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为低渗断块油藏,在二氧化碳驱油实践过程中,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机理、油藏适应性评价、驱油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研究,优化了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方案及注入参数,方案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截止2011年底,已累积注入二氧化碳7380×104m3,油藏日产油由48t升至85t,综合含水由56.4%降为33.7%,增油5.6×104t,评价期末比水驱采收率提高16.8个百分点。该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成功实践,为同类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方法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肖啸  宋昭峥 《应用化工》2013,42(6):974-976
对低渗油田高含水地层条件下二氧化碳驱油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实验发现,当水驱到未完全水淹时,转注气驱提高采收率是可行的。注气方式以分段多次注入效果较好。当水驱至含水率为90%转气驱,驱替压力为25 MPa时,平均采收率比持续水驱可再提高29.32%。若水驱至含水率为90%转为水气交替驱,最终采收率比持续水驱高出33.72%。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濮城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后期,本文分析了濮城油田6个大层系的注水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预测了二氧化碳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模拟油藏实际开发状况,采用非稳态法的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测定了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了岩心基本参数,建立二元复合驱和四块表面活性剂驱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相对渗透率曲线给出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采收率等其它参数。同时分析油层润湿性、孔隙结构和产油量变化趋势,通过三种不同岩心模拟驱替实验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得出二元复合驱适合该油藏的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各大油田陆续进入开发后期,可供开采的常规油气藏资源越来越少,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气体泡沫驱作为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油田,在现场应用中发挥了堵塞缝隙、降低出水率、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介绍了氮气泡沫驱、二氧化碳泡沫驱、空气泡沫驱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现场应用情况,对3种泡沫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表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剂对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了3种泡沫驱油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我国的泡沫驱油技术还未成熟,要针对气体-泡沫注入方式以及注入时机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还要研发发泡剂和稳泡剂的配方,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柏浩  李生涛 《当代化工》2018,(3):650-652,656
化学驱是现阶段油田实际生产中高强度躯替增加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对老油田残余油的再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化学驱中聚合物驱以及二元和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深入分析了化学驱中各种方法的经济效益以及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且结合当前油价低靡的行情对化学驱方法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聚合物驱仍占主导地位,是油田实际生产中首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又面临新的挑战,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成为油田下一步稳产重要接续方法。本文针对聚合物驱进入高含水阶段后进行三元驱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利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条件的三元体系,在室内开展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驱油效率后进行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采收率后,开展三元体系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随着三元体系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驱后三元体系驱替至含水100%时可以获得一定的采收率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随着三元体系中弱碱质量浓度的增加,聚合物驱后开展的三元体系驱极限驱油效率均有增值,且在弱碱质量浓度接近0.5%时驱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牛佳  孙丽艳  董驰  宋立甲  贾林 《当代化工》2021,50(8):1802-1805
海上稠油油田在聚驱之后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而聚合物和表活剂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用来驱替聚驱后残留剩余油效果显著,为了在微观和宏观上进一步研究二元复合体系是如何动用聚驱后的剩余油,采取微观可视化实验、4层非均质岩心驱替实验、二维平面非均质岩心的驱油实验进行研究,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有效地驱替簇状、柱状剩余油以及附着在岩壁表面的膜状剩余油,并且二元复合体系与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其会动用一部分水驱和聚驱已波及到但无法采出的残余油,进而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油田二元驱后存在的剩余油零散、存聚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二元驱后油藏开发面临的3大矛盾,将油藏划分为3种驱替效果,提出了二元驱替效果优于水驱部位(开发效果差异大、小)和水驱驱替效果优于二元部位的"调+驱+洗"组合模式,同时开展了"调+驱+洗"高效驱油体系筛选和二元驱后提采增效方案优选。研究结果表明,与高浓度聚合物-二元驱和非均相驱相比,高浓度聚合物驱具有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吨聚增油量大的优点,与目前方案和综合调整方案相比,采收率分别提高8.36、5.12个百分点,为海上油田二元驱后开发模式制定及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CO2驱提高采收率国内外发展应用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叙述了利用CO2驱提高采收率的历史及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我国在大庆、胜利、任丘、江苏等油田先后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实验。CO2驱开采一般是在不适合注蒸汽开采的油田进行。这类油田的油藏地质条件是:油层薄,或埋藏太深,或渗透率太低,或含油饱和度太低等。注CO2可有效提高这类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由于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自然能量不足等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已经不能有效采出原油,CO_2驱是三次采油方法中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一种方法。综述了CO_2驱油的机理、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近些年来国内外CO_2驱油的应用现状,指出CO_2驱在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高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用岩心驱替装置对四种类型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和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相对低的岩心注CO2比水驱能提高采收率20%左右且注入压力比水驱油低很多。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7,(12):14-15
近年来,因CO_2驱油比传统水驱油具有更明显的技术优势,能很好地提高低渗透和超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来满足油田开发的工作需要,二来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有利。但CO_2驱采出液的性质发生诸多改变,加大了集输的难度,对管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氮气泡沫驱、二氧化碳泡沫驱和空气泡沫驱。综述了各种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矿场应用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泡沫驱的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油价上涨、温室气体减排等因素影响下,使得电厂烟道气回收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回收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可直接用于油田强化采油。因而烟道气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的设计和有机胺的优选成为目前研究重点。采用AMSIM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胺溶液、溶液浓度、溶液流量、吸收温度、吸收压力、混合胺比例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填料塔胺法吸收二氧化碳装置的影响,为装置的设计及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注CO2驱油作为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油气田开采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阐述了CO2驱油机理,介绍了对应的驱油方式,其中着重系统地总结出了现行测定及评价注CO2驱参数的各种室内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桂阿娟  王艳艳  闫建岭 《广东化工》2012,39(15):9+16-9,16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和强注强采,各大油田已近入商含水开发后期。油减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怎么样提高采收率成了首要任务。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高含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方法。(1)实施事故井的大修恢复,完善:三类注采井网;(2)建立高效的注水开发方式;(3)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李展峰  李乐  刘哲  高建国  李茂 《辽宁化工》2013,(11):1331-1333,1340
针对我国低渗油田的特点、自然产能低、二氧化碳混相驱替的驱油机理、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替中存在的气窜、气源、结垢等问题。地层压力下降陕等引采收率低的现状,介绍了以及适用混相驱替油田的标准,提出了混相驱  相似文献   

19.
胡杰  何岩峰  李栋  王红梅  李华明  李森林 《化工机械》2011,38(2):155-156,231
设计了一套二氧化碳驱油藏沥青质沉淀量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全密闭流程,借助计算机实现控制并做数据采集,对产出的气体进行同步气相色谱分析。使用该装置对某油田的二氧化碳驱进行实验分析,最终得出了地层温度、驱替压力对二氧化碳驱沥青质沉淀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