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水土保持监管规范化和现代化,按照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和智慧太湖建设要求,立足太湖流域片水土保持监管监测业务实际,基于工作流理念,在全面串联分析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监测业务的不同用户对象,不同阶段的工作逻辑和流程、数据信息及流向的基础上,提出太湖流域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服务平台的结构框架与工作流程模型的总体设计,并介绍平台应用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基于工作流的太湖流域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水土保持全业务全流程的无纸化、自动化、精细化闭环管理,满足相关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可良好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监管工作要求,促进水土保持工作模式、管理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2.
以解析GPS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为目标,通过使用嵌入式GPS模块和AVR控制器,设计和制作GPS授时与定位装置,实现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的解析和显示等问题;首先给出了基于GPS模块和AVR控制器的授时与定位装置的整体构架,然后对各个部分的硬件进行详细设计,给出了硬件设计电路和软件设计框图;最后对所设计的基于GPS模块和AVR控制器的授时与定位装置进行实物制作,证明了设计内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考虑轮轴间隙的三大件式变轨距货车转向架动力学模型,研究车辆在准轨和宽轨线路上的动力学性能和LM踏面在不同轨距线路上的轮轨接触关系.考虑轨距为1435mm和1520mm、轨底坡为1/40和1/20、标准和打磨后的多种钢轨廓形与LM踏面匹配,发现LM踏面对两种轨底坡的兼容性较好,而踏面磨耗后对轨底坡变化较敏感;LM踏面在准轨线路上对轮轴横向间隙比较敏感,而在宽轨线路上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轮轴之间的横向和旋转间隙会导致车辆临界速度降低,建议控制间隙在0.6mm和0.5mrad以内;轮轴间隙不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且在准轨和宽轨线路上的动力学指标基本无差异.变轨距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横向力和纵向蠕滑力会导致轮轴横向间隙和旋转间隙动态变化,变化量为间隙值;给出轮轴间隙与轮轨载荷的正态分布统计,发现轮轴间隙载荷与轮轨载荷相当.  相似文献   

4.
针对杂散电流的泄露对设备及主体结构腐蚀和危害较大,常规检测技术功能单一的问题,提出了融合导通柜、排流柜、钢轨电位限位装置的一体化综合监控分析系统。通过分析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的关系,并对导通柜、排流柜、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作智能化设计,能够进行智能化排流。系统包括参比电极、采集器、监测装置、排流柜、单向导通装置、主站后台等,根据全线杂散电流控制指标,结合不同设备状态及其与杂散电流系统的耦合情况,对多元参数进行分析运算,给出智能导通柜、排流柜、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一体化最优控制方式,以达到最优化的杂散电流治理效果。试验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杂散电流的泄露对设备及主体结构的腐蚀和危害,延长设备及轨道洞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取用水户在线监测项目实施具有协调难度大、现场条件差、技术复杂等特点,为实现取用水户在线监测项目的顺利实施,探讨采取"一点一策"开展现场勘查调研和利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及取水户办证开展项目实施协调工作,分析落实组织机构和技术支撑保障等进度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研究系统运维服务托管模式及建立远程运行维护平台,保障安徽省取用水户在线监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系统建成后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资源管控与服务系统是海云创新试验环境的神经中枢和纽带.本文提出创新试验环境管控与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协议与标准,指导创新试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的框架和功能设计,研究资源管理控制技术、试验服务技术、测量及联邦技术,实现试验环境的动态集成、管理与实时监控、试验活动的自适应资源分配与运行调度、试验过程的多维多粒度、全程全息测量等,从而为试验用户提供可管可控可测的综合试验服务与开发环境,提供公共资源与服务,动态集成、演示和评估专项研发成果,交互式地支撑专项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昆虫鸣声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是以生物学者的基础研究为基石,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为方法,结合微电子技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及其编程技术,实现昆虫鸣声无失真的数字化采集,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对信号做自动准确的处理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后,构建鸣声数据库和专家库.  相似文献   

