解决了传统管道视频检测方法难以定量化检测的问题。本文针对管道破损缺陷的点云数据特点,利用统计滤波和半径滤波等点云滤波算法,实现了管道破裂处点云删除;基于随机一致性采样(RANSAC)算法实现了管道点云圆柱面投影和管道点云数据二维平面展开;通过网格化筛选和区域生长算法实现了管道点云数据破损缺陷检测及自动化分析。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准确识别管道破损位置,并计算破损面积、纵向长度、环向长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有公路中线偏差检测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测中桩点横向偏差检测的新方法,它不仅具有数值的惟一性,还无需对应的设计点坐标;同时提供实测中桩点的真实公里桩号。给出新方法完整的数学模型,便于实际工作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通用的管道数据模型ArcGIS Pipeline Data Model(APDM)和ESRI GeoDatabase技术,从管道数据集存储步骤、历史数据归档、数据相关性管理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对管道数据集进行有效管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的关中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经验并结合关中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关中地区的GPS观测数据对关中地区地壳水平运动形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榆林站点(D058),2002-2004年关中地区和鄂尔多斯块体南缘水平运动速率呈现较为明显的北东向条状带运动特征,仍然呈现整体不连续性逆时针旋转运动的特征;2004年-2005年关中地区和鄂尔多斯块体南缘GPS站点呈现分块式运动特征,不存在较明显的整体不连续性变化特征;②相对于彬县站点(JB08),关中地区中部的彬县-西安-蓝田一线存在一左旋剪切带,该左旋剪切带的北部与铜川-泾阳-临潼-渭南这一北西向小震条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能是决定关中地区中部地震活动的主要因素;关中地区从整体上看,东部站点运动成规律性变化,运动速率大,约为6~7mm/a;中西部站点运动规律性不强,运动速率稍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项目中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更新成果的特殊性与质量检验技术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成果质量检查技术流程与方法,并结合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实践对更新成果常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可为全球项目成果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理数据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系统的可信度。结合宁波市鄞州区基础地理数据入库工程实例,叙述基于ArcObjects组件建立地理数据检查软件的原理、方法和实现功能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地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得到极大地保证。  相似文献   

14.
GIS时空数据模型在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增加、变更、废弃等导致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与难度。本文针对管线信息的时空特性,给出了一个图形与属性一体化存储的面向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历史信息管理、现状查询分析等难题,并对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该模式对大中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系统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昆仑8.1级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是否影响了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地壳水平运动,以震后GPS观测资料为数据源,依Okada位错模型原理,计算了地震引起的同震水平位移场,分析了地震对区域地壳水平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于断层沿震中方向的GPS点受地震影响大,远离断层的测点的同震位移受断层位错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基态方法的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睿  周晓光  李晓蕾 《测绘科学》2009,34(1):130-132,224
本文在分析现有时空数据基态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基态的时空数据基态修正方法,引入了动态基态数据与动态数据存储区域的概念。解决了重复检索历史数据以及对时间段的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具有基态数据占用空间较小,数据检索速度快的特点,且当历史年代久远时,存储空间最小。  相似文献   

17.
李运健  李冲  佘东静  阳建逸 《测绘通报》2019,(2):121-124,140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数据量大、内容多、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检查手段难以满足高效准确地开展质量检验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地下综合管线数据特点,探讨了该类成果质量检查内容与方法。提出了一种内外业一体化地下管线质检系统的构建方案。系统由基于平板的外业快速巡查子系统和基于算子集群的内业全自动化质检子系统组成,采用数据库管理模式,两个子系统可以无缝对接。应用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质检的信息化程度,提升质检工作效率,保障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黄洪程  陈江  祝勇仁 《测绘科学》2003,28(3):69-70,9
本文初步探讨了开发企业地下管网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本着为客户实际需求而开发的原则,讨论了几个在系统设计期间应着重注意的数据库结构问题,就管线图数据的分层、管线节点的特征分类、编号以及属性结构设计等问题,有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实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马维军  刘德钦  刘宇  刘东琴 《测绘科学》2007,32(1):79-81,63
本文分析了建设人口普查时空数据库的意义,介绍了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基态修正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在指出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态修正模型的扩展模型。结合人口普查数据时空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人口普查时空数据库的建库方案,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20.
任立夫 《测绘通报》2021,(2):149-152
伴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的敷设也更为密集,因此将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目前的城市管理基本是基于二维手段满足后期建设及运维管理的需求,这种方式制约了管线数据成果的准确度,无法保证二维管线数据与实际情况的统一性.地下工程引进并掌握BIM技术,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三维可视化、信息化服务,可以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