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和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6例SLE患者的医院感染(188例)和双重感染(70例)的临床、细菌学和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SLE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口咽部、下呼吸道和皮肤(85%),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和真菌。疾病的活动性、住院时间、季节、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补体C3和细胞数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感染是影响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止感染已成为进一步提高SLE生存率的重要目标。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9年 6月~ 1998年 6月诊断SLE 72例住院患者 ,其中并发感染者 34例。诊断以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修订诊断标准及卫生部下发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中 ,女 30例 ,男 4例 ,年龄最大6 7岁 ,最小 9岁 ,平均 2 9 4岁。SLE病程不到 1年 10例 ,1~ 2年 18例 ,3年以上 6例。均为SLE的活动期 ,伴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探讨激素及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为SLE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现况研究方法对广州市SLE患者进 行研究,经实验室确诊发生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者为感染组,没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运用Epi Data 3.02双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2例SLE患者中发生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34.23%.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SLEDAI评分、受累系统数量等方面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有关(均有P<0.05).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与SLE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无关(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为贫血(OR(95% CI):4.17(1.33~13.16))、病程长(OR(95% CI):2.35(1.07~5.18))、SLEDAI评分(≥10) (OR(95% CI):15.88(5.83 ~43.22))等.激素治疗(>40 mg/d)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1.07(0.49 ~2.35),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0.96(0.50~ 1.85)(均有P>0.05).结论 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无关.积极控制感染和贫血,减少受累器官的数量是改善SLE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高热的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风湿免疫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一定比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rmatosus,SLE)的住院患者伴有高热的现象,临床上需及时判定是否并发感染及如何选择药物控制感染,因此,我们将观察到的相关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诊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报道了1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23.1%。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和使用激素的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者医院感染率达47.1%,与单独应用激素者医院感染率17.4%比较,P<0.01。另外,脏器累及数越多,医院感染率也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占前3位。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共检出3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株(51.5%)、革兰氏阳性球菌12株(34.2%)、真菌5株(14.3%)。发生医院感染后的病死率(20.6%)与无医院感染者的病死率(2.66%)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者在白蛋白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白细胞减少率、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使用、受累脏器数方面的差异。结果非感染组白蛋白水平、SLEDAI评分、受累脏器数分别为(39.9±11.4)g/L、(7.4±4.2)分、(2.1±0.9)个,感染组患者为(13.8±1.2)g/L、(18.2±6.3)分、(2.9±1.7)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的病情变化、血白细胞降低、低白蛋白、激素冲击使用是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真菌感染达54.5%与甲泼尼龙的冲击量有关。结论 SLE合并感染主要与SLE的病情轻重、活动性、激素量有关,使用免疫抑制剂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SLE患儿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病原菌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临床资料,归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确诊为肺部感染患儿35例,感染率为29.91%,其中31例患儿的痰样本中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88.57%。革兰阴性菌19株占61.29%,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株占25.8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12.90%,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株数较多。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株数较多,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株数较少。受累器官数量、血红蛋白水平、应用大剂量激素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SLE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其发生与重要器官损害情况、营养水平及应用激素治疗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给予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防护措施。方法 对 10 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所发生的医院感染 ,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 36例次 ,以呼吸道占首位 15例 (41.7% ) ,其次为泌尿道 12例 (33.3% ) ,胃肠道 6例 (16 .7% ) ;住院天数延长 ,医院感染率增高 (χ2 =8.30 ,P<0 .0 5 ) ;激素使用与医院感染有密切相关因素 (χ2 =11.70 ,P<0 .0 1) ;原发病脏器累及数对医院感染也有影响 (χ2 =13.4 0 ,P<0 .0 1) ;32例医院感染中 ,2 4例致病菌培养阳性 ,病原体种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酵母样菌等。结论对感染的防护措施是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 ,做好疾病本身护理 ,合理用药 ,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泛发性紫色毛癣菌感染的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并发泛发性紫色毛癣菌感染患者11例,均进行系统检查、皮肤科检查、真菌学检查,针对SLE给予继续治疗。患者臀部、额部、颈部皮损采取外用特比萘酚乳膏治疗,2次/d;指、趾甲处皮损外搽甲癣酊,2次/d;墨点癣患者剃光头发,1次/周;每日热水洗头1次,将毛巾、梳子、枕套等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给予灰黄霉素口服,0.2 g/次,3次/d;硫黄软膏外搽头皮,2次/d。连续治疗42 d后观察效果。结果 11例患者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结果提示2例患者头皮存在少许鳞状附着;11例患者额部、颈部均存在不同范围的弧形红斑,并伴有小片状白色鳞屑;5例患者臀部可见不规则状红斑和散在丘疹,边界清楚见有脱屑;9例患者指(趾)甲变黄、增厚。11例患者经毛发穿孔试验结果为阴性,尿素酶试验结果为阴性,临床鉴定为紫色毛癣菌。经临床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者10例,治疗有效率为90.90%。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并发真菌感染,泛发性紫色毛癣菌是皮肤癣菌感染中的一种,以指、趾甲感染最为常见,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时调整用量和使用期限能够有效减少紫色毛癣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同济医院1986年1月~1990年12月收治的163例次SLE病人,医院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为49.69%。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31.11%),其次是泌尿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及血液感染。