8.
9.
黄一鸣  袁天辰  杨俭 《测控技术》2018,37(8):135-138
弓网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良好的动态性能是列车平稳受流的重要前提.由于列车速度的提高,弓网间耦合振动加剧,并直接导致弓网故障的发生.基于受电弓及接触网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弓网垂向耦合振动系统模型,对弓网系统中受电弓连接件松动、接触线磨损、定位器失效等情况下的接触力响应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及分析,初步从动力学角度进行分类,为弓网接触力测控以及故障诊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永健  张向文 《计算机仿真》2020,37(1):131-137,169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动汽车电机系统的参数特性,提高电机系统的工作运行效率,基于dSPACE搭建了电动汽车电机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利用dSPACE软件和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测试模型,结合实际的动力电池和电机系统,完成平台的建立。通过测试平台在不同转速和转矩情况下,对电动汽车电机系统的驱动特性、制动特性和效率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分析了特定工况点下电机系统直流母线电压和电流的响应特性,验证了响应的快速性。通过效率实验确定了高效工作区与电机转速、转矩的关系。因此,设计的测试平台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机驱动和制动特性的测试,确定电机的高效工作转速和转矩,对电动汽车驱动和制动行驶工况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烟草行业计划排产的实时性, 提出了符合卷烟生产特点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系统, 并阐述了生产计划与调度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系统工作流程, 设计了基于规则的调度算法. 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 企业客户可应用本系统软件快速准确地根据销售合同和调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 真正实现管理与控制一体化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海量医学数据与有限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适用于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统的医学图像近无损压缩算法。首先对病变区域和背景区域分别进行剪切波变换和小波变换;其次,选取一些能够近似逼近病变区域图像的重要系数达到去噪和初步压缩的目的;然后,对病变区域所选取的重要系数进行无损Huffman编码,同时对背景区域所得小波系数进行量化和多级树集合分裂算法(SPIHT)编码实现压缩;最后,融合各区域经解码和逆变换得到的图像获得整幅重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与小波有损压缩方法设置同样压缩比的情况下,所获取的病变区域重构图像和原病变区域的平均结构相似度(MSSIM)提高了6%,峰值信噪比(PSNR)是小波有损压缩方法的2.54倍,而整幅重构图像与原图像的MSSIM提高了2%,PSNR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各型装备保障模拟训练平台存在的战保脱节、指技分离、专业单一的现象,提出了基于联盟模式的装备保障模拟训练平台集成方案,构建了平台集成框架,设计了基于可变客户端的协同运行支撑环境多层体系结构,规范了基于角色的任务系统动态部署过程和训练终端运行过程。通过本研究能够屏蔽传统各型训练平台分布、异构、自治的特征,实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平台的积木式组合,满足成建制成系统装备保障训练的开展和指技合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力数据进行系统挖掘,提供精准负荷预测,为供电安全监视、预防性控制和紧急处理提供依据。文章结合西安地区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配变重过载的外部环境、配变运行信息、配变属性信息、配变供电客户类型等因素,应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建模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分析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设备重过载影响的相关性和重要程度,使用分类预测挖掘手段及随机森林算法,分析计算影响变量和目标变量,建立关系模式挖掘模型,构建配变重过载分析及预警模型,完成模型验证与纠偏,实现配变未来一周重过载情况准确预警、配变安全系数评价、重过载配变因素及特征分析与展示等,为电网运维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基于大数据的配变重过载预警分析,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隧道照明能源浪费严重、有线调光布线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的主控制器中建立了模糊算法计算出当前隧道内需要的亮度值,系统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实现灯具0~10 V智能调光、电源开关控制和灯具故障自动检测与定位的功能。基于节能和智能化的设计目标,给出了由主控制器到协调器再到无线节点(包括路由器和终端控制器)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基于CC2530芯片的协调器和无线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及无线组网技术,重点制定了主控制器与协调器之间的通信协议。湖南5条隧道的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隧道照明要求并保证行车安全,与传统隧道照明相比,节能率达到55%。  相似文献   

16.
分级跨层设计的宽带无线接入网QoS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跨层设计导致信号流向混乱和处理时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分级跨层设计的宽带无线接入网QoS架构。该架构具有链路独立层、链路独立-链路依赖的业务接口与链路依赖层,并给出各分级内及接口的QoS管理结构及模块功能。其中,物理层和无线链路层构成的链路依赖层可实现链路对信道的自适应,IP层及其上的各层构成的链路独立层在链路独立-链路依赖接口,通过业务QoS参数与无线资源的映射实现端到端的自适应,信号流向简单且处理时延减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架构的资源利用率明显优于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1090MHz信道占用情况及信道内信号传输情况,设计开发了1090MHz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与单片机(STM32)实现1090MHz信号的采集与传输;采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对数据采集部分的远程控制及数据的存取和显示。采集1090MHz频段的主要信号(ADS-B信号与二次雷达信号),初步观察信号的信道占用率及交织、受干扰情况,将数据有选择的保存至数据库进行后续分析。最后,在真实环境中采集1090MHz信号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设置的命令参数采集传输1090MHz信道内的主要信号,实现了对信道实际状况及信道内信号传输情况的初步监测。  相似文献   

18.
缺陷理解是针对缺陷本身及衍生产物建立完整认知过程的研究.由于调试的连贯性及完美缺陷理解假设不合理性,深入分析缺陷传播过程及缺陷间关系、研究关键信息检测及理解信息表达方式,提取及表达面向缺陷研究不同场景不同需求下的可理解性信息,最终达到优化缺陷分析结果及辅助调试各过程缺陷知识复用及积累的目的成为必然.由定位与修复之间存在的知识割裂问题出发,思考缺陷理解研究的本质,明确缺陷处理过程中缺乏知识挖掘及互用问题.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及文献成果梳理,提炼总结缺陷理解领域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探讨缺陷理解研究中的特点及难点,思考缺陷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对缺陷理解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safe and effective softwar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dynamic allocation license of the credible authorization center and the registration kernel, and all the software copyright mechanisms are analyzed. The protocol effectively implements the safe registration, software migrating and secondary allocation, and it also separates the tryout version from the kernel, and integrates the kernel, the software environment and the version together. This protocol ensures the data security and its integrality in the protocol exchange in the network through encryption, authentication and digital signature. Moreover, the kernel is registered dynamically through the license protocol, and it is compressed and encrypted in storage, then the kernel is decompressed, decrypted and implements the integrity check dynamically in running, which effectively resists static analysis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resisting dynamic analysis.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this mechan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low-cost and easiness in realization, which ensures the atom property in the sense of software license, resists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hard disk copy attacking.  相似文献   

20.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而言,节能减排是促使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能量管理策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因此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展开研究;首先运用ADVISOR电动汽车仿真软件,选用某款并联混合动力车型,并使用标准ECE_ECDU和UDDS循环工况来评估整车燃油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效果;然后,采用门限参数优化的方法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最后对比优化前后不同循环工况仿真结果中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变化,并分析了优化后的策略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使汽车在ECE_ECDU和UDDS循环工况中的每百公里油耗分别降低了8.45%和10%,有害气体HC、CO和NOX含量分别减少了5.88%和5.8%、12.24%和11.54%、8.55%和7.51%,进一步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