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真菌(54.39%),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毒及结核菌等。将导致SLE发生医院感染的众多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狼疮性肾炎、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 chronic disease affecting predominantly young adult women of color or Asian ancestry.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are over 10 million cases worldwide. It is a disease with a high number of symptomatic variables. Many persons affected by it seek to educate themselves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information with others. The Internet is an ideal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sharing. This paper is a selective review of authoritative and reliable Web sites that provide timely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diagnosis,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dvocacy, research, coping, and support for persons with an interest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7例SLE患者作了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P≤0.1的因素有经常生冻疮、潮湿环境、结核病史、曾用异烟肼、药物过敏、中耳炎病史、带状疱疹、有害物接触、多食油脂食物和红斑狼疮家族史。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LE有关的可能危险因素有:红斑狼疮家族史(OR=19.47)、多食油脂食物(2.41)、有害物接触史(2.84)等,PAR%分别为9.5%、17.0%和10.6%。带状疱疹、结核病史可能为诱发因素或早期伴随的疾病。多食油脂食物与有害物接触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81例SLE患者并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22例,感染率为25.4%,例次感染率54.5%;共分离出病原菌26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179株葡萄球菌属中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24株,占69.3%;57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属中,D试验阳性26株,占45.6%;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MRSA和MRCNS的抗菌活性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屎肠球菌仅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2.5%和74.2%;未检出耐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SLE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SLE患者并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湖南地区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da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lycosylpllosplhaftdylinositol-specific phospholipase D,GPI-PLD)基因外显子1及外显子25多态性、白细胞GPI-PLD活性及二者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测序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利用自制具完整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结构的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做底物通过TX-114分相,定量检测白细胞中GPI-PLD活性。结果 湖南地区汉族62名SLE患者与109名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GPI-PLD基因外显子1区均存在14处核苷酸改变:转录起始点上游-28A→C、-21C→T、-14G→A、-13G→C、-9T→C、-8G→C、-7G→C、 4T→G、密码子14TTG→AAG(Leu14Lys)、密码子17CTC→GTC(Leu17Val)、密码子20AGA→AAA(Arg20Lys)、密码子21GGT→GGG(Gly21Gly)、密码子30GTA→ATA(Val30lle);另转录起始点上游-24C→T仅存在于SLE人群中,此变异在两组人群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该基因外显子25,即 60496G→A均存在于两组人群中。经SSCP检出阳性率分别为正常人33.03%,SLE患者25.81%。检测62例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PI-PLD活性(转化底物百分率),发现SLE患者酶活性较正常人(109名)显著性增高,但与多态性位点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湖南地区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GPI-PLD基因具有多态性,且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4位变异在两组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SLE患者白细胞CPI-PLD酶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林琼  李佳玟 《现代医院》2004,4(6):42-4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恶化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发生率及妊娠期处理。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收治的 36例妊娠期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SLE病情恶化率及妊高征发生率分别为 5 2 4 %及 33 3% ,与SLE病情活动和缓解有关。结论 妊娠期SLE病情容易加重 ,也易并发妊高征 ,应加强妊娠期监测 ,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中的变化规律及Cys C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方面较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12月份SLE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 C、Urea、Cr、β2-微球蛋白浓度及24 h尿蛋白并以24 h尿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尿蛋白正常的单纯SLE组及尿蛋白异常的蛋白尿组,蛋白尿异常组再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并作ROC图比较各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组血清Cys 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Urea、Cr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下的AUC显示Cys C的诊断效能优于Urea、Cr,和β2-微球蛋白相当。结论血清Cys C较Urea、Cr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的肾损害及进程方面更敏感,是反映狼疮肾炎病情尤其是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液、头颅MRI、CT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共表现为14种神经精神症状,最常见表现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45%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44例行MRI或CT检查,有38例异常。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CT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麻痹性肠梗阻营养支持和综合治疗改善营养状况的方法。方法对5例临床确诊SLE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经过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后,肠梗阻的症状改善,血清白蛋白由治疗前(25.3±6.9)g/L增至(32.2±8.5)g/L(P=0.09),总蛋白由(53.2±8.7)g/L增至(63.8±10.3)g/L(P=0.11),血红蛋白由(90.6±22.8)g/L增至(109.8±15.3)g/L(P=0.15),体重增长(1.3±2.4)kg,营养状况有改善的趋势并最终出院。结论SLE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态,合理的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可能逐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整体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是(62.79%),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住院期间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仅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易感基因.方法采用HHRR方法对40个SLE核心家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独立传递检验.结果DQA1·0501和DQA1·0102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关联,其中,DQA1·0501具有保护作用,而DQ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